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支气管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一种癌症,早期诊断对本病的预后有决定性意义。本文系综述近年来国外文献关于肺癌X线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新进展,着重叙述支气管肺癌的X线表现与不同细胞类型间的特殊关系,并介绍一种新的较为完善的肺癌TNM病期分类方法。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外科切除术,但大多数病人发现了支气管肺癌后已不能作外科手术治疗,即使适于外科手术治疗,其术后五年生存率在美国亦仅为8~10%。周围型肺癌来源于三级或以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231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认为支气管肺癌的发病与吸烟有关;93.4%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不同病期,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与生存的关系较密切。提出当前肺癌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求较大幅度的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超选择性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45例肺癌病人均行支气管动脉超选择性介入化疗栓塞术,观察治疗前后原发癌灶体积及最大直径与垂直直径的变化,比较肺CT影像学改变,并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动脉超选择性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疗效显著,术后原发癌灶的体积大多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最大直径与垂直直径乘积缩小。结论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6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果:经X线胸片、CT复查,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经支气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肺癌。可使肿瘤缩小,改善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当前,肺癌的治疗手段很多,其中,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自1996年至2003年4月我们开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以来。共收治32例中晚期肺癌病人。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大剂量化疗药物63次,术后经胸片及CT复查,癌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中晚期肺癌治疗安全、简便、效果明显,使病人生活质量提高,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动脉化疗在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支气管动脉化疗在肺癌中的应用。方法3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化疗,共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及化疗137次,总有效率达70%左右。结果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生存质量改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动脉介入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春丽  赵文轩  代引海 《当代医学》2010,16(17):320-321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供血动脉栓塞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中晚期肺癌患者35例,着重介绍插管技术,肺癌的血供及支气管动脉解剖及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效观察。结果本组原发性肺癌的血管造影中,无1例失败,24例右肺癌全由右支气管动脉供血;11例左肺癌由左支气管动脉供血9例,左右支气管共干2例。右支气管动脉多与3、4肋间动脉共干。结论采取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痛苦,同时也提供了肺癌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张念志主任医师扶正祛邪法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病机,论述张师坚持扶正祛邪治疗总则、运用自拟肺积1号方并灵活加减主方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附病案说明。[结果]张师主张扶正与祛邪并举的治疗原则,扶正以益气养阴为主,祛邪以理气化痰消瘀为主,灵活运用自拟肺积1号方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张师扶正祛邪思想,灵活运用自拟肺积1号方治疗肺癌的经验在临床上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及栓塞对肺癌的疗效.斤法92例中晚期肺癌,均经病理证实.行支气管动脉及其它供血动脉造影,确认为肺癌供血动脉后,灌注化疗药,再经导管注入栓塞剂(明胶海绵44例、Fe3O4 31例、Coil 17例)栓塞供血动脉.结果支气管动脉BAT+BAE结合治疗肺癌,肺癌不同分期之间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疗效有随着分期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另外,BAT+BAE治疗肺癌,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咯血100%,声嘶76.2%,肺不张74.4%,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100%.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化疗加栓塞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配以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成形术在胸外科领域里开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未得到广泛应用。此种手术方法适用于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支气管良性肿瘤以及支气管肺癌。我院自1972年2月至1981年2月共对16例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支气管腺瘤和支气管肺癌作了支气管成形术,其中8例为支气管肺癌,因肿瘤位于叶支气管开口而行肺叶加支气管袖状或楔形切除(简称袖状或楔形肺叶切除),占同期211例肺癌切除的3.8%。本文将此8例的治疗体会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肺癌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对肺癌的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客观地反映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未来10余年肺癌中西医诊疗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析肺癌流行病学情况及诊疗现状,从临床与基础研究角度探讨未来10余年肺癌中西医诊疗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应进一步开展肺癌病因研究;构建肺癌中医临床研究体系,重视中药维持治疗与中医药防治肺癌术后复发转移,加强中药与靶向药物联合治疗肺癌,研发治疗肺癌的纳米中药;开展中药对肺癌细胞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系统的干预、对肺癌微环境的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最近3年本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据此对益气化瘀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采用益气化瘀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患者生存期方面都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采用中医益气化瘀法配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法。考虑个体的症型差异,遵循辨证施治原则进行治疗,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故本文将分别从肺癌的研究背景,祖国医学对肺癌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外治、以及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7月就诊于刘尚义教授国医堂门诊肺癌患者信息输入系统中,采用关联规则阿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刘尚义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用药特点.结果 对筛选出的160例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4个核心组合和7个新方.结论 刘教授治疗肺癌多用解毒散结之品.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从中探索刘尚义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用药特点,为总结名老中医经验开辟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主要途径,利用MAPK信号通路可对肺癌进行有效治疗,今后还需研究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在肺癌中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中医药在干预Wnt/β - 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方面较为薄弱,主要以COX -2、β -catenin、GSK...  相似文献   

17.
肺癌的治疗目前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且临床获益显著。近几年随着靶向药物应用范围扩大,其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治疗进程和临床疗效。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生活质量提高以及耐药性方面疗效确切。文章将进一步围绕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在肺癌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诊疗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疗效也不断提高,但远未达到基本控制该病的目标。中医药参与下的肺癌综合治疗是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特色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治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之长,在提高中晚期肺癌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及维护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可取得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更佳的疗效,使“带瘤生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缓解率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肿瘤治疗的稳定率和缓解率都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可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各项预后因素在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分析中医体质与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肺癌患者254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其进行肺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主要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这4种体质约占3/4(72.9%),其次是气郁质,占10.2%。病理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为主,所占比例32.3%。对各体质与临床肺癌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及血瘀质这5种体质类型表达与中医治疗呈负相关(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阳虚质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阴虚质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分型、手术治疗以及放疗或化疗与阴虚质表达无相关。结论:肺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为主,中医治疗是与体质类型相关最多的因素,肺癌患者由于中医治疗的介入可能影响其体质的改变,而气虚质和阴虚质与中医治疗最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