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性别差异,为冠心病患者诊断和防治的性别差异提供依据.方法 20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冠心病组和男性冠心病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粥样斑块.登记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血压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女性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男性冠心病组,女性冠心病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也低于男性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冠心病组年龄、收缩压、脉压、TC和HDL-C大于男性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冠心病组LDL-C小于男性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冠心病组和男性冠心病组间TG、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s-CRP、BMI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性别差异,临床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指导冠心病诊治时必须考虑性别因素.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存在性别差异,提示冠心病的防治也需考虑性别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脂及尿酸水平,探讨其在预测评估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非冠心病组35例,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血脂各组分及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TC、LDL-c及ApoB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LDL-c/HDL-c及ApoB/ApoAl比值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结论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血清脂质各组分检测,对预测评估冠心病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需完善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94例患者。根据CAG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77例和冠心病组21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82例、多支病变组135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LP与冠心病及其病变范围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LP预测冠心病的效能。结果 AL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吸烟、LDL-C水平异常是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患者诊断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ALP预测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659,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701、0.548。ALP水平和LDL-C水平均为冠心病患者病变范围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在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患者中,ALP水平较高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大,且ALP有助于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建议》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静  丁静  杨珺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895-1897
目的 建立适合社区人群的冠心病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并组织专家会议,经过3次论证,建立<冠心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建议>.结果 明确了全科医生必须熟悉掌握的相关冠心病知识范围,建立了冠心病社区治疗的规范、冠心病社区管理要求以及对冠心病患者规范化管理评价标准.结论 <冠心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建议>的建立使社区全科医生对冠心病患者的管理有章可循,该建议着重体现实用性、方便性,突出冠心病患者的社区连续性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的意义及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计算运动后1、2、3、4、5、7min心率恢复值并比较,利用运动后心率恢复异常作为诊断冠心病标准与传统的ST段压低法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患者运动后各时段心率恢复值均低于非冠心病组。以运动后1、2min心率恢复异常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与传统的ST段压低法相比,其敏感性无差别,特异性较高。结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运动后心率恢复异常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年轻男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青年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来我院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作为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青年冠心病组中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史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老年组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明显高于青年冠心病组(P〈O.05);青年冠心病组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老年冠心病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青年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无差异。结论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年轻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且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起病急、病变严重。预防冠心病应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早发冠心病患者182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学增 《中外医疗》2011,30(7):46-47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1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90例和对照组92例。对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两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2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及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为患者在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晚发冠心病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析和探讨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传统危险因素中无明显差异,但早发冠心病组患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于晚发冠心病组,且早发冠心病组在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传统危险因素与晚发冠心病者无明显差异,但患者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且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因此,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应密切关注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以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研究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变特点、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及预后,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专题主要研讨冠心病二级预防规范化治疗效果、青年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预后关系及家庭关怀度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进一步认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合理治疗和预防冠心病。方法对近年来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一些回顾性研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子。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使冠心病发生率及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增加。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可降低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结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降低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刘丽莎  钟天鹰 《医学综述》2012,(22):3815-3818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其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血管系统损害,并可形成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已经成为小儿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现就目前有关川崎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Jian  丛洪良 《医学综述》2008,14(16):2512-251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方法,迄今已走过30余年,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裸金属支架置入技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技术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三个里程碑。特别是近期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拓宽了PCI的适应证,看到了战胜支架内再狭窄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
牙周炎作为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下面就近几年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又一重要手段,然而介入后再狭窄问题始终困扰着医学界,成为当前医学界难题之一。张静生教授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PCI术后再狭窄的形成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病位在心,以气阴两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浊为标。因此,治则以益气养阴为主,兼顾活血化瘀、祛痰、行气,并要注重防治结合,防在治先,顾护脾胃,调理情志。临床实践证实,此法在PCI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冠心病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为预防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病历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入院率在四个季度分别为23.33%、26.30%、24.47%、25.91%;(2)男性患者占70.7%;(3)50岁~与60岁~组病人占到总人数的55.56%;(4)常诊入院患者比例...  相似文献   

16.
吴瑕  孙湛博  王娜 《医学综述》2011,17(16):2456-2458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限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小儿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因其所致的冠状动脉损伤极大地影响患儿预后,其早期诊断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主要回顾当前国内外对于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用于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早期诊断的研究现况,指出其在冠状动脉损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回顾络脉理论由《内经》时代到现代不断发展完善,深入认识络脉结构与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将络病理论与冠心病的诊治巧妙结合,从络脉空虚、络脉绌急、络脉痹阻等方面辨证分型,从补养心络、温养心络、通络止痛等方面论治,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中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如今临床上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成为了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CBL)占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0%[1]。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的进步,使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支架治疗,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n,DCB)已经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分叉病变治疗中,但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处理依旧充满了挑战,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19.
崔小豪  杨志明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7):3492-3495
近年来心脏标志物领域有了飞速的发展,推动了整体心血管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作为急性肾损伤(AKI)的一种标志物,与冠心病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良预后及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是冠心病领域的潜力标志物。本文就NGAL的来源与性质及NGAL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稳定型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未来冠心病事件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能够为冠心病生物标志物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对王凤荣教授多年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与五脏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王教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特点因脏而异:心肺气虚,血行乏力,气血运行不畅;心阳不足,温通失职,痰瘀搏结,痹阻心脉;脾胃虚弱,水湿聚而成痰,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心脉不通,不通则痛,或心脾两虚,心脉失养,不荣则痛;肝气郁结,气机郁滞,痰浊血瘀内阻心胸;肾虚本亏,阴阳不足,心脉失养,甚或水饮凌心。冠心病病变类型与五脏有密切关系,甚至出现多脏同病的特点。从冠心病与五脏相关的角度,完善与充实了中医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及证治系统研究的薄弱与不足,并确定了以整体调治为原则,从五脏相关论治冠心病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