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8个图例阐述了心肌生理特性与起搏心电图的关联性及心肌组织对起搏脉冲刺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起搏器启动噪声反转功能、自身搏动提早出现落在起搏器不应期内而引发竞争性起搏,酷似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低下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2.
DDD起搏器是一种按照人体生理性起搏设置的全自动型起搏器,可自动转换为各种起搏模式,并设置了各种不应期及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起搏器植入数量的剧增,起搏器特殊功能的不断涌现,起搏心电图已成为临床心电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为很多心电图医生的一个难点.为使起搏心电图更易阅读与诊断,20世纪80年代,动态心电图检查就增加了一个专门记录起搏脉冲信号的通道,而体表心电图另设起搏脉冲记录通道的技术是新近开始的一项尝试.  相似文献   

4.
一.起搏心电图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由患者的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两部分混合组成,称为起搏心电图。当自主心率明显高于基础起搏频率时,心电图上可能仅表现为自主节律而无起搏心律出现,此时绝不能认为起搏器没有工作。反之,心电图上可能仅有起搏心律而无患者的自主心律  相似文献   

5.
起搏器起搏功能障碍的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搏器的起搏功能是指除了在心房和心室的绝对不应期外,起搏脉冲都应当夺获心房或心室,产生P波或宽大畸形的QRS波群。若不应期外脉冲不能夺获心房或心室,则有起搏功能障碍。心电图表现为A信号后未继以P波,或V信号后未继以QRS波群。  相似文献   

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经成为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室不同步的Ⅰ类适应证,临床上 CRT 起搏心电图大量增加。在 CRT 起搏心电图分析和诊断中,必须掌握以下特点:①左右心室单独起搏的心电图特点;②窦性心律下,房室顺序和心室顺序起搏的心电图特点;③异位心律下 CRT 起搏心电图的特点;④ CRT 起搏器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7.
起搏心电图(V)双腔起搏器心电图(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继鸿 《心电学杂志》2002,21(4):228-233
如前所述,DDD起搏器具有类房室结的传导功能,植入后可使患者原有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图5)。DDD起搏器类房室结传导功能具有多方面含义,这些功能特点在其心电图上都有相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3,22(2):117-121
心肌细胞和心肌组织的生理机能分为兴奋和收缩机能,两者分别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物电活动。心肌的兴奋机能包括自律性、应激性(irritability)和传导性。兴奋(excitation)也称冲动或激动,是细胞受内在变化或外来刺激而发生膜的除极化现象。自律性是指通过内在变化自动并节律地发生兴奋的机能,应激性是指心肌对邻近组织传来的兴奋或外来刺激发生被动兴奋的机能,传导性是指在心肌细胞膜上发生扩布性兴奋的机能,心肌的三大电生理特性都围绕“兴奋”而来,彼此互为影响,而心肌收缩性除对自律性有所影响外,一般并不相关。应激性也称兴奋性,一旦心肌…  相似文献   

9.
<正>按起搏心电图回答问题:患者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SJ Medical 5356),起搏器参数:上限跟踪频率110次/分,下限频率60次/分,PAV/SAV 200/175 ms,PVARP(心室后心房不应期)275 ms。请根据心电图分析起搏器的心房、心室电极起搏和  相似文献   

10.
<正>在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在瑞典卡洛琳斯卡医院成功植入人体的同时,第一份永久起搏器心电图也问世了(图1),故起搏心电图的历史已近60年。60年来,起搏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各种新型起搏器不断涌现,大量起搏新功能层出不穷,此外,还衍生出ICD和CRT技术等。而起搏心电图也毫不逊色,疾速发展。至今,众多的起搏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步,起搏心电图的各种专著与图谱也是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1.
基层医院全科医师掌握起搏心电图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已成为其必备的临床基本技能之一,尤其应掌握起搏心电图分析流程和分析方法,熟悉判断起搏模式和起搏重要参数设置的临床意义,了解新型起搏器的诊断和治疗功能。在全科医师中普及起搏心电图分析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9岁。患高血压、冠心病十余年,因双束支传导阻滞(一度AVB伴间歇性LBBB)安置全自动DDD型双腔起搏器5年,近日前来复诊。心电图(图1上行)示:整帧心电图时而为自身心律,心率68次/min,一度AVB,P-R间期0.24s~0.26s,频发性室性早搏;时而为双腔起搏心律,起搏脉冲频率70次/min,起搏器房室传导间期(A-V)为  相似文献   

13.
DDD起搏是指心房、心室顺序起搏,且心房、心室均具有感知功能,心房感知后抑制心房起搏脉冲而触发心室起搏脉冲,心室感知后则可抑制心室及心房起搏脉冲的双腔起搏模式.以DDD模式进行起搏时,心电图中可根据患者自身的心率和房室结传导情况的不同而表现为4种不同的组合:①心房起搏,心室起搏;②心房起搏,心室感知;③心房感知,心室起搏;④心房和心室均为自身激动.  相似文献   

14.
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起搏器的正常起搏功能、起搏功能障碍及可能发生的自身心律失常。方法分析84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随访者的动态起搏心电图。结果①83%为正常起搏功能,包括室性融合波和假性室性融合波;双腔起搏器中的上限频率+模式转换、心室安全起搏;单腔起搏器中的起搏器滞后功能;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②17%起搏功能障碍,包括室房逆传、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异常、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③81%出现自身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结论安置永久起搏器后起搏心电图变得复杂,只有对正常起搏及起搏器故障的心电图做出正确判断,才能及时正确处理,以避免起搏器故障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蒋文平 《心电学杂志》1993,12(3):138-138,149
我国现年植入起搏器约3500台左右,为数虽不多,但累计病例逐年增加,已构成心电学诊断的新问题。心室起搏(VVI)电极放置于右室心尖,体表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图形,电轴左偏。因此在起搏心电图上甚难识别心肌梗塞、心室肥大、供血不足,对此诊断有赖于病吏、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核素显像。起搏心电图显示清晰脉冲十分重要,单极起搏者脉冲信号大,双极起搏者脉冲信号小,通常在心电图Ⅱ导联最为清楚。  相似文献   

16.
生理性起搏使病人受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 6 0年代中叶至 1978年 ,单纯心室起搏器 (VVI起搏器 )是临床上唯一的植入型心脏起搏器 ,1978年双腔起搏器问世以后 ,才逐渐改变了这个局面。 80年代以后 ,双腔起搏器、心房起搏器以及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单纯心室 (VVI)起搏器的适应证范围愈来愈小。VVI起搏器实际上是一种固定频率的起搏器 ,它有一些重要的缺陷 ,例如 (1)不能对生理需要起反应而改变起搏器频率 ;(2 )丧失了房室同步性 ;(3)可以发生室房 (VA)传导 ;(4)心房颤动和脑血管栓塞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1)和 (2 )两项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际病例对DDD起搏器的安全期起搏、自主心动的心房及心室波感知不良、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房室旁道与DDD起搏器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DDD起搏器的安全期起搏和间歇性的感知不良 患者男,46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置DDD起搏器(设置A-V间期200ms V-A间期800ms)。次日感胸闷不适。监护导联心电图(图1)具有下述特点:(1)第1、2、4、6个心搏为自主的P-QRS-T波群,QRS波群形态正常,P-R间期180ms,在预置的A-V间期内出现。第3、5个亦为自主心搏,但却见心房起搏讯号(AP)及心室起搏讯号(VP)落入。心房起搏讯号不在P波起始处,却分别落入自主的QRS波群之中及其起始处。形成AP与QRS波群的假  相似文献   

18.
起搏心电图(Ⅱ)VVI起搏心电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美国和欧洲 ,双腔起搏器占起搏器总植入数量的80 %和70 % ,而VVI起搏器仅占10 %。在我国 ,双腔起搏器的植入数量仅占30 %左右 ,单腔VVI起搏器的植入仍占起搏器植入总数的60%~70% ,因此 ,VVI起搏器仍是我国当前最常应用的起搏器 ,了解和掌握VVI起搏心电图十分重要。一、VVI起搏器的基本原理VVI起搏器是指心室单腔起搏、单腔感知、感知自身信号后脉冲发放抑制型起搏器。其电极常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 ,该处有丰富的肌小梁将电极导线的头部固定。心室单腔VVI起搏器还可转换为VVT和VOO模式工作 ,但后两…  相似文献   

19.
20.
<正>一项全球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国家/地区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数量均在持续增加[1]。而安装心脏起搏器后除了定期随访外,简单便捷的随访方式则是心电图检查。但随着起搏器技术的发展及特殊功能的不断涌现,使起搏心电图诊断已成为临床心电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为很多心电图医生的一个专业难点。本文重点介绍新型心电图机起搏通道心电图的自动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