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真菌性角膜炎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对37例(37只眼)经门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眼同时行角膜组织刮片、角膜真菌培养、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并观察菌丝和孢子的检出情况. 结果:真菌性角膜炎组织学表现为上皮细胞缺损、神经结构破坏、基质层结构紊乱和透光度降低,菌丝表现为角膜病灶在较暗的背景中折光很强,呈明亮、杂乱无章、相互交错的线状或短棒状结构,走形类似神经组织,但较其弯曲度明显增大.病灶处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所有受检眼角膜刮片、真菌培养、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48.7%、62.2%和78.4%;16例检查前未进行抗真菌治疗的患眼的阳性率分别为75.0%、87.5%和100%;21例检查前已行抗真菌治疗患眼的阳性率分别为28.6%、42.9%和61.9%. 结论: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检出具有及时、无创和高阳性率的特点,可作为真菌性角膜炎诊断的一种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刮片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2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角膜炎患者73例(73只眼),分别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和角膜刮片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73只眼中,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者43例,其中,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阳性30眼,检出率为69.77%;角膜刮片检查阳性20眼,实验室检出率为46.51%,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具有非侵入性的优势,可以帮助确定受累深度,将角膜刮片检查与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相结合,对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兔曲霉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建立及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蕊  吴洁  马吉献  朱秀萍  刘先宁  尹琳  程燕 《医学争鸣》2006,27(21):1925-1928
目的:建立有色实验兔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角膜共焦显微镜进行早期诊断. 方法:应用内皮面作"#"形划痕的角膜植片,用10-0尼龙缝线将其固定于受体角膜上,将曲霉菌混悬液注入植片与植床间,建立模型. 并在接种后第3,7,10,15日作裂隙灯、角膜刮片、角膜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及培养. 结果:兔眼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并经角膜刮片、角膜共焦显微镜、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检查及培养证实. 共焦显微镜检查早期(接种3 d)见较直、短、分支比较少的高反光的菌丝及孢子,菌丝以斜行、垂直生长方式为主,伴有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 中期(接种7,10 d)共焦显微镜检查除可见高反光的菌丝外还可见大量的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后期(接种15 d)在角膜刮片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均未见明显真菌菌丝时,共焦显微镜检查仍可在基质深层见到少量稀疏分布、短小的真菌菌丝. 结论:应用角膜植片成功建立兔曲霉菌性角膜炎模型,共焦显微镜为曲霉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角膜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优势。方法门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32例均行病灶角膜组织刮片、真菌培养及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比较结果。结杲32例角膜炎患者,共焦显微镜检查检出率为94.3%;刮片查到茼丝或孢子,检出率为42.8%;真菌培养发现真菌菌落,检出率为54.3%,共焦显微镜检出率明显高于刮片及真菌培养。结论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中,角膜共焦显微镜具有操作简便,检查快捷,可在活体直接进行检查,可重复性高,扫描结果可直接同步显示到电脑屏幕,图像清晰,直观、无创等优势,对临床诊治真菌性角膜炎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姜丽丽  王勇  史春生  詹邶  李晶 《安徽医学》2018,39(6):659-661
目的 探讨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1例(21只眼),分别行角膜刮片实验室镜检和共焦显微镜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阳性率.结果 21例(21只眼)患者中,实验室检查与共焦显微镜检查双阳性患者11例(52.38%),单共焦显微镜阳性患者7例(33.33%),单实验室检查阳性患者1例(4.76%).共焦显微镜检出率为85.71%,实验室检出率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8例(38.10%)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好转13例(61.90%).4例(19.05%)患者在症状体征阴性时,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仍可见基质层菌丝残留.结论 共焦显微镜检查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率,并可根据共焦显微镜实时检查结果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真菌性角膜炎的诊疗方法 ,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真菌性角膜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和病原学分析 ,行角膜溃疡刮片 ,Giemsa染液染色 ,高倍显微镜下查找真菌菌丝及孢子 ,同时进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 48例角膜炎患者全部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其中植物外伤导致的23例(占47.9%)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继发者6例(占12.5%) ,配戴角膜接触镜继发者8例(占16.7%) ,应用免疫抑制剂继发者2例(占4.1%) ,其他9例(占18.7%).48例患者中好转和痊愈42例(治愈率87.5%) ,其中14例进行病灶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及羊膜移植术 ,4例介绍到上级医院行角膜移植术 ,病情控制 ,恢复了部分有用视力 ,3例感染严重已形成全眼球炎患者采取内容物剜除术.结论 防止植物性眼外伤 ,改善配戴隐形眼镜人群用眼卫生 ,提高基层眼科医师专业水平 ,避免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滥用 ,对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检查真菌性角膜炎及治疗转归的图像特点,探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38例(38眼)患者在治疗前同时行角膜刮片、角膜真菌培养及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两性霉素B滴眼液及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在治疗后7、14、21 d和停药后7 d再次行角膜显微镜检查,观察局部菌丝密度及炎性细胞密度,以此判断治疗效果,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治愈后继续随访1个月以观察有无真菌复发。 结果 共焦显微镜在34例患者中查找到菌丝,阳性率达到89.47%,真菌菌丝主要表现为高折光性的丝状物,有分支。显微镜下符合镰刀菌属特点(分支夹角多为90°)的有14例(41.18%);符合霉菌属特点(分支夹角一般为45°)的有10例(29.41%);符合酵母菌特点(表现为瘦长粒状)的有2例(5.88%)。经治疗后31例治愈,治愈率为81.58%,7例好转,无恶化及复发患者,平均病程19 d。经治疗后共焦角膜显微镜可及时观察到病灶中菌丝及炎性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治愈后完全消失。 结论 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菌种的初步鉴别及动态随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杜蕊  吴洁  马吉献  朱秀萍  刘先宁  程燕  阎艳 《医学争鸣》2009,30(23):2782-2784
目的:探讨共焦显微镜与组织病理检查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色实验兔24只建立曲霉菌性角膜炎的模型,分别在接种后的第3,7,10,15日行角膜共焦显微镜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曲霉菌接种后的第3,7,10日角膜共焦显微镜与组织病理切片(HE,PAS染色)检查均可见曲霉菌菌丝及孢子,呈垂直、斜形生长,周围伴有较多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第15日角膜共焦显微镜可见到少量稀疏分布、短小的真菌菌丝,组织病理切片未见明显菌丝生长.结论:角膜共焦显微镜与组织病理对曲霉菌菌丝、孢子及生长方式的检测一致.角膜共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查方法,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用药、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采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早期诊断该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均进行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组织涂片法与真菌培养法诊断,对比分析使用三种方法检测真菌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真菌的检出率情况对比,使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检测率最高,共检测出40例菌丝,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于早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真菌检出率,方法 具有快速、无创伤且有效等优点,对早期治疗与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疾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 方法 对23例23只眼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行共焦显微镜检查,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用药后每周对患者检查,观察临床体征并记录病灶中央浸润区、周边上、下、鼻及颞侧4个位点菌丝密度及炎症细胞数量变化,调整临床用药. 结果 23例患者从开始治疗至上皮完全愈合、角膜瘢痕形成,平均时间48 d.其中13例患者上皮愈合、角膜瘢痕形成后仍可见菌丝,这部分患者从角膜全部瘢痕化至共焦显微镜检查未查到菌丝的平均时间22 d. 结论 激光共焦显微镜叮以对角膜进行无创的、实时的、活体的检查,具有高清晰的图像,能准确地判断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调整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求早期、快速和准确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实验室方法.方法:对58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刮片进行涂片镜检,同一涂片先行KOH湿片镜检,然后行Calcofluor White(CFW)荧光染色镜检.以真菌培养阳性为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金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一涂片KOH湿片阳性率为81.0%(47/58),而CFW荧光染色阳性率为96.6%(56/58).2者共阳性47例.共阴性2例,CFW荧光染色阳性率高于KOH湿片镜检法(χ2=7.11,P<0.001).结论:角膜刮片CFW荧光染色镜检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优于KOH湿片镜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刮片镜检法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方法:对临床拟诊为角膜溃疡的患者行角膜刮片镜检,眼部局麻后,用10号圆刀片刮取适量溃疡和基底组织,制成玻片后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真菌和菌丝即可确诊。结果:34例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角膜刮片镜检阳性占73.25%。结论:角膜刮片镜检法是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快速、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高倍显微镜诊断系统在角膜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9例怀疑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分别采用氢氧化钾湿片法和超高倍显微镜诊断系统判断是否为真菌感染,比较两种方法的真菌菌丝检出率。结果氢氧化钾湿片法检出真菌菌丝85例(44.97%),超高倍显微镜诊断系统检出真菌菌丝或孢子186例(98.41%),两种方法检出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高倍显微镜诊断系统对角膜真菌感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氢氧化钾湿片法的检出率,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KOH湿片镜检法在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应用效果,探讨早期、快速、准确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KOH湿片镜检,以真菌培养阳性为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金标准,观察图像特点,比较诊断结果。结果:168份真菌性角膜炎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158份,阴性10份。激光共焦检出阳性148例,阴性8例;KOH湿片镜检检出阳性121例,阴性7例。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均明显高于KOH湿片镜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焦镜下显示,不同菌丝长度、直径、荧光含量、菌丝密度、炎性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丝密度与炎性细胞密度呈负相关性。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能够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水平,KOH作为辅助检测方法对提高准确诊断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8年2月~1999年9月,用氟康唑注射液与病灶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53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106只眼,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8~72岁,平均38.4岁。就诊距发病时间,最短2d,最长3个月,平均15d。有植物茎叶外伤史者9例,占16.98%。有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史者21例,占39.62%。本组病例角膜病灶刮片查真菌丝全部为阳性,真菌培养均见真菌生长。1.2 观察方法和疗效标准1.2.1 观察方法 对观察病例进行视力、自觉症状、角膜浸润溃疡灶大小的变化、角膜荧光素染色、前房积脓等指标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44-47
目的:通过对共焦激光显微镜下不同真菌菌丝形态分析总结,为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并为进一步共焦激光显微镜下菌属菌种鉴定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共焦激光显微镜下查到菌丝的7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共焦显微镜下不同时期和不同患者的各种菌丝形态,总结其特点。结果:不同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共焦显微镜下菌丝形态表现多样,感染早期菌丝数量少,不易查到,需要仔细观察。活动期菌丝量较多,排列密集,不同菌种形态不同,有呈水平分布,长线状、竹节样高反光,有节段或分支,有呈簇状垂直或斜行分布,分支较多、较细;菌丝旁也可见小点状、圆珠状、短棒状等真菌孢子样形态,呈高反光,也有呈低反光表现,共48例48眼。使用过抗真菌药物的部分病例可见断裂的菌丝节段、肿胀菌丝,有的菌丝变得僵直,有的形态奇特,粗细不一。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复查的2例显示菌丝减少或仅存少量节段,3例已查不到菌丝,病灶区上皮层完全修复,基质层纤维化瘢痕形成,呈高反光。结论: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一项有效手段,并能判断病情转归及指导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我院眼科自1998年9月以来,应用0·1%碘伏稀释液联合酮康唑(里素劳)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9例9只眼;男6例,女3例;右眼5例,左眼4例。发病前有明显植物外伤史者8例,原因不明者1例。其中3例在外院治疗2周后症状未能控制而转入我院,患者确诊前病程约2周~1个月。眼部情况:视力由光感至0·1不等,角膜浸润灶直径约3·0~6·0mm,角膜改变有菌丝被、反应环、分界沟、溃疡灶,均深达角膜后弹力层;其中伴前房积脓1例。9例患眼角膜溃疡刮片均能找到真菌菌丝或孢子,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用0·5%碘伏溶液与注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链隔孢霉性角膜炎的感染状况。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角膜刮片检查及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链隔孢霉的形态结构、培养状态及药敏试验结果与其它真菌均不同。结论不同的真菌菌属,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等均有所不同。早期正确鉴定真菌的种属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改良角膜刮片湿片法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意义。方法: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先用钝刀刮除溃疡边缘处坏死组织,然后用较税利刀片刮取病变明显处组织,分别滴加真菌检查浮载液10%氢氧化钾和改良的浮载液,然后在光镜下查找真菌孢子和菌丝。结果:改良湿片法的阳性率89.28%,传统湿片法为60.71%。结论:改良角膜刮片湿片法是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简捷、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改良角膜组织刮片加10%氢氧化钾湿片检菌法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意义。方法对19例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者进行检查。方法为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先用较钝刀片刮掉溃疡近边缘部坏死组织,后用锐利刀片刮取组织,并用10%氢氧化钾湿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寻找菌丝;与棉拭子取材行细菌加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改良刮片法的真菌阳性检出率为8948%。结论改良刮片检菌法是一种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简捷、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