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7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1992-01~2004-10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73例,单用常规剂量的氟康唑33例、伊曲康唑26例、两性霉素B14例;氟康唑治疗无效者改用伊曲康唑9例和两性霉素B6例,伊曲康唑治疗无效改用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16例,47例同时应用了粒细胞集落细胞刺激因子(G-CSF)治疗至白细胞正常,37例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结果73例IFI总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4%和63·0%,在各诊断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用氟康唑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低于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组,分别为39·4%、53·9%和57·1%(P<0·05);用氟康唑治疗无效改用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83·4%。结论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IFI的疗效相似,明显高于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副反应多。抗真菌的有效率在确诊组、临床诊断组和拟诊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冠荣  李剑鹏 《内科》2011,6(1):29-30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与外用奈替吩酮康唑乳膏联合治疗体股癣的疗效。方法 180例病人例分为两组,A组口服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1次/d,0.2 g/次,连服7d,同时外用奈替吩酮康唑乳膏,2次/d,14d为一疗程。B组单纯口服伊曲康唑服药方法1疗程同A组,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A组治愈34例,显效31例,无效25例。B组治愈21例,显效18例,无效51例,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15,P=0.000)。结论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联合奈替吩酮康唑乳膏外用为治疗体股癣为有效方法之一,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黎灿 《内科》2009,4(2):243-244
伊曲康唑是一种高效、广谱、口服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HIV/AIDS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初步应用取得较好疗效。氟康唑在临床已应用多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肯定。笔者将伊曲康唑胶囊与氟康唑胶囊进行比较,旨在评估伊曲康唑胶囊对HIV/AIDS并发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伊曲康唑治疗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1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对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血液科的17例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诊断前给予氟康唑预防性治疗,无明显效果后改为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连用2d。后每日1次200mg静滴,应用2周,根据病情改为口服伊曲康唑并与使用氟康唑进行比较。结果17例患者应用氟康唑无效后改为伊曲康唑治疗,有效率为64.7%,并且有52.9%的患者在1周内即显效。结论伊曲康唑是治疗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与传统的抗真菌药物相比有更广的抗菌谱,且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肠道念珠菌组成情况,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0例患者的粪便或肛周拭子标本,行真菌培养,收集菌落,鉴定菌种,分析急诊ICU患者肠道念珠菌组成情况。结果:(1)本组300份标本,检出念珠菌定植82例,定植率27.33%,定植菌株112株,其中1种念珠菌56例(68.29%),2种念珠菌22例(26.83%),3种念珠菌4例(4.88%)。(2)ICU重症患者肠道念珠菌类型以白念珠菌为主(51.7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20.54%)。(3)同时有2种菌株定植以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为主,占50.00%,同时有3种菌株定植以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为主,占11.54%。(4)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17.86%),其次为氟康唑(13.39%);克柔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率(55.56%、44.44%)最高,光滑念珠菌对伏立康唑耐药率(26.09%)最高,近平滑念珠菌对卡泊芬净、氟胞嘧啶耐药率(33.33%、16.69%)最高。结论:ICU重症患者肠道念珠菌定植率较高,主要以白念珠菌定植为主,主要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对复发急性弓形虫病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感染弓形虫Prugniaud株(PRU株)2月后的ICR小鼠按以下方法进行分组:环磷酰胺组(CTX),环磷酰胺+氟康唑组(CTX+F),环磷酰胺+伊曲康唑组(CTX+I),环磷酰胺+阿奇霉素组(CTX+A),阿奇霉素浓度为250 mg/kg·d,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组根据浓度不同又分为20 mg/kg·d、30 mg/kg·d和40 mg/kg·d 3个组,同时设置正常小鼠+环磷酰胺(N+CTX)和感染组(In)对照。除In组外,其余各组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d),同时CTX+F、CTX+I和CTX+A组小鼠用灌胃方法分别喂食不同浓度的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阿奇霉素,连续用药14 d。结果 实验结束时,CTX组小鼠全部死亡, CTX+A组、N+CTX组及In组小鼠全部存活,CTX+A组与CTX组存活率有显著差异(P=0.016)。CTX组、F组、I组和A组对复发急性弓形虫病小鼠的存活情况差异及其显著(P=0.000);阿奇霉素效果好于氟康唑(P=0.001),而氟康唑作用强于伊曲康唑(P=0.000)。但是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组由于药物剂量不同所导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CTX组与In组、F组、I组和A组比较,小鼠脑组织包囊数量明显增加(P=0.001),但是A组、I组、F组和In组之间的包囊数差别及F组和I组各个浓度之间包囊数的差别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氟康唑对复发急性弓形虫病小鼠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其可作为临床上免疫低下患者同时并发弓形虫及其他机会性真菌感染时的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伊曲康唑完整疗程治疗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6例(17例次)。其中确诊1例,疑似11例(12例次),可能感染4例。患者用量第1天至第2天伊曲康唑注射液200mg,每天2次,静脉注射;第3天至第14天:200mg,每天1次,静脉注射;第15天至第42天改用伊曲康唑胶囊或口服液200mg,每天2次。2例患者应用200mg,每天2次,分别静脉注射治疗9d和14d;1例200mg,每天1次,静脉注射治疗21d。结果16例患者共检出真菌菌株62株,其中尿培养40株,热带念珠菌占首位21株。确诊和疑似的12例(13例次)患者中痊愈率6/13,有效率为11/13,真菌清除率6/13。入选22例(24例次)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3/24。结论伊曲康唑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有效,尤其在危重、高龄患者中长时间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并对比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临床分布、药敏情况。方法分析411株念珠菌的来源、科室分布,对比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药敏结果、危险因素等。结果 411株念珠菌的标本以痰液最多;ICU分离率最高;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年龄≥65岁及侵袭性操作、药物使用,分别为感染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独立危险因素;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最敏感;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性高于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低于非白色念珠菌。结论加强对念珠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对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I)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予以伊曲康唑静脉及口服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真菌镜检等判定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伊曲康唑辅以综合治疗有效率达89%(8/9),其中痊愈7例,显效1例;1例患者因肺部体征继续进展导致呼吸衰竭死亡。未发生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结论伊曲康唑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液/口服液序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所有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符合IFI的诊断标准,后者类型包括确诊IFI、临床诊断IFI、拟诊IFI.本研究为开放研究,疗程为4~6周,分静脉给药阶段和口服给药阶段.静脉给药共14d,最初2d剂量为400mg/d,分两次给药,给药间隔12h;其后12d,剂量为200ms/d,1次/d.静脉用药结束后,继续给受试者序贯伊曲康唑口服液维持治疗,推荐剂量400mg/d,分两次给药(200 mg,2次/d),共用2~4周.根据受试者的病情决定每1~2周进行疗效与安伞性评价.结果 227例入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75.33%,其巾痊愈率达47.14%;227例患者治疗后205例退热(90.3%),中位退热时间5 d(2~20 d);可评价的186例患者,真菌学清除率为69.89%.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11例,无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液/口服液序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患者IFI的疗效可靠,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