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I汀)艾滋病患者脂肪营养不良(LD)情况,探 讨影响LD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2012年5月对261名正在接受ART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 查,收集人口学、体格测量以及ART相关I临床资料,并评估身体外周部位和中心部位的脂肪变 化。结果261名艾滋病患者中147名出现LD,检出率为56.3%。LD组与非脂肪营养不I曼(NLD) 组在年龄、性别、睡眠质量、体重以及治疗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LD的风险是男性的1.894倍(95%CI:1.075—3.338);治疗时间每增加1年, 患LD风险增加1.448倍(95%CI:1.267~1.654);睡眠质量越差的患者越容易发生LD,睡眠质量很 差者患LD的风险是很好者的11.901倍(95%c,:2.701~52.441)。结论LD在接受ART的艾滋病 患者中较常见,性别、治疗时间以及睡眠质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云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确证为HIV阳性后的高危行为等情况,探讨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德宏州芒市,瑞丽市和陇川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在2012年5月15日~6月14日期间接受随访的〉18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people who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共调查303人,有效问卷300份。结果25.7%的调查对象在确证HIV阳性后发生过无保护的高危行为,其高危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重度耻辱和在婚,重度耻辱感(OR=1.89,95%CI:1.09~3.27),在婚(OR=2.99,95%CI:1.43—6.26)均为危险因素,另外在访谈中还发现高危行为的发生与静脉注射吸毒人员缺乏清洁针具,部分女性PLWHA患者因生活困难而从事商业性行为等因素有关。结论PLWHA患者的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重度耻辱感和在婚,同时还与缺乏清洁针具和生活困难等因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强PL—WHA患者的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PLWHA患者的干预,降低其耻辱感,减少其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安徽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部分市及县区重点乡镇的801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进行横断面研究.在现有信息收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4.5±10.9)岁;177人(22.1%)来自南部地区,中部地区155人(19.4%),北部地区469人(58.6%);现有资料中,经既往有偿单采血浆感染389人(48.6%),经性传播感染361人(45.1%),经其他途径感染51人(6.4%).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均有P<0.05).最近1次随访有副反应(OR=5.062)、年龄大(≥50岁,OR=5.782)和最近1次随访WHO分期高(Ⅲ期及以上,OR=2.163)是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而个人年收入高(≥5000元,OR=0.381)、饮酒(OR=0.452)和社会支持得分高(OR=0.507)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安徽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与一般人群相比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年龄较大、有副反应和WHO分期高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了解遵义市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分布和生活情况,为制定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定义,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遵义市未满18岁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进行基本情况和生活状况调查.结果 遵义市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共336例,301例参与调查,其中男童175例(58.1%),女童126例(41.9%),最大年龄18岁,最小年龄0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257例(85.4%).仅20.9%和45.2%儿童的营养和衣服等基本需求有保障,56.3%的儿童对目前的生活满意.结论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缺乏保障,生活满意度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患者家属的感染状态、生活质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云南省德宏州302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的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基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状况、照顾患病家人的负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在302名家庭成员中有117人同样为HIV感染者,其中72人也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与生理评分正相关的因素包括更好的经济状况、更轻的照顾负担、HIV阴性以及家中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评分正相关的因素包括更好的经济状况、更多的情感支持、更轻的照顾负担以及家中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结论为了全面提高感染者和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我国的抗病毒治疗工作需要整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服务。在设计、实施感染者关怀和支持项目时,服务的方式和服务的内容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体脂肪的代谢情况。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99例经HAART治疗的AIDS患者进行体成分定量测定,用偏相关分析了解总体脂肪量与各部位脂肪量的关系,通过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对脂肪量进行预测。结果男女患者的总脂肪量、皮下、躯干和四肢脂肪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AIDS患者的总脂肪量与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及右上肢脂肪量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脂肪量与皮下脂肪量、内脏脂肪量及体重关系密切。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广西AIDS患者体脂肪的基线资料,可为开展AIDS病人脂代谢的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生活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儿科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评价安徽省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简称艾滋病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安徽省所有艾滋病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艾滋病儿童60人,平均年龄(10.23±3.25)岁;男性32人(53.3%);艾滋病病人48人(80.0%)。大多数艾滋病儿童认为自己的身体较好或一般,近四成的孩子在最近两周内生过病,两周患病率为38.3%。艾滋病儿童的生理、情感、社会和角色功能的得分分别是75.2、85.0、77.6和70.8分;后三项构成心理领域,平均为78.5分;生活质量总平均为77.8分。与一般儿童相比,除情感功能外,艾滋病儿童在各方面得分均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儿童艾滋病病人相比,生理功能上两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方面、整个心理领域以及总体得分等指标上,两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儿童生理功能同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的身体状况有关联关系;社会功能与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的身体状况有关联关系;心理领域同家庭经济状况有关联关系;生活质量总分同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的身体状况有关联关系。结论安徽省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亟需干预措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cience research solutions,SSRS)对选定人群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调查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得分均低于一般人群(均有P〈0.05)。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典型相关关系(F=7.48,P〈0.001)。反映生活质量的第一典型变量V1主要由心理健康和情绪角色限制决定;反映社会支持的第一典型变量W1主要由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决定。结论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差,社会支持水平低。病人获得的主观支持越多或对支持的利用度越高,则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越少或越低,则由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越大。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现状及质量需求,为他们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某艾滋病高发县60名OVC作为研究对象,选择60名当地一般儿童作为参照组,利用《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自制《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家庭防护常识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OVC组与一般儿童组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家庭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VC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总分偏低。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相较于一般儿童面OVC生活质量偏低,满意度偏低;应加强对OVC的心理支持,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虹  陈磊  常春 《疾病控制杂志》2007,11(4):333-335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1.6%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性行为中51.2%的人未使用安全套;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以及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认知影响校外青少年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F)中文版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和HIV感染有关特征。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大领域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质量4大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4.04±1.87)分、心理领域(12.48±1.88)分、社会关系领域(12.78±2.25)分、环境领域(11.87±2.00)分。配偶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本人的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越高;静脉注射途径在各领域中得分最低。结论应加强年轻患者、抗病毒治疗患者和静脉注射感染者的心理健康辅导,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以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湖北省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咨询就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山西省农村地区HIV感染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MOS-HIV量表调查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95例HIV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45.6±8.2)岁,其中男性119例(61.0%),女性76例(39.0%);大多已婚(77.9%);83.0%的患者系通过既往采供血途径感染HIV;在心理健康总评分,总体健康感受、精力/疲劳、生活质量、心理功能和健康转变5个维度,男性评分高于女性;在生理健康总评分,躯体功能和疼痛2个维度,低年龄组评分高;在总体健康感受、生活质量、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角色功能5个维度,收入高组评分高。结论重点关注女性、老年、收入较低HIV感染者生活质量,将有助于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Reduce the number of HIV/AIDS-Targeted Quality of Life (HAT-QoL) items, assess psychometric performance of the shortened HAT-QoL, and compare psychometric performance of HAT-QoL to that of Medical Outcomes study HIV Health Survey (MOS-HIV). Design/Subjects: Convenience sample of 215 cross-sectionally studied seropositive individuals. Methods: Subjects completed the HAT-QoL, MOS-HIV, and sociodemographic and disease-specific questions. HAT-QoL and MOS-HIV responses were entered, separately, into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Results from PCA,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correlation assessments were used to aid the item removal process. Dimension characteristics (e.g., score distributions, internal consistency, scaling success rates, intercorrelations, construct validity) were evaluated. Results: PCA of subjects' (80% male; 45% white; 62% gay/bisexual) responses revealed nine previously identified HAT-QoL dimensions. The measure was shortened by removing 12 items. Two HAT-QoL dimensions (HIV mastery and provider trust) had ceiling effects. All 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s were >0.80, except those for sexual function (0.57) and medication concerns (0.57). HAT-QoL scaling success rates were >90% for 7 of 9 dimensions, and a majority of dimensions showed minimal to low intercorrelations. Validity assessments indicated consistent, expected relationships (p0.05) for all dimensions except the medication concerns and provider trust dimensions. PCA indicated five MOS-HIV factors. Six of the 11 previously defined MOS-HIV dimensions – physical, role, soci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 pain, and health transition – had substantial ceiling effects. MOS-HIV scaling success rates were >90% for only 2 out of 8 evaluable dimensions; three dimensions had very low (40–73%) scaling success rates. Most MOS-HIV dimensions were moderately-to-highly intercorrelated. Validity assessments indicated consistent, expected relationships for all MOS-HIV dimensions. Conclusions: Six dimensions of the shortened HAT-QoL instrument (overall function, disclosure worries, health worries, financial worries, HIV mastery, and life satisfaction) exhibited goo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including limited ceiling effects, low dimension intercorrelations, high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evidence for construct validity. All multi-item MOS-HIV dimensions had high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all dimensions revealed consistent evidence for construct validit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Feifel等编制的医学应对问卷、肖水源等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编制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5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生存质量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以及情感职能方面的得分低于常模,在精力方面的得分高于常模;社会支持与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呈明显正相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回避应对方式与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水平;面对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呈正相关;屈服应对方式与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和精神健康呈负相关。结论应该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鼓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采用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更好的生活下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安徽省皖北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法选取皖北10个县(市、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使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医疗结局健康调查表简体中文版进行面对面匿名调查,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评价其生存质量。结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理健康总分为(48.29±8.73)分,心理健康总分为(46.67±8.45)分。他(她)们的总体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肌体疼痛、心理健康、活力6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均有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年收入分别与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及不同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文化程度和收入与他(她)们的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及躯体健康、认知功能、肌体疼痛、心理健康、活力均呈正相关,而打短工与他(她)们的角色功能、肌体疼痛均呈负相关。结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存质量低于常人,其受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年收入等多因素影响,今后可通过提高他(她)们的文化程度和收入以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