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Graves病相关性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Graves病相关性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近期预后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Graves病肾损害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及2年以上随访结果。结果 Graves病肾损害临床上以蛋白尿为主,表现为肾炎综合征(77.8%)或肾病综合征(22.2%);其肾脏病理表现多样化,4例(44.4%)为系膜增生性肾炎,3例(33.3%)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22.2%)为膜性肾病。为加强Graves病治疗,并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治疗有效。随访期内,3例(33.3%)在病程中因Graves病复发而肾病加重,其中1例出现肾功能损害;3例(33.3%)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肿瘤等合并症。结论 Graves病可继发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及近期预后不尽相同,预后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以变态反应所至的广泛、无菌性毛细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皮肤黏膜紫癜、关节疼痛、胃肠道病变、肾脏损害等症状,其中约3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若伴有持续性的血尿、蛋白尿,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对此病尚无特异性强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笔者2004年1月~2006年12月运用肾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的肾脏损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肾活检及近期检测进展,了解干燥综合征(SS)的肾脏损害。方法 对我科1988~1995年间收住的31例SS肾脏损害患者,进行常规、免疫学、肾小管功能及肾活检等检查。结果 25/31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3/25合并肾性尿崩症,2/25合并低钾性麻痹。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GN)分别为5及3例,其中4例肾功能轻度受损。74%患者为高γ球蛋白血症,65%和45%患者抗ss-A、抗ss-B( )。光镜13例肾标本中9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伴间质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及小管萎缩,2/13为狼疮性肾(LN)Ⅲ及Ⅳ型,2/13为系膜增生型GN。免疫荧光大多阴性,部分标本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小球沉积,1例IgG肾间质沉积。19例应用强的松治疗,3例合用CTX冲击,14例缓解,肾功能受损者Cr水平基本降至正常。结论 SS肾脏损害常见,以dRTA和GN主要表现。强的松治疗可减少间质淋巴浆细胞浸润,改善肾功能,纠正RT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继发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类型特点及对治疗的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2015年3月确诊为AS继发肾脏损害且有肾活检病理的21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组织病理、治疗措施及转归。结果:21例患者中,Ig A肾病8例(3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33.3%),膜性肾病2例(9.5%),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1例(4.8%),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4.8%),亚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4.8%),间质性肾炎合并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4.8%)。21例患者在治疗后肾损害均有改善或稳定,其中8例AS继发Ig A肾病患者治疗后的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3例间质性肾炎在停用相应的诱发药物后,肾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肾脏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对AS继发肾脏损害患者意义重大,能指导临床用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LD)继发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及转归,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7月—2021年07月我院24例临床诊断为ALD继发肾脏损害的患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例。尿检异常型定义为0.5 g≤24 h尿蛋白量<3.5 g、血清白蛋白>30 g/L。结果:中老年女性为主,21.5%PBC、40%AIH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及低补体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8.4%、60%和31.6%、60%。ANA阳性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着丝点抗体及SSA/SSB抗体。PBC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大,肾病综合征型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率高,尿检异常型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肾小管酸中毒组无1例合并高血压及镜下血尿。所有PBC患者尿NAG酶升高,62.5%尿渗透压下降。病理类型以IgA肾病最常见,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膜性肾病。66.7%系膜增生性肾炎、50%IgA肾病合并慢性间质性肾炎。AIH患者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肾病理为IgA肾病,其中1例合并慢性间质性肾炎。给予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6.
三十七年来北京儿童医院肾小球疾病类型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年中国北京儿童医院对住院的内科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肾脏疾病505例,占儿内科住院患者数(6.885例次)的7.3%。急性肾小球肾炎占30%,肾病综合征占28%,紫癜性肾炎占16%。肾脏疾病的病死率是0.4%(2/505)。随访表明15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都康复或改善。124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91%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278例过敏性紫癜中,81例(29%)并肾炎。观察表明自1956年以来,急性肾小球肾炎明显减少,而肾病综合征却显著增多;虽然过敏性紫癜患者数呈逐年增多之趋势,但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率37年来始终是29%。  相似文献   

7.
3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肾脏损害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结合肾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38例PSS肾脏损害者进行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及部分肾活检检查。结果 25/38例为肾小管性肾中毒(RTA),2/38例合并低钾性麻痹,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GN)分别为7例及4例,7月8例有轻度肾功能衰竭。结论 PSS肾损害常见,以RTA和GN为主要表现,泼尼松治疗可以减少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改善肾功能,纠正RTA。  相似文献   

8.
本表对日肾志21(4),105~111,1979,第1次会议所列的表的排列略加修正,余按第一次会议说明,未有变动。 表1肾小球的基本改变i。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和有关情况)2。周身疾病性肾小球肾炎 A微小肾小球异常狼疮性肾炎 B局灶/节段性损害(其他肾小球只伴有微小过敏性紫瘫性肾炎 异常)IgA肾病 C弥漫性肾小球肾炎GoodPasture氏综合征 a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周身性感染性肾小球损害 b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 系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感染性.合内膜炎 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短路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梅毒性肾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合并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特征,旨在加深对LN合并ANCA阳性患者临床、病理及治疗方面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确诊为狼疮性肾炎合并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索引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伴有PANCA(+)、MPO-ANCA(+),肾外损害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反复多关节痛及浆膜腔积液、贫血等,临床均符合LN及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肾损害的诊断,但结合两者的肾脏病理特征"新月体型肾炎",光镜下肾小球内皮下均未见免疫复合物沉积,无明显内皮细胞增殖,免疫荧光虽然可见IgG、IgA、IgM、C3、C1q沉积,但沉积强度均较弱,范围局限,考虑新月体形成主要与AAV有关。结论:SLE合并ANCA阳性并不偶见,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起病急,病情重,肾脏病理更常见新月体形成,需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基本病变为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伴肾脏损害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简称紫癜性肾炎。肾脏的受累直接影响预后,预后又取决于肾脏受累的病理类型及程度,本病大多呈良性、自限性过程,但也有反复发作或迁延数年,发展至慢性肾衰竭者。  相似文献   

11.
70例隐匿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活检在隐匿性肾炎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内收治的70例有完整肾活检资料的隐匿性肾炎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特征,肾活检对诊断、治疗、预后的影响及中医病机特点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70例隐匿性肾炎患者中,无症状血尿5例(7.14%)、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60例(85.71%)、无症状性蛋白尿5例(7.14%)。中医辨证分析,本虚证中肺肾气虚占24.29%,脾肾阳虚占10.00%,气阴两虚占61.43%,肝肾阴虚占4.29%;标实证中外感占25.71%,湿浊占10.00%,湿热占87.14%,血瘀占55.71%。病理类型为IgA肾病41例(58.57%)、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23例(32.86%)、其他6例(8.57%);肾脏病理损害分级为无病变1例(1.43%)、轻度62例(88.57%)、中度7例(10.00%)、重度0例。肾活检后19例(27.14%)患者改变了主要治疗方法。预后判定为良好3例(4.29%)、较好49例(70.00%)、较差18例(25.71%)、不良反应0例。结论:隐匿性肾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中医辨证多属气阴两虚,挟湿热、瘀血。主要病理类型为IgA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部分患者肾脏病理损害较轻、预后较好,约1/4的患者肾脏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隐匿性肾炎患者开展肾活检对明确肾脏病理损害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妊娠时肾脏损害临床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讨妊娠致肾脏损害的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对52例妊娠致肾脏损害住院病人进行了临床和肾活检病理的分析研究。结果:52例终止妊娠3个月后仍有蛋白尿,合并肾功能不全者28例(53.85%),肾活检免疫病不示IgG34例,IgA38例,IgM28例及C340例肾小球血管袢及系膜区沉积;病理表现系膜增生性肾炎34例、膜增生性肾炎10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6例,膜性肾病2例,52例中合并小球硬化者30列(57.69%);胎儿死亡40例(75.47%)。结论:妊娠激发了免疫反应导致肾脏病变是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之一,积极诊治该类病人是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合并原发性肾病与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及病理差异。方法:选择2005年01月—2019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住院、血清HBsAg阳性合并肾损伤患者74例。根据肾脏病理诊断进行分组,A组为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24例,B组为乙肝合并原发性肾病患者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差异特点。结果:(1)临床指标中,两组患者首发症状、入院诊断、谷草转氨酶、乙肝病毒DNA定量、血红蛋白、镜下血尿、补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谷丙转氨酶、血肌酐、白蛋白、24 h尿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指标中,两组患者肾脏病理类型、IgG、C3、C1q和FRA沉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脏病理特点、IgA和IgM沉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多见,病理类型多见于膜性肾病,并且更易出现临床症状(肝损伤、贫血、补体下降等)及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乙肝合并原发性肾病患者临床以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多见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4.
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差异。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紫癜性肾炎(HSPN)的成人患者(≥18岁)36例,3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病人,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病埋改变及疾病的转归。结果:(1)所有患者均有血尿。成人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为单纯性血尿2例.血尿+蛋白尿23例,肾病综合征11例;儿童患者单纯性血尿6例,血尿+蛋白尿22例,肾病综合征10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人紫癜性肾炎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肾功能损害9例;而所有儿童患者均无高血压或肾功能损害。(2)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28例、Ⅴ级2例、Ⅵ级1例,而儿童患者Ⅱ级31例、Ⅲ级7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3)27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随访结果A组10例、B组14例、C组3例,3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随访结果A组15例、B组13例、C组2例,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最多见,与儿童患者相比,成人临床表现偏重,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较多见。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以Ⅲ级多见,而儿童病理分级以Ⅱ级多见,提示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较儿童严重。在本研究观察期内,我们发现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预后均较好,二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损害为主的多系统疾病,其中肾脏损害对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影响尤为重要.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预后个体间差异很大,为探讨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99例紫癜性肾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方法74例小儿LN和130例成人LN进行临床及血液学、免疫学检查比较。结果表明小儿LN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综并肾脏损害、心脏、神经精神和血液系统等损害明显多于成人LN;无症状蛋白尿血尿、关节炎和雷诺征明显低于成人;但免疫学检查与成人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LN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其自身特点。了解小儿LN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意义.有助于正确诊断儿童L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药物性。肾损害患者53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科1995至2005年药物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例中40岁以下者17例,40岁以上者36例,其中60岁以上者23例。致病药物中抗菌素32例,中药6例,解热镇痛药、避孕药、造影剂、抗肿瘤药、奥美拉唑、阿昔洛韦、卡托普利共15例。临床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2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11例,急进性。肾炎综合征4例,肾病综合征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9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死亡3例,转为慢性肾损害10例,其余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中老年人为药物性。肾损害的高危人群;抗生素。肾损害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肾损害发生率上升到所有药物之首。停用致病药物和支持治疗是公认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少数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甲基泼尼松龙加环磷酰冲击治疗后继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也不失为抢救。肾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EPGN)通常表现为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即急性肾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炎综合征,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也并非少见。现对我科住院的经皮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证实为EPGN的合并肾病综合征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诊断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d uveitis, TINU)综合征合并范科尼综合征(Fanconi syndrome)的病例较为罕见。该文报道1例47岁女性患者以低钾血症、低磷血症、低尿酸血症、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 随后出现葡萄膜炎的TINU综合征病例。血清学检测表明该患者同时符合范科尼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肾组织病理证实为肾小管-间质损伤, 表现为间质性肾炎伴急性肾小管损伤。眼科检查证实存在右眼虹膜炎。排除其他原发病, 该患者诊断为合并范科尼综合征的TINU综合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患者眼部症状、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合并膜性肾病(M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1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膜性肾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7.3±17.3)岁(24~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和蛋白尿(17/17),其中肾病综合征占13/17,镜下血尿占12/17。根据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的特点,17例患者的肾脏病理可分为单纯MN组(8/17)和不典型MN组(9/17)。单纯MN组:光镜下未见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电镜下电子致密物(ED)仅在上皮下和(或)肾小球基底膜内沉积。不典型MN组: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和基质节段或弥漫增生;免疫荧光除了IgG阳性外,常有早期补体成分C1q阳性(7/9);电镜下可见ED分布于上皮下和系膜区。1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接受了重复肾活检,其中1例首次活检表现为MNI期,8年后再次活检表现为不典型MN;另1例首次活检表现为不典型MN,4年后再次活检却表现为狼疮肾炎(LN)Ⅳ-G(A/C)+V型。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膜性肾病并非少见,是干燥综合征合并蛋白尿常见的病因。对于光镜下呈现不典型膜性肾病和免疫荧光早期补体成分阳性,电镜下有系膜区ED沉积的患者应警惕若干年后转化为隐匿性狼疮肾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