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包虫病的CT诊断价值及分型(附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春 《新疆医学》2010,40(7):15-17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CT诊断价值、病理基础与分型。总结肝包虫的CT影像学特点,为肝包虫的诊断提供方法学依据,以提高CT诊断肝包虫病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年~2009年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肝包虫病69例临床资料,根据CT表现进行对照分型。结果:69例肝包虫病包括囊型包虫病58例,泡状包虫病11例。这两种类型的肝包虫病都有其各自典型的CT征象,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97.10%。结论:应用CT扫描是肝包虫病有效而准确的诊断方法,可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对泡性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本例泡性肝包虫病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最终通过病理得到确诊.结果:在CT导引下穿刺活检证实为泡性肝包虫病.结论:对于泡性肝包虫病,CT导引下穿刺活检可最终得到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结合超声诊断在囊型肝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CT及超声检查的囊型肝包虫病患者,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囊型肝包虫病CT/超声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囊肿,随着病程发展,可出现子囊、囊膜剥离、囊壁及内容物坏死实变钙化等特征。结论超声及CT均能很好反映出囊型肝包虫病不同病理阶段的特征表现,术前CT结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囊型肝包虫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CT表现特征和病理基础,评价CT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患者,对其术前CT资料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34例肝包虫诊断正确33例,误诊l例,诊断正确率为97.05%。结论肝包虫病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可反映肝包虫不同时期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CT表现及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肝门部胆管癌的CT、超声、ERCP,PTC诊断资料。结果:梗阻部位显示率CT为90.9%,超声88.2%,ERCP100%,PTC94.1%,CT联合超声97.8%。梗阻性质确诊率CT为75.5%,超声72.3%,ERCP70.4%,PTC90.1%,CT联合超声95.7%,结论:CT能良好地显示肝门部胆管癌特性,CT与超声联合应用明显提高诊断率,基本能满足诊断,了解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对ERCP,PTC侵入性检查尽可能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肝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肝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的病例对患者术前CT结果进行分析,检查包虫囊肿的形态、大小、数目、住置,计算CT值,确定CT检查在肝包虫病诊断及手术指导中的重要性。结果54例病例中,CT确诊45例(83.3%),B超确诊38例(70.4%)。根据CT的表现特征,将囊型包虫病分为5型。结论螺旋CT对肝包虫病的术前诊断及术中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腹腔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腹腔包虫病的CT及超声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包虫病的CT及超声资料,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结果27例腹腔包虫病的CT表现为单纯型13例,多子囊型8例,内囊分离型2例,实变钙化型4例,20例行超声检查.结论腹腔包虫病多合并有肝包虫病,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超声和CT扫描对上腹部大肿物的准确定位。方法:对43例肾上腺、肝、脾、肾肿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超声和CT的定位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定位肝肿物准确率为40%(4/10),定位肾上腺肿物准确率为76%(19/25),定位肾肿物准确率为50%(2/4);CT定位肝肿物准确率为20%(2/10),定位肾上腺肿物准确率为27.2%(6/22),无肿瘤定位肾;4例脾肿瘤,超声和CT均定位错误。结论:上腹部器官密切相邻,该区域巨大肿块的影像诊断难以定位,超声诊断肾上腺肿物的准确性明显优于CT;超声和CT诊断脾肿物准确性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超声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均与CT,化验进行对照。结果:78例急性胰腺炎,应用超声诊断符合率87%,CT检出率96%。其中胆源性胰腺炎4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5%,CT检出率84%。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0例。结论:超声与CT对比仍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诊手段,且在某些方面还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丁华杰  刘会玲  那磊  吴文瑛 《河北医学》2016,(10):1681-1683
目的::探讨超声( US)与CT/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软组织肿瘤的术前超声与CT及MRI结果,分析超声与CT/MRI对软组织肿瘤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良性肿瘤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3.6%、76.5%、80%,特异度分别为50%、51.5%、71.1%,超声与C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与MR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不高,超声与CT/MR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恶性肿瘤诊断特异度较高,超声与CT/MR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具有方便快捷、实时廉价、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可对大部分良性肿瘤做出定性诊断,应该为软组织肿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CT/MRI检查除了对脂肪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比较高以外,对绝大部分软组织肿瘤诊断能力不高于超声。对于少部分复杂肿瘤,可以多种影像学检查相互结合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与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同时进行了超声和CT检查的54例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对照分析,探讨各自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CT检查急性胰腺炎阳性率为92.6%,超声检查阳性率79.6%,CT检查阳性率高于超声。结论:螺旋CT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7例援藏工作期间肝包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77例患者的疾病分型、病灶部位及发病年龄等,观察超声扫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77例肝包虫病患者经手术病理学确诊为肝包虫病,术前超声诊断75例,误诊为肝囊肿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7.40%,包括浸润增生型3例、纤维钙化型7例、液化空洞型11例、囊肿型7例、内囊破裂型2例、多子囊型16例、实变型21例、钙化型10例;25-30岁发生肝包虫病者10例、31-40岁发生肝包虫病者23例、41-50岁发生肝包虫病者35例、51-55岁发生肝包虫病者9例。结论肝包虫病以实变型和多子囊型为主,以41-50岁患者发生肝包虫病的几率最高,术前超声检查对肝包虫病的筛查、诊断和病灶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并与超声及平片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总结分析50例经CT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影像资料,并与超声和平片结果对照。结幂螺旋CT证实50例中双侧结石4例,多发3例,共计65枚结石,超声检出39枚(59.4%),平片检出12例(18.8%)。结论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尤其是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明显优于超声及平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头颅B超、CT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同期对照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方法的诊断特异性。方法:对50例患儿在头颅B超检查的同时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1.颅内出血中的室管膜下出血超声诊断为20例,CT诊断为0例;2.脑室内出血超声诊断为9例,CT诊断为4例;3.脑实质出血超声诊断为3例,CT诊断为3例;4.硬膜下出血CT诊断为2例,超声诊断为0例;5.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为8例,超声诊断为0例。结论:超声、CT对新生儿期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的诊断特异性不同,临床应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该院6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CT 影像资料及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均经CT检出,CT诊断临床术前分期T1~T2期的诊断正确率为71.43%,T3期的诊断正确率为74.36%, T4期的诊断正确率为80%,整体准确率为75.76%。结论:CT影像技术是诊断直肠癌的重要手段,对临床术前分期的判断与病理分期结果的相符率较高,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包囊虫病的CT、B超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B超、CT扫描的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肝包虫病B超、CT扫描资料,并对其表现与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18例为囊型包虫,6例为泡型包虫。囊型包虫中单囊型4例;含子囊型10例;囊壁钙化型2例;内囊脱落型2例。6例泡型包虫似恶性肿瘤生长,但有不同程度钙化。结论:肝包虫病在CT及B超上均有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B超可作筛选,CT对泡型包虫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超声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58例ANP患者的超声、CT诊断资料,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ANP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阴性预测值与预测精准度分别为60.3%、66.7%、91.5%、24.7%、66.7%;CT诊断ANP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阴性预测值与预测精准度分别为82.9%、96.3%、95.4%、81.2%、93.5%。结论:超声与CT均能有效诊断ANP,但CT检查在阴性预测值、预测精确性、敏感性方面优于超声,因此临床诊断时应当密切结合CT检查与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18.
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多层CT及超声检查120例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5例)患者,对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为57.5%,多层CT的阳性率为88.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为88.2%,多层CT的阳性率为75.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而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优于多层CT。  相似文献   

19.
囊型肝包虫病是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而获得的一种寄生虫病。CT检查可早期诊断出无症状带虫者,亦能准确反映本病各种病理形态的典型影像表现。本文报道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囊型肝包虫病32例,结合文献资料,对其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作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20.
蒋立明  张兴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48-2449
囊型肝包虫病是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而获得的一种寄生虫病。CT检查可早期诊断出无症状带虫者,亦能准确反映本病各种病理形态的典型影像表现。本文报道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囊型肝包虫病32例,结合文献资料,对其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作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