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设备实验条件下不同位置脉冲X射线电离辐射水平,提出适当的防护建议。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分别在设备舱周围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累积一定数量脉冲辐射后进行测量;采用电离室型X、γ剂量率仪(FJ-347A)实时测量工作状态下不同距离处电离辐射剂量率水平。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职业照射人员和公众个人剂量限值提出不同工作位辐射防护建议。结果 热释光剂量计累计接收3 000个脉冲辐射,设备舱外壁0.01~8.98 mGy,顶部0.01~15.67 mGy,距外壁1~12 m之间0.01~2.18 mGy,工作位0 mGy。工作状态下,X射线剂量率仪测得距设备舱外侧壁1~20 m之间空气比释动能率范围0.26~16 mGy/h。结论 热释光剂量计、电离室型剂量率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脉冲X射线测量;工作状态下设备舱外近距离处辐射剂量率较高,可通过采取防护措施或者限制人员工作量以满足辐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国内常见的用于环境监测的γ辐射监测仪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方法 根据检定规程JJG 521-2006,使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性计量站的X和γ参考辐射装置,测试环境γ辐射监测仪性能。结果 对于测试的25种不同型号环境γ监测仪,有5种型号仪器相对固有误差超出了检定规程规定范围。抽检18种不同型号的环境γ辐射监测仪能量响应,所有仪器能量响应不能满足检定规程JJG 521-2006要求。结论 所有仪器辐射性能都不能满足检定规程JJG 521-2006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国内常见不同类型的个人剂量仪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价。方法 根据GB/T 12161-2003《直读式个人X和γ辐射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检测仪》与检定规程JJG 1009-2006的相关要求,使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性计量站的γ和X射线照射量标准参考辐射装置。结果 分别对不同型号的X、γ个人剂量仪的相对固有误差、重复性、角度响应、报警声响和能量响应进行了的性能测试及分析比对。结论 表明前三项测试结果较理想,而近75%的仪器能量响应不能满足国家标准及检定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确保医疗手术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X射线对医护人员的辐射危害。方法 依据自身工作遇到的实际并查阅有资料。结果 列举了手术室C型臂X射线辐射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辐射防护措施。结论 应加强C型臂X射线的辐射防护,以减少医疗照射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调节电离室补偿值,解决髋关节置换术后数字X射线电离室摄影所造成的曝光过度问题以及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意义。方法 对带假体的模具和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X射线摄影电离室补偿方法摄影,通过系统获得相对曝光量的数值和变化的mAs值。结果 比较mAs值的变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离室补偿可有效降低图像过度曝光和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核技术应用中的中子剂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技术应用项目中的中子辐射剂量和监测方法,为中子辐射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中子剂量几种定义的辨析,以及对不同原理监测仪器的比较,选用中子剂量当量率仪对密封中子源、中子发生器和电子加速器等设备周围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结果 设备周围中子和γ射线总的辐射水平在4 061nSv/h以下,密封中子源和中子发生器周围的中子辐射水平高于γ辐射水平,加速器机房周围的γ辐射水平高于中子辐射水平。结论 三类设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总体来说是符合相关标准及管理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学影像系本科生对X射线辐射防护知识的认知水平,为辐射防护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临床放射检查规范化、合理化、最优化,将X射线损害降到最低。方法 采用现场无记名问卷的调查方式,对165名湖北医药学院2011级影像系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影像系本科生对辐射防护知识关注程度不高,对辐射防护知识掌握不全面,缺少辐射知识教育的正规途径。结论 医学院校应重视影像生的辐射防护知识教育,积极开展相关辐射课程,提高影像生辐射知识水平,为今后的医疗工作和灾害救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滥用X射线检查的危害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使放射医学工作者充分了解滥用X射线检查的危害性及其控制,严格掌握适应证。方法 通过X线检查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加强受检者防护的必要性。结果 滥用X射线检查的现象广泛存在,X射线对人体的辐射损害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结论 完善X射线检查机制,配套防护措施,严格遵守辐射防护的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9.
热释光剂量计在辐射防护及医疗照射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介绍热释光剂量计在辐射防护及医疗照射检测中的几种应用方法。方法 使用LiF(Mg,Cu,P)玻管探测器,对不同用途的剂量计分别刻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不同辐射量报告结果。结果 定向、周向X射线探伤机距球管焦点1 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分别为0.36~1 234.9、375.9~1 073.5 mGy/h。全身γ刀治疗状态下机房内墙壁表面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14~1.16μGy/h。一次换源操作人员受照水平为0.002~0.045 mSv。X射线诊断受检者平均皮肤当量剂量为0.22~21.26 mSv;平均有效剂量为0.21~20.59 mSv。结论 热释光剂量计的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解决介入放射工作中的X射线辐射防护问题。方法 设计和应用介入设备X射线机附加防护装置一套。结果 附加防护装置的辐射屏蔽效率达到了设计要求,并经实践印证防护效果显著。结论 介入放射中X射线附加防护装置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解决北京市移动X、γ探伤单位日常监管问题。方法 对现有单位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提出对北京市辐射工作移动X、γ射线探伤行业监督管理对策。结论 通过完善审批、增加培训、提高现场监管水平、建立事故应急体系方面加强对移动X、γ探伤单位的监管,可以保障北京市移动X、γ射线探伤行业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二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对比调查,了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辐射防护发展状况,为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提供评价依据,为车载型X射线摄影设备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测量摄影控制室、暗室、候诊位置、车身周围环境的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 第一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工作场所有一定剂量,车身周围环境辐射水平高,第二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工作场所、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为本底水平。结论 第二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辐射防护状况优于第一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利用FJ-347A型等X、γ射线巡测仪,对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周围辐射进行防护检测。结果 医用诊断X线机机房防护设施合格率较低。结论 较大医院的防护工作比较规范且效果也好,其余医院存在问题较多。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预评审和控制效果评审,控制和改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4年南充市医用X射线装置周围环境辐射防护现状,为提高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使用FD3013B型智能化γ辐射仪对南充市22家医院43台X射线装置开展环境X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涉及的医用X射线装置周围环境最大年有效剂量估算值在1.18×10-4~1.72×10-1mSv间,其中,瞬时剂量率最大值为某医院墙面,达12.26 μSv/h。结论 此次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但有多处剂量率较高,尽管目前国家环保部门尚未对X射线辐射剂量率有所限定,其对人体产生的效应也不可忽视,需进一步重视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核技术应用项目X、γ射线防护监测工作中,应选择合适的检测点、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方法 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规定的检测点,用符合防护要求与计量检定的仪器检测。结果 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针对防护监测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要点进行分析讨论。结论 只要检测结果低于国家防护标准规定的辐射水平(2.5 μGy/h),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的辐射防护符合国家防护标准,工作人员与公众成员的健康与安全是有充分保障的。  相似文献   

16.
某工业企业固定式X射线探伤室验收监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工作现状,探索如何对其周围辐射环境进行监测。方法 对具体探伤室周围的辐射环境进行监测。结果 探伤房周围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符合《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中规定的屏蔽墙外剂量限值要求。结论 企业在正常工况运行时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的要求和环评与审批部门的要求后才能建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射线检测防护方案,构建某工业库房高能X射线检测现场的辐射模型,并计算检测现场的辐射剂量率。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对各监测点进行了剂量率实测。结果 结果证明计算的辐射剂量率是正确的。结论 该辐射剂量率计算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加强辐射防护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几种常用辐射探测器对医用X射线防护监测适用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辐射探测器对于医用X射线防护测量的适用性。方法 根据不同辐射探测器的物理特性、医用X射线防护测量的不同目的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分门别类选择相应合适的探测器。结论 闪烁体探测器对于检漏型防护测量比较合适,热释光剂量计对剂量监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实现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辐射防护线性衰减系数的精确计算。方法 本研究采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供的80~1000 keV入射X、γ射线与1~92号元素相互作用的线性衰减系数值作为参照,对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公式中涉及的康普顿散射和光电效应相关参数进行修正。结果 通过本研究参数修正后计算的线性衰减系数与NIST提供相应数据值的偏差基本都在2%以内。结论 基本实现了80 keV~1000 keV能量范围内,1~92号元素各能量值线性衰减系数的近似计算,为解决辐射工程防护的精确计算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介入诊疗的辐射防护方法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借助医用X射线技术进行的介入诊疗手术中,采用双层百叶式铅橡胶床帏和多块铅橡胶屏蔽板(1mmPb)的辐射防护效果,有效减少介入诊疗工作人员和病人的辐射剂量。方法 用451P电离室巡测仪对介入诊疗手术床卧位床侧测试平面各检测点、床面上相当于病人的头部、腹部、上肢、下肢各诊视区外监测点在使用床帏和屏蔽板前后进行辐射剂量检测,用以判断防护效果。结果 防护后各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率下降到防护前的0.46%~7.84%。结论 介入诊疗手术床采用双层百叶式铅橡胶床帏和多块铅橡胶屏蔽板具有较好的辐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