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作为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作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组,将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对比开展优质服务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优质护理服务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实施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21例妇产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的686例妇产科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临床护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96例心血管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4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0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100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纳入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妇科临床护理路径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我院妇科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4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按我院妇科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住院期间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观察组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134例,知晓率为95.71%;对照组知晓113例,知晓率为80.7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科临床护理路径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300例住院患者,采用我院目前使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相关数据作为本研究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我科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住院患者300例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相关数据作为本研究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比较优质护理实行前后满意度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行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对比之前有了明显提高,优质护理的实行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的880例预约挂号患者,其中440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称为对照组;另外440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称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5.7%,对照组仅为81.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挂号等待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预约挂号中的应用,有助于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4例。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56±6.3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35±6.28)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满意度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同时,辅以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满意度、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建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链后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影响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建立实施"心中有人"优质护理服务链,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同时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让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相比,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建立实施"心中有人"优质护理服务链,可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进行的6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术后护理,患者出院并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消除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1360例急诊科患者做为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13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付萍 《上海医药》2017,(18):38-40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科室常规护理管理;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实施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100),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12/1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对照组为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内科疾病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程度显著较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内科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显著的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明显高于实验组(8.33%),且两组手术患者之间对比的满意度评分及术前焦虑评分亦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间接收的106例在骨科住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应用中,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护理中的效果,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要点c方法 以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的68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本院2011年1月至12月应用前护理的59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16.18%、抑郁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2.20%、抑郁发生率为22.03%,对照组中有焦虑或抑郁心理症状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9.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当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应于门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卫生院的开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72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分为护理质量、健康知识知晓度和患者满意度,每项内容的满分为100分。结果护理组患者在护理质量、健康知识知晓度和患者满意度3个指标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基层医院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功能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不同护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与对照组患者的83.3%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要高,有统计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肾功能情况,观察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治疗时,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肾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麻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将其分为每组25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医护人员宣教的方法独自开展护理,给予我科室的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为84.0%,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3.054,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25±5.66)分和(84.69±5.96)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1.534,P=0.000)。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改进护患关系,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