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社区经常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随访情况。方法通过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软件,收集患者就诊基线及1年内随诊资料。结果共收集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3375例。基线血压控制率为63.5%,66.9%随访6个月以上。基线血压、第3、6个月血压控制率分别为61.8%,62,4%和61.6%,血压控制率没有统计学意义(x^2=0.16,P=0.69)。基线血压控制良好者3、6个月随访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2.9%和72.1%,血压控制率没有统计学意义(x^2=0,26,P=0.61)。基线、3、6个月血压均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控制不良者相比,服药比例分别为96.2%和97.7%,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3.58,P=0.06);体育锻炼、限盐、控制体重对提高控制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经常到社区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高,糖尿病、收缩压控制不良是影响血压控制率的重要因素。体育锻炼、限盐、控制体重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率。血压控制良好者可3—6个月随访1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604例入院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医疗管理部门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5所三甲医院入院患者中的60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并通过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9.4%、86.6%和25.5%.控制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管理血压自信心与控制率有关(均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对入院高血压患者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管理血压的自信心并跟踪其遵医行为,以控制其血压、保护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社区随访干预效果。方法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卡子湾街道办事处育林社区确诊的219例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对参加全程相关生理指标检测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生理指标评价。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治疗率、显效、有效控制率分别提高了19.97%,29.74%,36.54%;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的血压值分别下降了7.56 mm Hg(1 mm Hg=0.133 kPa)和4.92 mm Hg;运动参与率、膳食清淡率分别提高了26.02%和19.26%,(P0.01或P0.05);吸烟率、饮酒率均有所下降,但仅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盐勺使用率为72.82%(P0.01),每日食盐量6 g者占96.67%;100例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后平均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但仅平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社区随访干预效果明显,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不同社区随访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为探寻新的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杭州市余杭区抽取的2 18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社区随访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行为改变的影响。结果 余杭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总体服药依从率和总体行为改变率分别为73.07%、54.78%和43.80%;单独式随访模式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70.00%,低于集体式随访模式的82.93%(χ2=253.621,P<0.001);单独式随访模式高血压患者总体行为改变率为45.98%,高于集体式随访模式的36.80%(χ2=9.370,P<0.05);单独式和集体式11种随访模式比较,医生上门+定期集中模式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最高(99.67%),医生上门+病人到门诊模式高血压患者服药从率最高(88.24%),电话随访模式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率最高(67.15%)。结论 集体式随访模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而单独式随访模式更有利于患者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慢性病致死率占全国死亡人数的80%左右,而其中有1/3左右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的最直接的首要的致病因素之一[1],它迄今仍是心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对慢性病的防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1999年起我们在博兴县城乡3个干预区约3万人口,对普查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现将2002年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18~5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为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6—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参加健康检查的614名常住居民的血压情况、BMI、家族史、吸烟史、饮食情况等进行分析,对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进行X^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614人,其中男性456人,女性158人。高血压患者120人,患病率为19.5%。其中年龄34~50岁、BMI≥124、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感觉工作生活有压力、饮食偏成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9.8%(62/208)、29.5%(31/105)、42.4%(25/59)、25.6%(73/285)、42.3%(52/123)、32.3%(31/96)、32.9%(53/161)。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年龄、家族史、饮食、饮酒、压力,其OR值分别为1.602、3.866、2.057、3.524、2.277。结论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34—50岁、有高血压家族史、感觉工作生活有压力者及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是患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因此在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干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刻不容缓,定期开展社区居民高血压筛查工作,对减缓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男男性行为者(MSM)等特殊人群中,开展队列研究是探讨干预措施、防治危险性行为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但是在针对该人群做队列研究时,如何招募研究对象和队列维持面临重要挑战.此文对在队列研究中影响MSM人群随访率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3年1~12月首次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患有高血压、而无其他慢性疾病的148名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随访组,两组均建立高血压健康档案,对照组仅在我门诊部进行健康指导,定期到门诊部复诊,随访组在对照组随访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医护人员入户随访。1年后将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相关知识知晓、服药依从性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血压控制、相关知识知晓、服药依从性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等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家庭随访可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督促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常规随访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纳入上海市及周边4个乡镇的17个社区的1511例年龄≥35岁的高血压患者。结果大约50%的患者每年到社区卫生中心就诊≥4次。血压水平和血压控制的改善与门诊随访次数相关。在调整了混杂因素之后,门诊随访次数与血压水平和血压控制的改善相关。对于4~6次/年、7~12次/年以及>12次/年的门诊随访次数,优势比(odds ratios,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628(1.141,2.322)、1.472(1.008,2.271)以及1.790(1.154,2.778)。抗高血压药物依从性与门诊随访次数呈显著正相关(OR=1.747,95%CI:1.484,2.056)。结论增加门诊随访频率有利于改善血压水平和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1 0名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和干预。结果高血压的控制和服药依从性明显好转。结论通过社区规范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和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控制状况,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为寻求针对性的高血压病强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抽中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管理的30~70岁的2675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查.结果 无锡市社区管理的30~70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达标率为35.6%,其中城市43.1%,农村2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每周体育锻炼时间≥120 min、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得分高等为血压控制达标的有利因素;而每日食油量多、高血压病程长、空腹血糖和总胆固醇水平高为血压控制达标的不利因素.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病规范化管理显著提高了血压控制达标率,社区医护人员在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过程中应重视对饮食、运动指导、降脂以及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以家庭为基础服务为依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模式探索项目对随访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项目实施前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在13个项目县分别对接受随访服务的约211例感染者和病人和100名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艾滋病及随访服务的认识、态度、危险行为和接受随访服务情况等.结果 项目实施后感染者和病人获得随访的比例显著提高,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由51.66%增至61.61%,获得免费安全套的比例由66.35%增至79.15%,民政救助由18.48%增至27.96%,最近6个月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75.00%升至86.96%;家属知晓感染者和病人感染状况后变得更加关心的比例由29.38%增至40.57%,觉得与感染者和病人一起生活没有不方便的比例由60.22%增至84.54%,最近6个月家属与感染者和病人发生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40.00%升至71.79%,对随访服务的认可度显著提高.x2检验后P值均小于0.05.结论 以家庭为基础服务为依托的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模式可提高随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柳州市市区≥50 岁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以及相关行为,为开展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与基础。方法 对柳州市柳南区和柳北区招募的1 176名≥50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全部数据采用Epi Data 3.1软件双人录入,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应该如何治疗和高血压治疗应考虑哪些因素认知不足。仍有7.3%患者吸烟,18.6%饮食习惯偏咸,12.4%过去一年没有进行户外锻炼;近一半高血压患者存在头晕、视力模糊等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者中,57.3%的患者不能遵医嘱规律服药,≥65岁的老人和<65岁人群在治疗后血压能够得以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P=0.021);患者对高血压管理主要采用医院检查和社区随诊,在管理模式上,更多人倾向于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结论 针对柳州市高血压患者在疾病认知、生活方式、用药情况等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管理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农村人群尿酸( uric acid,UA)水平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徐舍镇5个村40岁以上农村居民2 4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等相关信息,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检测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 (1)实际参与调查人数为1 899人,应答率为79.13%,收集有效问卷1 897份,有效率为99.89%;高血压患者中服用降压药者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未服用降压药者(均有P<0.05).(2)相关分析显示,尿酸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但校正年龄、性别、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体质指数后进行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尿酸与SBP、DBP间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3)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之间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者与尿酸水平正常者之间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服用降压药与尿酸升高有关,排除降压药物影响并校正混杂因素后,尿酸水平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15.
《Preventive medicine》1985,14(3):312-335
Analyses of 5-year mortality data from the Hypertension Detection and Follow-up Program (HDFP) were performed with stratification according to several baseline traits. The HDFP participants were 10,940 white and black men and women ages 30–69 at baseline who were randomized to either stepped-care (SC) or referred-care (RC) groups. All-causes mortality rates were lower for the SC than the RC group, both overall and for the 90–104 mm Hg stratum, for both cigarette smokers and nonsmokers, and for persons with and without hypercholesterolemia, hyperglycemia, diagnosed diabetes, hyperuricemia, or rapid pulse rate. The SC group also fared better than RC for all strata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an apparent trend toward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degree of benefit. Several of the traits—cigarette smoking, fasting hyperglycemia, and hyperuricemia—we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5-year mortality rates in both SC and RC participants, in bot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and a significant U-shaped relationship was recorded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mortality for both SC and RC group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broad benefit of vigorous antihypertensive stepped-care treatment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 other major risk factors. They also underscore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person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to control not only their hypertension but also other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impact on long-term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6.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in reduc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hypertensi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Hypertension Detection and Follow-up Program is studying 11,237 hypertensives aged 30 to 69 years in 14 U.S. communities. Half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Program clinics (Stepped Care) and half to their usual sources of care (Referred Care). The Program will follow both groups for 5 years. After 1 year, 80.4% of the participants receiving Stepped Care remained in active therapy, and 76.9% of these attained specified blood pressure goals: 39% with diuretics alone and 24% with diuretics plus single antiadrenergic agents.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ments over the year for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hypertensives were 13.4, 22.3, and 33.8 mm Hg, respectively, and were greater in the Stepped Care group than in the Referred Care group. These rates of particip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chieved with simple therapy plus vigorous follow-up have encouraging implications for community programs and for clinician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南京市酒后驾驶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路边随机拦截呼气酒精测试并回答问卷的方法,了解南京市驾驶人酒后驾驶率及相关行为特征,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南京市酒后驾驶(血液酒精浓度>0 mg/100 ml)率为1.9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摩托车、外地车、不系安全带(不戴头盔)、驾车外出用餐、晚上和凌晨与酒后驾驶率呈正相关,OR (95%CI)分别为11.994(6.463~22.295)、3.197(1.782~5.737)、2.712(1.745~4.216)、14.045(7.862 ~25.090)、23.282(3.149~172.125)、43.988(5.829~331.941);女性、工作日、非餐饮集中地区与酒后驾驶率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144(0.035 ~0.596)、0.570 (0.353~0.920)、0.500(0.302 ~0.8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结论 南京市酒后驾驶率较低,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连云港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现状,为该地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赣榆和东海两县农村社区抽取年龄在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19 668人,高血压知晓率71.8%,服药率44.0%,控制率2.7%。女性知晓率、服药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间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知晓率和服药率及男性服药率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男女知晓率和服药率均随教育程度升高而升高;生活水平好的人群知晓率和服药率均高于生活差者;控制率在不同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云港农村社区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较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