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黄疸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对黄疸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言:“溺黄赤,安卧者,黄瘅。’,“目黄者,曰黄瘅”;《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瘅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其形成机制、症状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1 黄疸概念与分类 黄疸,亦称黄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一 种病证。现代医学认为,黄疸是一个症状,凡是引起血中胆红素 异常升高的疾病,均可出现黄疸。黄疸病名首见于《内经》。《素 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 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学的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1]。《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内经》的这几段文字,简单明了的阐述了"黄疸"的临床具体表现和诊断主要依据:目黄,小便黄,身黄,而目黄是必须具备的。其中"安卧"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将黄疸一症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阳黄范围,《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篇》曰:“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说明本病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笔者应用健脾利  相似文献   

5.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其中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张仲景把黄疸分为五类,治有十一法。先谈分类: 黄疸:脾积湿热,溢于体表,必发黄疸。“脾色必黄,瘀热以行。”频似急性黄疸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黄疸一病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日:“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篇说:“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临床诊断依据,中医辨证分为阳黄、阴黄两型。笔者自1998年至今,诊治黄疸病数例,随症加入附子、丹参,每获良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我国古代医书上对黄疸的记载已描写得极其详细,最先见于黄帝内经中素问平入气象论“溺黄赤、安卧……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金匮把黄疸分为谷疸,女劳疸,酒疸、三种。伤寒论更详细地指出了治疗黄疸之法,以茵陈蒿汤为主。诸病源侯论:“黄疸者,一身尽疼发热,面色洞黄”;又曰:“黄疸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脏腑不和,水谷相并,积于  相似文献   

8.
浅谈淋证从胃治疗史嘉林《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论也。”笔者遵循这一理论,淋证从胃治疗收效良好,愿与同道共讨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阳明司天之政…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小便黄赤,甚则淋。”“热至则身热…淋闷之...  相似文献   

9.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病毒性肝炎的病名(以下简称肝炎)。中医文献中‘黄疸’,‘胁痛’与肝炎有一定联系。《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曰黄疸。”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指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黄疸,是一种以身目发黄,小便黄为主证的疾病,尤以目黄为主要依据,其名首见于《内经》。如《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说:“目黄者,曰黄疸。”“溺黄赤安卧者,黄疸。”随着时代的进展,后人将黄疸一病进行了愈来愈细致的分类。《金匮》黄疸病篇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痨疸,黑疸五种。《诸病源候论》有二十八候之说,《圣济总录》有九疸,三十六黄之分;后世医家又分为阳黄、阴黄两大类,沿用至今。本文所述仅限于阳黄范围即《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第九条所说:“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相似文献   

11.
妇人病与男子病大体相同,所异者,惟经带、妊娠、产后、妇人杂病诸项而已。妊娠之名,始见于《金匮·妊娠病脉证并治》中,亦即《素问·腹中论》所称之“重身”。乃指从怀孕至分娩之整个阶段。妊娠病,有生理者,即妊娠中似病而无邪害,所谓:“身有病而无邪脉”。有病理者,即如外邪伤胎、胞阻、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肝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为一种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在性的,由病人消化道排泄物而引起的传染病。祖国医学虽无这个病名的记载,但在有关文献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黄疸”。又如灵枢经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爪甲上黄,黄疸也,安臥,小便黄赤,脉小而濇,不嗜食”。这些已把目黄,小便赤,不嗜食……,一些黄疸病的特征描绘出来了,不过不能肯定它是传染性肝炎的黄疸。玉机真藏论中又有一段记载,“风者,  相似文献   

13.
黄疸病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就曾有散在论述,而在《金匮要略方论·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则著专篇论述,明确指出治黄大法是“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同时其他治法如活血化瘀、通下祛邪等治法在方药中也均有涉及,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黄疸治疗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补气养阴,祛瘀活血法治疗“真心痛”三例,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点滴体会,提供同道参考。“真心痛”一症,《内经》早有论述:《素问·标本病传论》指出:“心病先心痛”;《灵枢·厥论》云:“病真心痛者,必手足冷至节,爪甲青,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称为胸痺,并指出:“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痺,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以上这些论述,都生动地描写了“真心痛”的临床表现是一种以胸突发性疼痛为特点的危重症病。其疼痛多吴间歇性、刀绞样痛。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的辨证施护韩玉龄(附属弋矶山医院中医科)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证。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病者,腹胀感,胃脘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论曰:"足阳明为胃...  相似文献   

16.
学习《内经》“神”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神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狭义的神则是指人的神志。现将《内经》中有关“神”的九种含义分述于后。1代表精神活动,意识思维、聪明智慧:如《索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灵枢·五色篇》“积神在心,以知往今。”等。2代表巧妙、高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按其脉,知其病,命回神。”又说:“知一则为工而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难经,六十一难》云:“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至…  相似文献   

17.
《内经》中有关心、血、脉方面的论述是颇多的,如《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又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诸血者,皆属于心”等等。由上可知,两千年前的古代  相似文献   

18.
腹诊,最早散见于内经、难经,《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脉则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素问·调经论》云:“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难经·十六难》云:“假令得肝脉,其外证:  相似文献   

19.
疒尔(chèn趁、或疹),《说文·疒部》:“疒尔,热病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首篇:“千般疒尔难,不越三条”指病患或灾患。缩阳属(亦称缩阴)热者,可见伤寒、温病。《素问·奇病论》:“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  相似文献   

20.
仙方活命饮为外科常用方剂之一。近年来大专教材《方剂学》列此方于清热解毒之类中,适用于“痈疮肿毒,属于阳证而体实者”、以“局部红肿火欣痛”为辨证要点,“阴疽患者忌用”。笔者认为此方是消法中和营的代表方剂。不仅适用于痈疮肿毒属阳证而体实者,对于阴寒疽证而体实者亦可应用。仙方活命饮在不同书籍中名称各异:如神仙活命饮(明·汪机《外科理例》)、神功活命汤(清·高梅溪《改良外科图说》)、真人活命饮(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本方始见于宋·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集二花、乳没等十三味药物。方中当归、赤芍、乳没活血祛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