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因素。方法 69例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67例单纯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的血清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B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硬化斑块指数(PI)等,分析影响颈动脉IMT的因素。结果 2组血清学指标、MBP及颈动脉IMT、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IMT和P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与年龄、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BP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较无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颈动脉IMT与年龄、FBG、MBP、LDL-C呈正相关。良好的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有利于减轻大血管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T2DM患者122例,根据肝脏彩超检查分为T2DM伴NAFLD组和T2DM不伴NAFLD组.对其腰围、腰臀比(WHR)、BMI、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伴NAFLD组的腰围、WHR、BMI、TC、TG、LDL-C、ALT、HOMA-IR升高(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腰围、BMI、HOMAI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伴NAFLD患者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其中肥胖、TG、胰岛素抵抗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刘勇  王金枝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11-15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02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合并NAFL组为观察组(48例),不合并NAFL为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L)、血压、谷丙转氨酶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NAFL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BMI、WL、ALT、AST、γ-GT、TG、FINS、IMT、UA、HbA1c、FBG、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BMI、WL、TG进入回归方程(均P<0.05).结论 BMI、WL、TG是T2DM合并NAFL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合并脑梗死将80例T2DM分为合并脑梗死的糖尿病组(DMCI)22例,单纯糖尿病组(DM)5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两组受试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T2DM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平均IMT比无脑梗死组明显增厚(P〈0.05)。结论T2D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可以作为预知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皇甫建林  马向华  卢姗  谢媛  倪娟  桑谊荃 《江苏医药》2012,38(20):2413-2415
目的 探讨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代谢因素.方法 根据IMT将194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68例,IMT 0.7mm~;B组,66例,IMT0.9mm~;C组,60例,IMT≥1.1 mm.检测血清脂联素(APN)、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WHR、FBG、FIns、TC、TG和HOMA-IR与IMT呈正相关(P<0.01),而与APN呈负相关(P<0.05);APN与IMT呈明显负相关(r=-0.432,P<0.01).结论 FBG、TC、TG、HOMA-IR、APN与IMT明显相关;APN与IMT呈明显负相关,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文静  秦爱平  廖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469-147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150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合并NAFLD 76例(T2DM+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74例(T2DM组),比较两组各项生物化学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观察斑块形成和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老年T2DM+NAFLD组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胰岛素抵抗指教(HOMA-IR)、CIMT明显高于老年T2DM组(P<0.05).老年T2DM+N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老年T2DM组(P<0.05).老年T2DM+NAFL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斑块形成率、动脉狭窄率均高于老年T2DM组(P<0.05).CIMT与糖尿病病程、年龄、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FINS、餐后2h胰岛素( 2bINS)相关.结论 老年T2DM并发NAFLD与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有关,且易于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CAD患者328例,其中T2DM患者96例(糖尿病组),非T2DM患者232例(非糖尿病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水平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1)糖尿病组患者FBG、TC、LDL-C以及TG水平分别为(7.2±1.1)mmol/L、(5.6±0.8)mmol/L、(3.1±0.5)mmol/L、(2.6±0.5)mmol/L,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HDL-C水平为[0.9±0.2)mmol/L,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2)糖尿病组患者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占65.6%,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占69.8%,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3)FBG≥6.1 mmol/L以及LDL-C≥2.6 mmol/L的CAD合并T2DM患者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分别占73.3%、70.9%,多支病变者分别占80.0%、76.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病变分布广泛.FBG及LDL-C升高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分析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合并高尿酸血症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不合并高尿酸血症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比值(E/A比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评价心功能,同时对比2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指标,并分析血尿酸(UA)水平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观察组LVEF、E/A比值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CK-MB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lb、IMT及血清TG、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UA水平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P<0.05),而与mAlb、IMT、TG呈正相关(P<0.05)。高尿酸血症可增加T2DM患者心功能损害,可能通过调节血脂及mAlb水平促进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血尿酸水平的监测,确诊后须及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导致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已确证为T2DM的85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CHD分为2组,其中单纯T2DM组44例,T2DM并发CHD组41例.了解并检测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FBG、P2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HDL-C、LDL-C、V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24 h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S-CRP)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结果:(1)2组在HbA1c、FBG、TG、TC、HDL-C、FINS、UMA、PINS、FIB、S-CR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在病程、BMI、SBP、DBP、P2BG、LDL-C、UA、HOMA-IR、P2BG/FBG方面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病程、BMI、DBP、P2BG、LDL-C、HOMA-IR是T2DM并发CHD的高危临床因素,必须予以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
范青云  方朝晖 《安徽医药》2013,17(9):1504-150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形成的关系,以及影响IMT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60例T2DM患者及50例正常人(NGT)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测,对颈总动脉IMT及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进行比较,并计算IMT厚度和斑块数量;同时比较两组BMI、FPG、HbA1c、TG、TC、HDL-C、LDL-C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2DM组颈动脉IMT高于NGT组(P〈0.01),两组血管狭窄及斑块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BMI、FPG、HbA1c、TG、LDL-C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结论 T2DM与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有显著相关性.BMI、FPG、HbA1c、TG、LDL-C是T2DM患者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病变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T2DM6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及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病变程度分为无病变组(A组)30例、有病变组(B组)35例。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记录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血糖标准差(SDBG),并测定IMT,检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①B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HbAIc、SDBG、MAGE、LAGE、MPPGE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IMT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2DM合并颈动脉病变患者血糖波动明显增强,血糖波动与T2DM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T2DM,依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T2DM合并脑梗死组(DMCI组)30例及单纯T2DM组(T2DM组)20例。所有患者均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h血糖监测,同时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应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IMT,以IMT=0.9mm为切点,将DMCI组分为IMT正常组(IMT〈0.9mm)与IMT增厚组(IMT≥0.9mm)。比较DMCI组与T2DM组以及1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之间的血糖波动及血脂、HbA1c、血压水平,并将上述指标与IM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DMCI组与T2DM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IMT、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MCI组中IMT正常13例,IMT增厚17例,I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MAGE、收缩压(SBP)、LDL、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相关性分析:MAGE、SBP、LDL与IMT显著相关(r=0.912、r=0.851、r=0.850,P〈0.01),以IMT为因变量,MAGE、血脂、HbA1c、血压、病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AGE、LDL、SBP进入最终方程。结论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升高,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在高效降糖的同时应平稳降糖,以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赵旭  郑英姿  朱虹 《中国药业》2013,22(12):30-3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异常高血压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350例血脂异常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0例与观察组180例,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及IMT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IMT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糖尿病肾损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466例,分为T2DM伴NAFLD组(N组,n=266)及T2DM不伴NAFLD组(NN组,n=200),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两组间肾脏损伤发生率。结果N组BMI、DBP、FPG、FCP、FINS、HbAlC、HOMA—IR、TC、TG、ALT、UAER高于NN组(P〈0.05);N组的肾损伤发生率高于NN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是2糖尿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组2糖尿病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NN组,NAFLD是2糖尿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查颈动脉B超有粥样硬化斑块(IMT≥1.2mm)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其他调脂治疗,并在患者出院后6,12个月复查颈动脉B超及血脂指标。结果干预组颈动脉动脉斑块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纽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纽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稳定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预防脑卒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脂康治疗中老年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1年2~8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0.6 g,每天 2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大小,并计算变化程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水平显著下降,HDL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康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延缓和逆转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振坚  何世安  雷斌 《中国药房》2014,(32):3024-302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硬化患者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2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3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3粒,3次/d,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D-二聚体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LDL、HDL、TG、颈动脉斑块情况及PAI-1、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TG、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IMT及PAI-1、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血脂、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及颈动脉斑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选择T2DM并发MCI患者54例(MCI组)和无MCI的T2DM患者66例(NC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声探查颈动脉双侧内膜中层厚度(IMT),其中IMT较大一侧的数值定义为最大IMT值。采用成组t检验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CI组患者FPG、HbA1c、C肽水平、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痛程、SBP、最大IMT值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病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DBP、TG、TC、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最大IMT、SBP、FPG、HbA1c与Mo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C肽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353,P=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最大IMT(B=-2.878,P=0.001)、HbA1c(B=-0.410,P=0.001)、C肽水平(B=1.281,P=0.001)是Mo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FPG、HbA1c、C肽水平、SBP、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最大IMT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