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山东省恙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室以从联合国引进的各群立克次体标准株为参考株,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标记染色方法,结合病原体的检查,证实了1986年9~12月山东省恙虫病的流行.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标染色检测10例可疑恙虫病人血清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90%,IgG抗体滴度为2560~5120,IgM抗体滴度为2560~20480,高于IgG抗体滴度,且可在病人静脉血感染的小鼠脏器涂片中查见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2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恙虫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2005年5月—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该病74例,其中27例误诊,误诊率3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恙虫病3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乡占  张雷 《人民军医》1998,41(11):655-656
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80年代后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新的疫区。现将我院收治的恙虫病3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98例,女114例;年龄4~76岁,平均36.2岁。每年均在7~12月发病,10月为高峰(占73.0%)。流行呈单高峰,病例呈散发。发病率0.5%~2.0%,个别地区高达3.5%。多分布于河流两岸和水库库区。1.2 临床特点 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或溃疡四大特征者225例(71.1%),均有发热和焦痂,体温39℃以上262例,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持续7~10d,个别可达1个月。皮疹于发病后5~10d出现235例(75.3%),主要分布于躯干…  相似文献   

4.
李芝勇 《人民军医》2009,(7):461-461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野外劳作、旅行、训练等活动增多,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共收治恙虫病38例,其中误诊治疗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潘林奇  池文渊 《人民军医》2002,45(8):474-475
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合并症多 ,极易误诊。我院地处海南岛 ,属该病高发区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驻岛部队卫生队误诊 17例 ,我院误诊 2 3例 ,共误诊 4 0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4例 ,女 6例 ;年龄 4~ 4 2岁 ,<16岁 4例 ,为随军子女 ,其余均为现役军人 ,且均有野外活动或草地坐卧史。发病时间多在每年的 6~ 9月份 ,均为散发。1 2 临床表现 均有发热 ,体温波动在 37 6~4 1℃ ,其中稽留热 2 9例 ,其他 11例 ;头痛头晕 2 7例 ,昏迷抽搐 1例 ,腰穿 2例 ,压力及脑脊液均正常 ;咳嗽咯痰 7例 ,咽充血 10例 ,X线胸片示…  相似文献   

6.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感染较为普遍,多数呈隐性(无症状)感染,在恶性肿瘤、白血病患者及器官移植受者等特殊人群中,感染更为严重,并与其死亡直接相关。当机体感染病毒后,首先出现CMV-IgM抗体升高。本研究用ELISA法检测本院75例正常人、43例恶性肿瘤及50例白血病患者血清中CMV-IgM,其阳性率分别为6.7%、53.4%、48%,恶性肿瘤及白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恙虫病在一些地区有发病率上升、疫区扩大的趋势,该病起病急骤,并发症多,误诊率高。现将我院2004年6—8月收治22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皮疹、溃疡或焦痂、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外斐氏DXK凝集反应阳性。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常因对本病警惕不够,而造成误诊。我院1990~1995年收治30例,误诊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恙虫病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恙虫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男多于女,所有患者均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均有高热。98例(93.33%)溃疡或焦痂,17例(16.19%)淋巴结肿大,45例(42.86%)肝功能损伤,21例(20%)肾功能损伤,12例(11.43%)血小板不同程度降低,29例(27.62%)外斐试验阳性。经氯霉素或四环素类药物治疗后均治愈。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涂伟 《西南军医》2006,8(3):57-57
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恙虫病86例,其中以肺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恙虫病4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恙虫病立克次体的首次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等继1986年首次证实山东省恙虫病流行之后,于1987年9~11月间,在流行区进行了病原分离.用小鼠分别自小盾纤恙螨(Leptotrombidium(L) scutellarae)、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以及恙虫病患者血液分离出8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0、25和50%.所有分离物感染小鼠的肝脾均有3~5倍的扩大,其中3株仅血清抗体阳性而小鼠不发病;5株可使小鼠有规律地发病,并可以从病鼠组织中查见立克次体颗粒,但毒力有区别,其中3株症状不典型、发病晚,有2株感染小鼠接种后5~12天发病,症状典型,7~15天部分小鼠死亡(25~75%).用酶标染色法进行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与普氏立克次体(E株)、Q热立克次体(06株)和斑点热立克次体(246株)无任何交叉反应,而与恙虫病立克次体(Gilliam株)呈阳性反应.初步认为,自山东分离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可能是与Gilliam同一血清型.但山东恙虫病为秋冬型.  相似文献   

12.
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纤维连接蛋白(FN)降解片段MAD2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了MAD2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27例肝细胞癌(HCC)、76例肝转移癌(HMC)、98例消化道癌(ACC)、156例慢性肝病(CLD)患者和48例健康人体血浆MAD2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制备的MAD2 McAb属IgG1,与FN无交叉反应;HCC组血浆MAD2含量均值与CLD组、HMC组、ACC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1),以HCC患者的最低MAD2值作临界值时,仅13.5%CLD、6.6%HMC和4.1?C超过此值,而健康人体血浆MAD2含量均低于临界值;65例血清AFP正常的HCC患者其血浆平均MAD2值仍明显高于非HCC肿瘤、CLD患者和正常对照。结合以前的结果,进一步表明,血浆MAD2检测可作为HCC诊断的新标志物,并可与AFP相互补充;MAD2 McAb的制备使MAD2的检测变得易行。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GST-PSP94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GEX-PSP94,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GST-PSP94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经亲合层析纯化后,免疫家兔获得了PSP94抗血清。经Wenstrn blot分析,该PSP94抗血清可与重组PSP94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用它对正常人和前列腺增生病人各10例、前列腺癌病人5例的外周血PSP94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SPS94在这三种人外周血中的浓度无明显差异。提示PSP94不能作为前列腺癌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患者24h食管pH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79例具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症状的患者 ,内镜检查食管炎 40例 ,内镜阴性 39例 ,用Biostar 2 4hpH监测系统记录两组患者生理状态下 2 4h食管pH变化 ,以了解内镜阴性与内镜阳性反流症状患者之间反流状况的异同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发现 ,DeMeester Johnson记分系统各项指标食管炎组明显高于内镜阴性组 ,其中总积分分别为 (85 85± 15 0 9)和 (2 6 2 0± 5 76 ) (P <0 0 0 1) ;症状次数分别为 (2 0 36± 5 2 5 )和 (2 2 33± 4 76 ) (P >0 0 5 ) ;反流次数分别为 (2 49 2 2± 2 9 5 9)和 (79 18± 15 37) (P <0 0 0 0 1)。症状特异性分别为 73 0 7%和 42 2 3% (P <0 0 0 3) ;症状敏感性分别为 8 0 2 %和 17 19% (P <0 0 0 1)。提示食管炎患者具有明显的胃食管反流 ,其反流症状的发生与酸反流密切相关 ;内镜阴性患者部分反流症状的发生不伴有酸反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K-ras基因突变,部分病例DNA直接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CA19-9,联合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胰腺癌患者血浆K-ras基因突变率为60%(18/30),CA19-9为83.3%(25/30),前者敏感性不及后者(P<0.01),但二者联合分析敏感性高达100%,提示血浆肿瘤蛋白标志物和分子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克服多种蛋白标志物受Lewis血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