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目的:评价3%氯普鲁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ASAⅡ~Ⅳ级无脊柱畸形的下肢骨折高龄患者(〉75岁)60例,分两组Ⅰ组术中使用的局麻药为3%氯普鲁卡因,Ⅱ组为2%利多卡因,根据下肢手术部位的需要,选择L1以下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试验量为3ml,5min后分别追加至麻醉平面满足手术要求。计录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采用针刺测定痛觉消失最高平面,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最大程度。结果:两组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Ⅱ组(P〈0.05),两组痛觉消失最高平面、运动阻滞最大程度、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研究组40例采取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的方式,观察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苏醒的时间、拔管的时间比对照组短,且...  相似文献   

4.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瘫下肢矫形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控辅助呼吸与静吸复合麻醉下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脑瘫下肢矫形术的特点。方法将50例择期接受脑瘫下肢矫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I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IIA组),每组25例。TIA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手控辅助呼吸;CIIA组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吸入及静脉药维持麻醉,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及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CIIA组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TIA组(P<0.01),术后躁动的发生率高于TIA组(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 ,人们不断的在探索一种既省时、镇痛效果确切 ,又能使孕妇和新生儿比较安全的方法 ,单次脊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结合的新型麻醉方法 -联合脊麻硬膜外麻醉成为剖宫产术首选的麻醉方法[1 ,2]。现将观察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1年1~3月 ,在联合脊麻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 (联合组 )80例与同期在单纯硬膜外腔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 (单纯组 )80例相比较。观察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2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等相关因素无显著性差异。1.2方法联合组…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963-1965
目的观察和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方法以20%比例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5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7例。直肠癌根治手术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临床麻醉中,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心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血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不良反应,前者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提升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建议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大力推广及应用该种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下肢皮瓣移植手术的优越性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64例下肢皮瓣移植手术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B组各32例,2组均为ASAⅠ~Ⅱ级,基线资料均衡。A组施行CSEA:L3~4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2ml,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腔备用;B组施行硬膜外麻醉(CEA):L3~4间隙穿刺,直接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0.5%布比卡因,根据手术需要分次追加局麻药。对2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麻醉起效时间,A组(4.5±1.1)min,B组(12.0±8.2)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麻药布比卡因用量,A组(25.0±8.2)mg,B组(105.0±16.0)mg,A组显著少于B组(P<0.01);2组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SEA操作简单,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生理扰乱轻,便于麻醉管理;术后并发症少,可经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利于术后护理;用于下肢皮瓣移植手术CSEA优于CEA。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自然分娩的产妇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通过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期疼痛在0~III度各个水平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宫口扩张速度要快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以延长第二产程,缩短活跃期时间、第三产程。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作者自2000年开展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与单纯导乐分娩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32例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观察及护理,说明该方法镇痛效果确切,且大多不会引起第二产程延长,也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产程进展和胎心的变化情况,同时加强各阶段的护理,从而确保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时的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宝丰县中医院收治的94例下肢骨折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循环功能及认知功能。结果对照组感觉阻滞[(19.69±3.67 min)]、运动起效时间[(22.58±4.12 min)]长于观察组[(14.25±3.72) min,(17.68±3.57) 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217.64±11.85) min]、运动阻滞持续时间[(98.67±24.31) min]短于观察组[(275.64±13.54) min,(120.58±36.14)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心率、舒张压均高于术前,收缩压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变化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 h、24 h、72 h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ES)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患者术中机体循环功能的稳定,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腔出血较常见,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对1000例硬膜外阻滞进行了较仔细的观察,并就不同条件下的出血率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跌倒和跌倒有关的伤害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患者常见且重要的问题。患者存在一般老年人跌倒的相同危险因素,同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引起的疲劳、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寒冷等也可能导致跌倒发生。跌倒经常导致这些患者出现身体损伤、进一步残疾以及跌倒恐惧心理,继而避免活动。为了降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应认真综合评价跌倒的发生,纠正并消除患者的错误观念,分析跌倒的原因及机制,减少风险因素,采取多学科综合性跌倒管理计划及干预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跌倒,避免进一步致残。  相似文献   

15.
褚衍强  龙婷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62-762
我们对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诱导时硬膜外联合注入曲氟合剂,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32例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观察及护理,说明该方法镇痛效果确切,且大多不会引起第二产程延长,也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产程进展和胎心的变化情况,同时加强各阶段的护理,从而确保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时的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膜外置管作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硬膜外麻醉失败的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先在局麻下打开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4~5 ml作为试验量,观察5分钟无脊麻征象后,向尾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6~7 ml。结果术中置管作硬膜外麻醉后,上、下界感觉神经阻滞平面分别为T9~T10和S3以下。所有患者均无切口疼痛及下肢放射性酸痛。术中血压稳定,血氧饱和度(SpO2)〉96%,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结论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膜外置管作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是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用于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组和L组,每组各20例。F组硬膜外注入0.5%左布比卡因8mL混合芬太尼2mL;L组硬膜外注入0.5%左布比卡因8mL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2mL。结果:与L组比较,F组起效时间和感觉阻滞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缩短,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达到最高平面延长或升高(P〈0.01);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Bromage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麻醉效果优于L组(P〈0.01)。结论:左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下肢手术,能够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1月于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剖宫产孕妇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孕妇给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孕妇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MAP和HR值变化,比较两组产妇痛觉完全消失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切开皮后(T1)、婴儿分娩后(T2)、手术结束时(T3)的MAP和HR值均基本相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 h VAS评分相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4、8、12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痛觉完全消失和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6.7±1.9)min、(2.4±1.3)min,对照组患者的痛觉完全消失和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19.7±3.6)min、(4.9±1.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可以显著提高镇痛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求矫形器在康复工程上的治疗作用,分析下肢矫形器(髋膝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简称儿麻)矫治术后康复上的应用。方法:2002—10/2004—06,在福建省石狮市,通过对19例术后儿麻患者佩带矫形器的治疗,分析下肢矫形器的治疗与矫治效果。结果:19例术后儿麻患者均达到了控制髋屈曲、膝反张、膝屈曲、马蹄足、高弓足,纠正畸形步态等,保持正确站立姿势及改善步态的效果,显效率为79%、有效率为21%、总显效率为80%。结论:下肢矫形器在巩固儿麻患者术后的下肢稳定功能、运动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