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那天休息,在家待着没事儿,我太太问我今天吃什么,我说咱们买一只整鸡吃吧。我太太说:“鸡有什么可吃的?谁现在还买一只整鸡来吃啊。”“哎。咱们今天就新鲜新鲜,咱老两口做一只鸡吃。”“怎么做啊?”我说:“你就跟着我走吧!”  相似文献   

2.
正网站读者YOYO留言说院婆婆特别喜欢吃红薯,以往每年冬天家里都要买很多红薯,煮红薯粥、蒸红薯、炸红薯丸子噎噎婆婆每天变着花样做,我和老公去年还特意给她买了一个电烤炉让她烤红薯。今年婆婆不幸查出糖尿病,还能吃红薯吗?  相似文献   

3.
陈大超 《家庭保健》2012,(16):87-87
她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吃了很多药,总是刚开始的时候有效,后来就渐渐失效。于是,她找到我。 我思忖着说:“你去旅游吧,参加最便宜的团。先去三亚,再去西北大漠。”  相似文献   

4.
丈夫羽去国外出差两个多月,这几天就要回国了。我琢磨着做一些他喜欢吃的家常菜——他说出差这段时间很忙,也吃不惯那些没烤熟的牛排。临下班时,我收到羽的短信:“我发了个邮件给你,打开看看。”难道有什么惊喜?我打开邮箱,一个硕大的标题把我惊得倒抽一口冷气:“是时候说再见了。”不会是开玩笑吧,羽怎么会平白无故说这种话?  相似文献   

5.
一位林女士来信说,我是一位独居的老人,儿女都在外面住,他们回来的时候就会做很多菜,常常吃不完,我就冷藏起来,第二天拿出来热了吃,甚至好几天都吃不完,有次吃了冰箱里的食品吃坏了肚子,我挺奇怪,放在冰箱怎么还坏了呢?我想问问经常吃冷藏食物对健康是否有害?  相似文献   

6.
冯烈 《家庭医生》2010,(9):43-43
曹潇潇在知道自己被确诊为甲亢的时候感叹:“怪不得老公最近老说我吃了火药!”其实,她的病情在半年前就有端倪了:经常失眠,总是控制不住地焦虑,动不动就发火;吃得比以前多,却常常感觉很疲倦,容易出汗;月经量越来越少。是她一个做护士的表妹发现了她甲状腺有点肿大,建议她来内分泌科就诊的。  相似文献   

7.
孟月  朱云 《大众健康》2014,(3):91-91
八岁的时候,母亲将一小盆衣服放任我的面前,说:“把自己的衣服洗了,以后,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十岁的时候,母亲让我学昔煮面。她说:“以后,家里没人的时候,你自己要学着做东西吃,几事不可全都指望火人。”  相似文献   

8.
很多时候,汹涌的欲望,就如同台风,看似席卷一切,但却来去匆匆。天气预报说,晚上台风会登陆这座城市。早上起来,苏清将阳台上的两盆花搬了进来。骆时说:“今天有台风,晚上我去接你下班。”苏清恍惚地说:“嗯,台风?不用,不用。我下班早。”  相似文献   

9.
尚高 《家庭医学》2006,(14):55-56
谈起生姜,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我们在做饭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这味调料,也了解生姜食用价值。其实生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药食同源”典型的例子。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开药方”说的就是生姜的药用价值。关于生姜的药用价值有很多传说。  相似文献   

10.
小区门口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卖菜老人。天冷了,他在冷风中瑟缩着,风吹动了他灰白的头发,看上去很沧桑。每天傍晚,邻居张姐都去他那里买菜。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常常和张姐一同上电梯。连续好几天,她都买了很多的菜。我好奇地问:“每天买这么多菜,吃得了吗?”她笑笑说:“我是为了让卖菜的老人早点回家,吃不了给别人分分就行了。”我听了心里暖融融的,真是个好心人。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医生》2012,(3):38-39
柯大夫:我们家里人都有这样的习惯:稍有感冒的先兆(如咽喉痛、开始流鼻涕等),就会预防性地吃点维c银翘片,有时还挺管用的。但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说,“并非所有感冒都适宜吃维C银翘片”,是真的吗?那什么时候吃才对呢?  相似文献   

12.
寿宴菜趣     
老伴六十大寿,女婿说要到酒家好好庆贺一番。老伴坚决反对,我也不赞成。老伴说:“到外面吃席无非是山珍海味,还不如家常菜实惠可口。你们吃了几十年我做的菜,只希望你们也每人为我做一道菜。只是这些菜都要有同我相关的名称,而且要做得越自然越好。那天正好是周末,就看你们的手艺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先生: 我平时特喜欢吃过成的食物,吃淡一点就觉得没味道,弄得老公和孩子天天说我在“吃盐”。就这样,我还愈来愈感觉不“过瘾”。最近,一位朋友来访,说吃太成的食物容易得胃癌。我不明白,吃成食容易得高血压,但得胃癌却令人不解。另外,为什么我的口味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4.
《健康生活》2012,(8):19-19
康医生:我妻患慢性胆囊炎后,经常都在吃清热药,吃得脸都青黄了。我说,这样吃下去不行。她说,“热重”就要清热。请问,我们体内究竟有多少“热”?  相似文献   

15.
情景回放 1 贝贝今年3岁了,总是不吃青菜,却特别爱吃巧克力.刚开始的时候,奶奶总是会夹着青菜哄着贝贝吃,有的时候甚至会追在贝贝身后,但她依旧不爱吃青菜. 贝贝妈在一次吃饭的时候爆发了:”贝贝,如果你今天不吃青菜,就什么都不许吃.” 奶奶实在是心疼贝贝,就说:“贝贝妈,也不用这么吓唬宝宝呀,不吃就不吃吧.“贝贝妈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惩罚贝贝,结果奶奶的这番话让贝贝顿时有了后援,贝贝的脸上写着“奶奶都说了我可以不吃”. 贝贝妈一下子就发起火来,说:”妈,您能不能不要添乱?” 奶奶说:”宝宝这么小,干吗总要求这么多,她不想吃你就不要逼她吃嘛,这怎么是我添乱呢?你这么说我就不爱听了.“ 饭桌上的氛围顿时尴尬起来,贝贝妈继续说:”贝贝,我说话你听见了没有,今天你不吃青菜,就不要吃饭,什么都不许吃.”贝贝听到这儿就大哭起来,奶奶见状赶忙抱起贝贝回房间去了.  相似文献   

16.
张帮俊 《药物与人》2010,(10):76-76
我家有个习惯,面食一律不买.自己做吃。自从我嫁进婆家门,婆婆全权承担起“教育”我的责任.要求我学做面食。 从没沾过面的我,要想学会做各种面食,谈何容易。我从最初的和发面学起。婆婆说和面有”三光”原则。所谓”三光”也就是盆光、面光、手光。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家乡四川,有句俗话叫做:“三月樱桃红不久”。说的是樱桃红的时候时间很短,是典型的季节性水果。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喜欢吃樱桃的人,每到樱桃红的季节,只要看到街上有红水晶般的樱桃,总是忍不住要去买些来吃,其色泽之艳美,其香之浓馥,其味之甜酸、爽口,  相似文献   

18.
刘增宝 《家庭医生》2011,(24):35-35
按照“生女要富养”的老话,我对女儿诸事大包大揽,什么事都亲自操心,从不敢轻易放手让她自己去做。孩子小的时候,一摔跤,我赶紧抱起来,连声说“摔哪了”,“来,让妈妈抱抱”;孩子上幼儿园,我一万个不放心,吃不好怎么办,幼儿园老师照顾不好怎么办;孩子之间有了争执,我第一个冲出来为她“主持公道”……  相似文献   

19.
《健康大视野》2013,(23):12-13
“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梦想将来有很多钱”……近日,湖北省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翻阅学生毕业留言册后,直言“目瞪口呆”,留言中那些庸俗、功利的价值判断让他担忧。  相似文献   

20.
羡慕     
有这么一则寓言: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受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