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博谓之崩”,崩,血下坠也。“阴虚阳博”,前贤有从脉言者,如王冰:“阴脉不足,阳脉盛博,则内崩而血流下”,从脉说崩;而高士宗则从气释“阴气内虚,不与阳和,阳气博击,阳博于内,则阴虚阳盛,故谓之崩”,从因说证;实则为一,马莳:...  相似文献   

2.
试论阴虚发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按其病因分类,大抵可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按其性质而论有实热虚热之别。虚性发热虽有阳虚、气虚、阴虚、血虚、营卫失和之不同,但以阴虚发热最为常见。本文拟就阴虚发热的有关内容略陈管见于下。一发热特点阴虚发热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某些温热性疾病的后期。发热多起于日哺,或发于入夜,至夜半或鸡鸣时热退,次日斯时再发,如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常使用温阳、化气、利水的方法治疗水肿,然而近年来,阴虚水肿的患者愈发多见,用温阳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重温水肿的病因病机,发现阴虚同样可以导致水肿。此外,提供了三味中药与三首方剂,对阴虚水肿患者可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4.
龙永婷 《四川中医》2009,27(2):50-51
本文试从阴虚与湿热的关系来阐发笔者观点,认为阴虚与湿热之间存在影响的关系;此外,文章对阴虚湿热证的病机略谈笔者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5.
“阳加于阴谓之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此句经文,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大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以阴津与阳气的关系阐释,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阴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第二种以脉候阐释,言属阳的脉体出现于属阴的脉位上,即“阴脉多阳”时,则阳迫阴津外出的汗出症。作者通过引经据典及名家医案阐述,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属于脉诊范畴,这种脉象实属“洪脉”之类。它不仅说明了汗与洪脉之间的关系,还说明了脉洪是热证的一个代表脉象,“汗”在这里不只是指一个症状,而是代表了一个证候。  相似文献   

6.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历代医家对此仁智互见,注释不一,尤对“阴”、“阳”二字的理解每多不合本旨。笔者不敢苟同,特陈管见。 历代医家的代表性注释有三。 其一,“阴”为尺脉,“阳”为寸脉。王冰注曰“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然,则为有妊之兆。何者?阴中有别阳故”,  相似文献   

7.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汗为阴液,靠阳气的蒸腾与宣发,阳加于阴则汗出;二是脉来为阳,脉去为阴,阳加于阴即来者盛,去者衰,指脉象与汗出的关系。如张志聪注: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而脉亦阳脉加于阴部也。笔者临床根据阳加于阴谓之汗的理论,对前人所论之汗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 “二阳结,谓之消”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对于它的涵义,后世医家有着不同的注解,现就我个人学习体会结合临床实践浅析如下: 何谓二阳? 《内经》中将人身经络分为三阴三阳,三阳主表,三阴主里,各自与脏腑相连,一阳为少阳(胆与三焦);二阳为阳明(胃与大肠);三阳为太阳(膀胱与小肠);故二阳者,阳明也,胃与大肠也。  相似文献   

9.
小儿为纯阳之体,易患热病及伤津耗液,出现脾胃阴虚证候。指出脾阴虚和胃阴虚在病因病机及诊治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试论瘀血与阴虚互为因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阴虚必致瘀,瘀血又伤阴,两者互为因果,往往形成恶性循环,致病情复杂,使治疗困难。前人对瘀血与阴虚的关系虽有阐析,但无系统总结。笔者通过勤求古训,博采众家论述,结合临床实践,试就瘀血与阴虚的关系探讨如下。一、谨求古训,虚瘀互因《素问·腹中论》说:“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可知血枯是一种因少年大失血或酗酒无度、房劳不节,耗伤精血,以致真阴不足,瘀血内结所引起的病证。阴虚则血海不满,血瘀则脉道不通,故见经少甚则经闭。《素问·痹论》亦指出:“病久入  相似文献   

11.
《灵枢·五乱》云:“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这段经文,是讨论“五乱”病症的针刺治疗问题,其中“补泻无形,谓之同精”一句,颇费理解,而弄懂“同精”的含义,则是理解全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盗汗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汗出,历代医家以及目前中医诊断教科书均倾向于盗汗为阴虚所致,故“阴虚则盗汗”在临床颇为常用。同时“阴虚则盗汗”中的阴虚历来被认为是气血阴阳中的阴液亏虚不足,而忽略了“阴虚则盗汗”中阴虚的另一种病机认识。本文即从此出发,从古籍、病机、临床等角度,深入论述阴虚则盗汗中阴虚可为手太阴肺之肺气虚的发病病机,以澄清被误解、忽略、常见的病机认识,提高中医临床理论水平和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五心烦热,是某些疾病常见的证候。一般说来此症大多责之阴虚火旺;但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亦不乏其例。笔者在长期临证中,曾治过不少湿热内蕴引起的五心烦热,有蕴郁肾经的、有困阻脾胃的、有留恋气分的,现录不久前治愈肝胆湿热引起之五心烦热一例于下,以说明“五心烦热”并非全属阴虚,供广大读者进一步验证之参考。周××,女,46岁,某医院职工,1982年5月12日初诊。患者曾于1978年手术取出“胆囊结石”,右  相似文献   

14.
15.
<正> “阴虚则内热”,语出《素问·调经论》。后世对阴虚不能制阳、阳则相对偏胜而浮越的发热,多引“阴虚则内热”来解释,这与《内经》的原意是有出入的。“阴虚则内热”的本义与发展《素问·调经论》曰:“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意思是说,阴虚之所以内热,是因为劳役过度,致使形体和胃气衰弱,食欲减退,中气不足,上焦下脘都不通畅,胃气郁遏而生热,热气上熏胸中,故出现一系列的内热证候。这种热,当采取《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素问·阴阳别论》中"阳加于阴谓之汗"一语,概括了中医对汗的生理和病理的认识.“阳加于阴”的解释不能只囿于所谓动数之阳脉出现在尺部之阴位上.试简述之,以求教正.一、从阳加于阴认识汗的生理:"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汗与津、血同源于水谷.津之行于体表,有润泽肌肤、调节体温、通利营卫作用的为汗液.故《灵枢·决  相似文献   

17.
“阳加于阴谓之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加于阴谓之汗”,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该句虽言汗出之脉象,细究其义,却包括了汗出的病理机制。世人论汗,多云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而对阳加于阴引起汗出这一病理机制,似多忽略。然而,阳加于阴之汗出,遍服益气固表,养阴收敛等药却罔效者,在临床亦时常有之。因此,本文对“阳加于阴”而汗出的病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加以讨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阳结谓之隔”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此“三阳”自唐·王冰以后迄至近代,皆认为是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认为,手足太阳经脉所出现的一系列主要病证中,与隔病不符,各注家所解说的发病机理与实际情况亦有出入。“三阳结谓之隔”之“三阳”应按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改为“二阳结谓之隔”。这既符合杨氏原文,也符合于阳明经脉所出现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9.
20.
“阳加于阴谓之汗”一句出自《素问·阴阳别论》,据《黄帝内经素问译释》谓:“阳脉加倍于阴脉当有汗出。”由于经旨字简义奥,颇为费解,难以洞悉其中之深意。笔者受前人文献的启发,在临床医疗过程略有所悟,认定它的义理是多指的。现将本条文的几种解释结合治例述说于下。 1 阳脉见于尺部当有汗出阳脉,动数浮实之脉的代称,此处的“阴”是指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