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色素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单个隆起型胃的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的价值及安全法。方法:选择三家医院共16例门诊或住院的单个隆起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IEN)的患者先行普通内镜、色素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之后予以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所有病例治疗6个月后进行临床随访、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结果:15例(93.75%)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复查胃镜示原病灶消失,复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消失,尚存慢性浅表性、萎缩性或浅表一萎缩性炎症,1例(6.25%)仍为局灶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EN),再次行APC治疗。结论:APC为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单个隆起型胃的癌前病变的新的有效方法,治疗胃的癌前病变方便、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病变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137例经常规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有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病变及30例食管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7例食管病变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27例,其中早期食管癌15例;高级别瘤变2l例;低级别瘤变23例;食管炎66例。食管癌组85.18%(23/27)为Ⅳ型IPCL、14.82%(4/27)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6.19%(16/21)为Ⅲ型IPCL、23.81%(5/21)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6.52%(13/23)为Ⅲ型IPCL、43.48%(10/23)为Ⅱ型IPCL,食管炎组90.91%(60/66)为Ⅱ型IPCL、9.09%(6/66)为I型IPCL,正常对照组100%IPCL分型为I型。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正常对照组的I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类型可以初步判定食管病变的良、恶性,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应用于食管癌的普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民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94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并进行随访总结。结果94例患者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81例,符合率为86.17%,升级4例,占4.26%,降级9例,占9.57%。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与LEEP术后标本病趣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在治疗的同时又能进行诊断,是目前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130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比较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130例患者中,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I级)68例(52.3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62例(47.69%),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慢性炎性反应10例(7.69%),CINⅠ级61例(46.92%),CINⅡ、Ⅲ级56例(43.08%),宫颈鳞状细胞癌3例(2.31%)。结论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对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除对阴道镜检查满意、依从性好、有较好随访条件的CINⅠ级可以随访外,其余应尽量先行宫颈锥切术,根据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及患者对生育功能的要求再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情况,探索p16表达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差异,以指导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在55例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人的病理变化和p16的表达关系正相关,p16的表达强度CIN1〈CIN2〈CIN3〈CC;不同级剐宫颈上皮内瘤变p1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流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术前内镜活检及病理诊断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病理诊断结果。结果:5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术前47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41例;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有浸润性癌2例。结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应重视其病理诊断,避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属浸润性癌,结合病理诊断结果采取合理的方案处理,以切除病变肠段为佳,若术中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建议实施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联合使用色素内镜技术和靶向取材技术,提高大肠平坦型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常规结肠镜检查发现平坦型病变34例,通过肠镜活检孔于病变部位喷洒靛胭脂染色剂,观察病变范围和腺管开口类型,经粘膜剥离术切除病变组织,所切除病变组织分别行常规随机取材和实体显微镜下靶向取材,对照两者取材方法在病理学诊断上的差异性。结果色素内镜联合靶向取材技术组病理结果:炎症性病变6例,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性息肉24例(腺瘤性息肉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腺瘤性息肉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对照组炎症性病变12例,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性息肉18例(腺瘤性息肉伴低级别上皮内廇变17例,腺瘤性息肉伴高级别上皮内廇变1例)。两组在高级别上皮内廇变的检出率上有差异性(P〈0.05)。结论大肠平坦型病变具有较高的恶变倾向,色素内镜联合靶向取材技术有助于提高大肠平坦型病变的诊断率,并有望提高大肠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对宫颈癌前病变残留、复发、发展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4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CINⅡ280例,CINⅢ140例)行病灶切除,术后按人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210例,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间残留率、复发率、HPV阴转率。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治愈201例(95.7%),复发9例(4.3%),HPV阴转率80%(168/210);对照组治愈190例(93.3%),复发20例(9.5%),HPV阴转率52.4%(110/2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应用干扰素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残留、复发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兰察布地区3 530例高危人群食管癌(EC)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情况,为EC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乌兰察布地区的3 530例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内镜下碘染色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比较2020—2022年乌兰察布地区3 530例研究对象的内镜筛查结果、阳性检出率与早诊率,2020—2022年3 530例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筛查对象内镜筛查结果。结果 3 530例目标人群中正常3 395例(96.18%)、食管炎74例(2.1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1.2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癌)3例(0.08%)、浸润癌14例(0.40%),2020—2022年正常、食管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癌)、浸润癌筛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530例筛查对象中,2020—2022年阳性检出率先升高后降低,早诊率逐渐降低,但2020年、2021年、2022年阳性检出率、早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LCT)两种检测技术四种筛查方式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本院就诊的1535例宫颈异常者进行HR—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选择其中344例一项或两项结果异常者均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宫颈病变患者344例中HR-HPV检测阳性率为59.3%(204/344),宫颈癌患者的HR—HPV阳性率最高(6/6),其次为CIN[88.5%(139/157)],最低为宫颈炎症[32.6%(59/181)];CINI患者中HR—HPV阳性检出率为[81.7%(67/82)]明显高于宫颈炎症者[32.6%(59/181),x。=49.62,P〈0.0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增高,其HR-HP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x2=116.51,P〈0.01),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检测、LCT检测、HPV—LCT系列试验及HPV-LCT平行试验检测CIN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约登指数分别为95.0%、75.1%,5.0%、24.9%、0.701;88.9%、72.0%、11.1%、28.0%、0.609;97.5%、76.3%、2.5%、23.7%、0.738;100.0%、89.98%、0,10.1%、0.899。结论LCT-HPV平行检测能显著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筛查的效率,是筛查宫颈癌最佳方案,有利于早期宫颈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Fhit、Survivin在宫颈正常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SABC法检测Fhit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于术前采用HC-Ⅱ法检测HR-HPV感染情况.结果 Fhit和Survivin表达成负相关(P〈0.05).Fhit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和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Survivin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相关(P〈0.05).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和HR-HPV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而Fhi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以上两者成负相关(P〈0.05).结论 Fhit表达缺失发生在CIN期,Survivin则参与了宫颈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过程,并与HR-HPV感染导致的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120例因CIN行宫颈LEEP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前门诊的120例无宫颈手术且曾患宫颈炎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妊娠和分娩结局及围产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和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宫颈长度缩短、宫颈管宽度增加(P0.05)。结论宫颈LEEP可引起宫颈松弛,术后可增加孕妇早产、PPROM等不良妊娠和分娩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诊断延迟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诊断延迟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衢州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问收治的胃癌患者232例。分析其诊断延迟及影响因素。结果:胃癌患者的平均诊断延迟时间是3.6月(o.5月~36月),其中短期延迟119例,中期延迟57例,长期延迟5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28)、居住地(P=0.000)、文化程度(P=0.026)、症状多少(P=0.000)是影响胃癌患者诊断延迟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65岁以上、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既往无就医史、多发症状患者发生长期延迟的危险性高(P〈0.05)。结论:低文化程度、老年、既往无就医史等三类人群胃癌的诊断延迟情况较严重,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胃癌早期诊断的宣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ZNF217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ZNF217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ZNF217在6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18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组)、32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组)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的表达。结果①ZNF217蛋白主要表达于宫颈上皮细胞浆。正常宫颈组织、CINI、CINⅡ~Ⅲ及宫颈癌中的ZNF21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33.3%、50.0%、81.5%。宫颈癌组与正常宫颈组、CINI组与宫颈癌组、CINⅡ~Ⅲ组与宫颈癌组间ZNF217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18.755、12.874、7.762,均P〈0.01),而正常宫颈组与cINI组、与CINⅡ-Ⅲ组zNF217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x2值分别为0.320、1.299,均P〉0.05)。ZNF21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值分别为12.851、6.222,均P〈0.05),但与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x2值分别为0.009、6.675,均P〉0.05)。结论ZNF217高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16和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CIN诊断和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例慢性宫颈炎、16例低级别CIN和25例高级别CIN中P16和Ki-67的表达。结果P16在慢性宫颈炎中表达阴性或仅散在表达,低级别和高级别CIN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和80%,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Ki-67表达上移且阳性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在区分慢性宫颈炎和低级别CI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5%和100%,区分低级别CIN和高级别cI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75%。Ki-67在区分慢性宫颈炎和低级别CI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和90%,在区分低级别CIN和高级别CI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P16/Ki-67联合检测在区分宫颈慢性炎和低级别CIN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5%和90%,而在区分低级别CIN和高级别CIN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5%。结论P16和Ki-67联合检测可有助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和分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载量与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妇女两万余例,用杂交捕获Ⅱ(second-generation Hybrid Capture,HC-II)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选取3608例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送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以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宫颈癌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分析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2420例(67.07%),CINⅠ448例(12.42%)、CINⅡ376例(10.42%)、CINⅢ280例(7.76%)、宫颈癌84例(2.33%)。经秩和检验,5组间的HP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97,P<0.05);CINⅠ与宫颈炎、宫颈癌和CINⅡ的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HPV病毒载量均是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CINⅡ以上病变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而宫颈癌主要集中在中度级别病毒载量之间发病。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级别间HPV病毒载量有差别,HPV病毒载量可作为诊断CINⅡ以上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切术(EMR)联合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透明帽法对内镜下发现的食管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的43例患者进行EMR治疗,并在窄带内镜(NBI)或碘染观察下对残留可疑病灶进行APC的灭活。术后1个月、2个月、半年、1年应用NBI技术进行内镜下随访。结果:42例行成功EMR或分次黏膜剥切术(EMRC);1例患者因病灶行黏膜下注射时无法隆起,转外科手术;并发术中出血2例,均成功内镜下止血;2例食管狭窄,行内镜下扩张治疗;无一例出现穿孔。术后病理检查,9例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1例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示原位癌,1例示食管癌侵及黏膜下层。1例患者切除病灶病理示食管癌侵及黏膜下层而再行外科手术;随访1例患者2个月胃镜复查活检示中度不典型增生,再行内镜下APC治疗;1例患者半年胃镜复查活检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再次行内镜下EMR;余40例患者随访至今,最长已5年未出现复发。结论:EMR联合APC是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组织浸润和转移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及胃良性病变中E-cadherin和MMP2表达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低于胃部良性病变,在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浸润组的表达低于无浸润组的表达(P<0.05),在胃癌低分化组的表达低于高中分化组(P<0.05)。MMP2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胃部良性病变,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浸润组的表达高于无浸润组的表达(P<0.05),在胃癌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同时,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中存在E-cadherin下调和MMP2上调且两者具有相关性,两者的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胃排空障碍(胃瘫)的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将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瘫的30例患者设为胃瘫组,与同期随机选取的食管癌术后未发生胃瘫的60例患者进行比较,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术前伴有糖尿病、颈部吻合和术时>3h是并发胃瘫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高龄、术前伴有糖尿病、颈部吻合和手术时间长是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的高危因素。对于机械性胃瘫需及时手术治疗,而功能性胃瘫经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20.
张效农  申钧  陈鹏 《现代保健》2011,(28):13-15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2000年2月~2008年10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163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0.9%(34/16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Fuhrman核分级和贫血与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是RCC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及随访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