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2.
浅谈口病     
<正>口病是临床常见病,口腔包括唇、齿、舌、咽、会厌,是人体每日进食、饮水,谈话、出声之门户,故《难经》称为"七冲门",如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舌乃心苗,又说"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齿乃骨之余,髓之所养,"肾气有余则齿硬"。三阴脉及阳明,手少阴、脉皆循行于口。手足阳明之脉,上夹于口,故《内经》又说[1],"中央色黄,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但脾与胃为表里,脾为阴土,胃为阳土,故把  相似文献   

3.
《灵枢·脉度》篇云:“心气通干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似乎味觉由心与脾所主,但笔者认为味觉由脾所主而非心所主。从生理上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清阳上奉,开窍于口,直接接触、感知五味。心主神志,对于味仅是“知觉”或“记忆”,而不是“感觉”,因此不能推演出心主味觉的结果。何况《素问·灵兰秘舆论》又有明文:“脾胃者仓厚之官,五味出焉”。《难经·四十九难》云:“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何以言之?脾主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福立等通过实验指…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通报》2009,8(4):33-33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足阳明胃之脉,侠口,下交承浆。(《素问》)侠口属冲任二脉。(《灵枢》)口属脾胃,大肠脉交口,然毕竟脾经为主。盖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乃运化精液以营养五藏五藏之气,皆统于脾。五藏偏盛,皆验于口。胃经气血少,则两吻多纹书。(《嵩崖》)  相似文献   

5.
<正> 口味异常,是口腔内出现一种异常的味觉,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映。中医把味觉分为:酸、甜、苦、辣、咸等五种。此外还有淡味、臭味、腻味等。口中味觉正常,主要是依赖心、脾的正常功能来维持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开窍于口,口为脾之外候,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心气不和,脾气不足;运化失常,则口中味觉就出现异常。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不同的口味,通过辨证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几种口味异常的案例,分述辨治如  相似文献   

6.
<正> 舌位于口腔,内应于心、司味觉.《灵枢·脉度篇》:"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因多脏经脉皆络于舌,如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到舌根两侧等.使心血、脾涎、肾唾、循经上奉供养于舌,以发挥舌在口腔的吞咽、味觉、搅拌食物、调变语言等生理功能.在病理上,多由心脾肾诸经伏热,循经上炎,热灼于舌而发为舌病.余根据"遗文远旨","方臻理要","散论诸病"的条理,结合诊治舌病的体会,将舌裂、舌烂证治琐记整理成文,请诸同道不吝指正.肝肾阴虚舌裂证治主证:舌质微红,舌面干  相似文献   

7.
郁斌 《江苏中医药》2020,52(9):54-55
正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味觉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易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也屡见不鲜,肿瘤晚期尤易伴发。中医典籍中未见此病名,只是将"口不知味""食不知味""舌不知味"作为一个症状散见于各著述中。临床常遵"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之旨,从脾胃辨治获效,但有些患者疗效不显。笔者根据"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的理论,从心论  相似文献   

8.
口甜     
<正> 临床习惯是观舌不问口.夫口舌相依.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观舌则问口.口者一身之都门.《难经》"口为司言食之窍."口为出入荣养之要道,节宣微爽,病则随之,又主脾脉之所通.《灵枢·脉度篇》"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凡味觉乃口之津液,通乎五脏,脏气偏胜,则味必偏应乎口,由是诸疾生.气丽乎味,有味则行气.《孟子·尽心下》"口之于味赖乎气,气者何,气质之性是  相似文献   

9.
味觉缺失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正规的预后和控制措施,多以营养神经类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味觉缺失常见的原因有年老、口腔疾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锌元素缺乏等,但抗生素不良反应导致味觉缺失病例临床报道较为少见,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舌不知味"范畴。本验案基于舌为心之苗,心气和则能知五味,脾开窍于口,舌为脾之外候,脾和则口能知五谷,且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从心脾论治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0.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瞿岳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长沙410007)关键词五脏开窍藏象学说中,“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等五脏开窍理论,导源于《内经》。《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  相似文献   

11.
梁宗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是后天之本,具有运化水谷、吸收精微、益气生血的功能,《灵枢·脉度篇》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气调和是知饥纳谷,食而知味的必要条件。一、师古法而创今论厌食是脾胃功能不健直接导致的病症。多由饮食不节,恣饮寒凉等使脾胃损伤,此为因食致虚;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吃下的饮食物不能及时有效的消化,反而停滞于中,此为因虚致实。病初食滞为先,滞久化热,热久伤津,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通报》2013,(3):57-57
脾者,食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素问》)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灵枢》)唇,肝脾胃三经所主验,脏腑之寒热最便,不可不知。肝脉、督脉、冲脉、任脉皆络者也。(元珠)内因脾胃受邪,唇为之病。(《大全》)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肌气绝则脉不荣肌肉,故肌肉软而舌萎,人中满,唇反。唇反者肉先死也。脾病者唇黄,脾绝者,唇四面肿。(《灵枢》)  相似文献   

13.
脾为后天之本 ,位于中焦 ,其性属土 ,主运化而升清气 ,开窍于口。《灵枢·脉度》曰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开窍于口 ,藏精于脾。”可见口与脾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关系。口腔诸疾也往往是脾的病理表现 ,据此笔者从脾着手对口腔诸疾进行辨证治疗 ,收效甚佳 ,兹举例如次。1 口角流涎张某 ,女 ,5岁。 1 9980 4 1 8初诊。近 1年来 ,患者时常口角流涎 ,且淋沥不断 ,伴有脘腹痞胀 ,大便溏软 ,纳差倦怠 ,曾多方求治 ,收效甚微。诊见 :口角流涎 ,质淡清稀 ,淋沥不断 ,浸湿衣襟 ,舌淡苔薄 ,脉象虚弱。辨证…  相似文献   

14.
口腔与脾胃等多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口腔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脾胃等多脏腑经络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可致口腔溃疡、扁平苔癣、灼口综合征等多种口腔疾病,而望唇、望舌有利于诊断脏腑病变。临床上,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来治疗口腔科常见病、疑难病,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脾经腧穴在针灸临床应用广泛,足太阴脾经隶属脏腑为脾,故脾经腧穴多用于治疗脾胃消化疾病;脾主运化,司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各脏腑官窍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后天气血的濡养,气血生化有源则五脏六腑得充。脾经的腧穴可通过调理脾运而达到调节其他脏腑功能的作用,尤其是膝关节以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即不感到身体有什么病。但总感到口腔有一种异味。如淡的、酸的、甜的、苦的、咸的、辣的等。其实这种味道就是某种疾病的先兆。根据中医理论。这种现象称之为“口腔异味”。舌主味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舌、脉与心的联系是怎样的? 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舌与许多脏腑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病理变化也受这些脏腑的影响。但是,舌是重要的语言器官,《灵枢·忧恚无言篇》说:“舌者,音声之机也。”言语能直接反映出心神的盛衰,俗曰“言为心声”。另外,心的经脉上连于舌,舌体直接接受心血的滋养。所以说,舌与心的关系更为密切,称舌为心窍。窍现心神,根壮苗旺。心血足者,舌红活灵敏;心血亏者,舌淡无华;痰迷心窍,则舌强不语;心血瘀阻,则舌紫瘀斑。另外,舌司味觉,“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相似文献   

18.
水沟,又名人中、鬼客厅、鬼宫、鬼市.因其穴在鼻下人中沟中,故名水沟.此名出于《针灸甲乙经》:“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道家认为,闭口藏舌舌抵上颚,运送口中津液下行,滋润喉咙,通渗脏腑,为口水吞咽向上翻转之路,故名水沟.又因中医理论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天气通于鼻;地食人以五味,地气通于口,该穴位于鼻之下口之上,故又名人中.人中穴的主治病症从古以来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9.
干千 《江苏中医药》2003,24(3):16-17
口疮 ,也称口疳、口破 ,是指以口腔黏膜 (唇、舌、齿龈 )生黄白色溃疡点、疼痛 ,时有发热为主症的常见病。其主要是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热积 ,以及阴虚火旺、食物内伤、龋齿摩擦等 ,加之复感风、火、燥邪 ,助热化火 ,循经上攻于口腔而发病。《灵枢》云 :“心气通于舌 ,脾气通于口” ,“口舌为心脾之外候”。但口疮的病因并不全在于心脾 ,从五脏六腑的经络循行来看 ,除足太阳膀胱经间接通达咽喉、口腔外 ,其他十一经均直接循行或交会于此。可见口疮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根据脏腑经络在口腔的分属部位 ,诊察其口疮局部破溃点…  相似文献   

20.
《内经》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胃之脉……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脾与胃两者经络上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当脾经有伏火,胃经有积热时,火、热之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