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及与西药联合对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3月无锡市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组,观察独活寄生汤及其与西药联合组的对患者压痛、肿胀、症状积分、WOMAC评分改善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3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治疗后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组压痛、肿胀、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西药组改善压痛、肿胀、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西药组与中药组、中药组与中药加西药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比较,西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后3组ALT、AST均无明显变化(P〉0.05),BUN、Cr无明显变化(P〉0.05),3组药物的安全性好。结论:独活寄生汤可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且药物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结合血塞通组(治疗组)55例,血塞通治疗组(对照组)55例。两个疗程后,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其疗效。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评分与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4.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针配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后遗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法改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高凝状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改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肺癌高凝状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肿瘤治疗,如EP方案、NP方案等;研究组在常规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16 d为1个疗程,间歇5 d进行下一个疗程,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生活质量评估(Karnofsky评分)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评定。结果:临床研究表明,研究组经治疗后患者凝血指标TP、APTT时间显著延长(P〈0.01),FIB、D二聚体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FIB、D二聚体降低显著(P〈0.01);研究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改善肺癌患者高凝状态,改善血瘀症状,有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抽样分组将101例经过磁共振、腰椎穿刺术、诱发电位确诊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病例组51例,两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氧仓不加压吸氧l病例组则给予高压氧治疗,并应用EDSS(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评估MS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高压氧治疗组ED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早期、规律的应用高压氧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冬屏汤冬病夏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冬病夏治治疗组32例,西药治疗组33例,两组均接受COPD稳定期常规西药治疗,冬病夏治组每年夏至至秋分加用中药冬屏汤内服,连续治疗2年。治疗前后测定肺通气、残气、弥散功能,生活质量(QOL)评定,并纪录症状、体征评分。结果:冬病夏治组总有效率93.75%,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69.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冬病夏治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肺残气、残总比、弥散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西药治疗组FVC、FEV1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TLC、RV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1,P〈0.05),FEV1/FVC%、MMEF75/25、MVV、RV/TLC、TLCOSB、TLCO/VA则无明显改善(P〉0.05)。冬病夏治组治疗后QOL总均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1),而且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P〈0.01)。结论:冬屏汤冬病夏治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显著改善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电热针灸加穴位贴敷与口服西药改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临床症状的研究。方法:将150例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热针灸加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口服西药组(对照组),采用症状积分的方法,比较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各临床症状治疗后都得到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热针灸加穴位贴敷改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肠化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肠化方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65.7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胃脘疼痛、胃脘痞闷、嗳气、疲乏、失眠等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仅嗳气症状显著改善(P〈0.05)。②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③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程度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肠化方加减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病理形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证候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2组均治疗4周,采血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治疗前,用药2、4周时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瘫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其机制可能与白芍、玄参、牡蛎等抗氧化、舒张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晟  周静 《医学教育探索》2012,27(4):389-392
目的 通过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芪参益气滴丸及西药治疗,探讨其疗效及对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59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29例)和西药+中药组(30例)。西药治疗:参照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医师学院联合议定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及治疗指南;中药治疗:给予芪参益气滴丸0.5 g,tid,治疗60 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及中医症状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西药+中药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停减率高于西药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胸痛、胸闷症状明显改善,2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西药组气短、乏力、心悸、自汗、面色少华症状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性(P>0.05)。西药+中药组气短、乏力、心悸、自汗、面色少华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西药+中药组中医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组,且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联合应用芪参益气滴丸及西药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中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6例、电针组36例和西乐葆组21例。艾灸组给予艾灸治疗(取穴:神阙、内膝眼、外膝眼、血海、梁丘穴),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取穴:内膝眼、外膝眼、血海、梁丘穴),西乐葆组给予西乐葆药物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积分。结果:治疗后7 d、14 d、28 d,三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后28 d,西乐葆组患者的VAS评分较艾灸组和电针组亦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7 d、14 d、28 d,三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且治疗后28 d,艾灸组和电针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积分较西乐葆组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灸、电针、西乐葆治疗均能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健脾祛风方治疗特应性皮炎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pH值的影响。方法:将19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97例)。所有患者除给予尿素乳膏外用外,治疗组采用健脾祛风方口服,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ORAD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SCORAD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显著增加(P〈0.05),皮肤pH值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络通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给予清络通脉片口服,对照组给予通塞脉片口眼,疗程为14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87.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丘疹、紫癜、风团、小水疱(血疱)、多形性红斑、结节、疼痛等的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患者仅多形性红斑、疼痛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丘疹、紫癜、小水疱(血疱)、疼痛积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络通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3.
补肾调经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疗效。方法:纳入60例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治疗组予补肾调经方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Kupperman症状指数评分和早卵泡期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症状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L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FSH/LH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肾调经方能明显改善DOR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AL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加味四君子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利鲁唑口服,治疗周期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进行ALS功能量表(ALSFRS)评价,并观察两组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及两组中以四肢为首发症状者的ALSFR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及两组中以四肢为首发症状者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中以四肢为首发症状者的ALSFRS评分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较好,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脱落5例,包括死亡2例,因不良反应或经济原因退出3例。结论:健脾益气法在延缓ALS尤其是以四肢为首发症状者的病情进展方面较西药利鲁唑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副反应少,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下颈夹脊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2月就诊于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和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1例,按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针刺"下颈夹脊穴"法治疗为主,对照组依据《针灸治疗学》第2版中颈椎病的取穴方法选穴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 两组Mc Gill疼痛询问表(MPQ)评分及目测类比定级(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MPQ:治疗组:(11.8±3.0)分比(0.8±0.1)分,对照组:(12.2±4.1)分比(4.3±2.5)分;VAS+PPI:治疗组:(10.6±2.5)分比(1.9±0.3)分,对照组:(10.4±1.7)分比(4.3±1.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消胀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与对照组(n=38),两组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治以消胀方,对照组治以扶正化瘀胶囊,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慢性肝病疾病特异性量表(CL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五行健骨操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60例)与联合治疗组(60例),分别给予基础治疗(钙剂+维生素D)和联合治疗(基础治疗+五行健骨操锻炼),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TUG、BBS)及平衡测试仪(静态平衡仪、动态平衡仪)测试结果的变化。结果:①平衡量表: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TUG、BBS测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受试者的TUG、BBS测试结果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平衡测试仪: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动态平衡仪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睁眼或闭眼状态下,两组受试者的SI、MLSI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TUG、BBS测试结果与静、动态平衡仪测定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①五行健骨操可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平衡能力。②TUG、BBS测试结果与静、动态平衡仪测定结果部分相关提示,量表评测与仪器评测结合可更好地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解毒方治疗缓解期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缓解期脾虚湿热证痛风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湿解毒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痛风的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56.6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尿酸、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对照组患者的尿酸水平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6.67%和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服用怡美力人数和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健脾化湿解毒方治疗脾虚湿热型痛风缓解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尿酸及白介素水平,预防痛风复发,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解郁方(神门、百会、太冲)"对抑郁大鼠海马内五羟色胺(5-TH)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成功通过旷场试验筛选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 Hz组、30 Hz组、100Hz组,每组10只。21 d后,禁食,腹腔麻醉采血,快速断头冰上剥离海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CTH的含量,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海马内5-TH含量。结果:各电针治疗组ACTH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5-TH含量均升高(P0.01),尤以2 Hz组升高最为显著;2 Hz组较30 Hz组、100 Hz组ACTH浓度降低、5-TH含量升高(P0.05),30 Hz组、100 Hz组ACTH浓度、5-TH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频率电针"解郁方"均能降低抑郁大鼠血清ACTH含量,提升海马内5-TH含量,2 Hz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