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天疱疮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SCL-90)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16例天疱疮患者进行了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并与国内常模组焦虑抑郁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天疱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SCL-90评分结果显示,焦虑和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SAS和SDS量表显示,89%患者有焦虑情绪81%的患者有抑郁情绪。结论天疱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运动造成膝关节急慢性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国际通用的 SCL-90症状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 SDS 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查。在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干预组试验前后 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敌意等维度和 SAS 及 SDS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玉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0-1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调适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性病房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为期4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及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发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方法:对50例首发女性精神病患者的家属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首发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结论:首发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应对之提出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5.
孙振香  于冬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70-137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回归分析说明各因素的作用。方法:应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其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发生率35.5%,抑郁情绪发生率46.4%。影响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住院次数、总病程及月平均家庭经济收入。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范国琴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14-115,14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院治疗的癫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60例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评定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进行评定。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的SAS、SDS、QO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研究组各量表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症状自评定量表(SCL-90)对住院60例癌症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及心理干预4周后进行心理测查,对比评估。结果:入院时,患者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其他不良心理问题,干预后,患者的SAS、SDS以及SCL-90各量表的评分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癌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干预能够矫治癌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方裕  桂雪琼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77-127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132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焦虑、抑郁情绪及与其生活质量作相关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45例(34.1%)存在明显焦虑,47例(35.6%)存在明显抑郁;其中37例(28.0%)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冠心病患者SAS、SDS评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0.01)。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均〈0.05)。且其焦虑、抑郁情绪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且其生活质量降低;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全喉切除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人,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均〉50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经济情况、家人支持上,干预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喉癌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减轻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焦虑与抑郁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拟行子宫切除术的80例患者,术后第3天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焦虑及抑郁发生情况。结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6.25%、31.25%,其中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7.50%、7.50%、1.25%,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1.25%、7.50%、2.50%;子宫切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5.94±8.55)分、(46.08±9.02)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应在手术前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预防焦虑及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当前医科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了解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66名医科大学生进行评估.结果:医科大学生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40.49±11.91、44.83±11.63,其中分别有27.44%、36.10%的学生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分≥50).不同性别、年级和城乡类别的学生在SAS、SDS中的标准分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分别为城镇和乡村学生的情绪状况差异不显著,有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5例,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分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评估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与抑郁及焦虑障碍发生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中有65.3%的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有67.4%的患者存在焦虑障碍,同时存在抑郁及焦虑障碍的有36.8%。抑郁障碍患者焦虑障碍发病率较低(P〈0.05),焦虑障碍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较低(P〈0.05)。发生抑郁障碍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加,抑郁程度逐渐增加(r=25.849,r=0.485,P〈0.05)。未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SAS得分高(P〈0.05)。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SDS得分与SAS得分有明显相关性(r=0.393,P〈0.05),而焦虑障碍患者SDS得分与SAS得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抑郁障碍女性多发,年龄越大。抑郁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择期手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照组给予一般心理护理,研究组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tSAS=4.82,tSDS=5.04,P均<0.01),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AS=2.53,tSDS=3.35,P<0.05~0.01)。结论: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头颈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80例接受常规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进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放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十心理干预;对照组放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采用Zung抑郁、焦虑测评量表(SDS、SAS)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口咽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治疗后SDS、SAS评分分别为(41.65±5.81)和(40.12±4.62),与对照组(57.58±7.56)和(56.61±6.57)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放射性治疗患者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娟娟 《河北医学》2014,(11):1814-1818
探讨广场舞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某社区65例中老年(45-70岁)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参与广场舞运动,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试验前及试验1个月、3个月、6个月用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定治疗效果,应用副反应量表(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CL-90、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SCL-90、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照组上述评分优于研究组( P<0.05),治疗6个月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研究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广场舞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症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三甲医院护士离职意愿与其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三家三甲综合医院的384名护士自填完成一般情况问卷、离职意愿问卷、中文版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护士离职意愿的检出率(95%CI)为29.2%(24.6%,33.7%);有离职意愿护士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高于无离职意愿护士(SDS评分:43.7±9.1vs.39.5±7.8;SAS评分:38.1±8.8VS.34.7±8.2,P均〈0.001);混杂因素分层分析发现各层内有离职意愿护士的SDS和SAS评分也均显著高于无离职意愿护士。结论:护士抑郁焦虑情绪与护士离职意愿产生相关,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可能有助于减少护士的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按入组顺序分常规组(抗抑郁药治疗)和瑜伽组(在抗抑郁药治疗基础上接受瑜伽放松训练,每次1 h,4次/周,连续治疗8周),每组各20例。两组均在试验前、后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量表总分及PSG监测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AS、SDS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瑜伽组睡眠潜伏期缩短、N1期睡眠时间和比例减少、N2期睡眠时间和比例增加,与常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睡眠障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家属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病患者家属300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情绪问题对干预组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3.7%的病患者家属表现有明显的抑郁情绪,84.4%的病患者家属表现有明显焦虑情绪,经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家属的SDS和SAS评分下降(P<0.01)。结论:及时对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对改善其负面情绪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城  张学武  李春玉  项阳 《甘肃医药》2013,(12):883-88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依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的2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口服伊托必利片,50mg,每日3次,奥美拉唑,20mg,每12小时1次;治疗组11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10.5mg,早晨、中午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焦虑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治疗组:92.30%,对照组:56.52%,x2=232.00,P<0.01);治疗前治疗组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t=0.75,P>0.05,SAS:t=0.54,P>0.05),治疗后治疗组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改善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S:t=20.12,P<0.01;SAS:t=15.65,P<0.01).结论:奥美拉唑、依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特别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明显优于奥美拉唑联用依托必利,是目前治疗FD较为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芳 《华夏医学》2013,(5):952-955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焦点式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周、出院1个月经过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SDS及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采用焦点式心理护理能减轻、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并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