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心脏电生理检查是研究、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和心脏疾病重要手段之一,既往均采用侵入性心内检查法。国外于1975年首次在儿科开展心内电生理研究及应用,为有创性方法,这在儿科应用特别受限制。食道前面与左心房后内侧紧贴,因此可经食道记录心电图或电刺激心房。1957年 Shafiroff 和 Linder 首先报告采用食道电极进行心房调搏。1973年 Montoyo 氏首先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心动过速。1980年 Gallagher  相似文献   

2.
心房扑动(AF)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用电击复律。自1967年Haft等首先报道经静脉右心房起搏终止AF成功后,国内外报道日渐增多,尤其是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为无创伤性方法,更易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我们于1992年2月至1993年11月对14例AF患者应用TEAP治疗,效果颇满意。  相似文献   

3.
高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4855-4856
经食道心房调搏是近年来电生理检查方面的重要进展,具有安全、无创、可靠等优点。将电极插入食道左心房后,测定窦房结的功能、心房心室及起搏系统不应期及一些特殊电生理现象如裂隙现象、房室传导双经路及心动过速类型的揭示,消除心室预激波。现将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崔炜 《临床荟萃》1994,9(24):F002-F002,1105
心房扑动的处理常有三种方法,即药物治疗,直流电转复及心房调搏。通常,药物转复房扑的成功率并不高,效果亦非即刻,并且常常由于房扑速率减慢而导致1:1房室传导,从而引起血液动力学状态恶化。直流电转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其需要静脉麻醉,并且在应用了洋地黄类药物及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常有潜在的危险。近年研究表明,房扑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心房内折返。故可采用心房调搏或导管消蚀的方法来中止及治疗房扑,但这种方法为有创性,不能在急症患者中马上应用。  相似文献   

5.
食道心房调搏术,是近年来迅速开展的一项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测新技术。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颇有实用价值,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宁佩萸主任医师及其同道结合近600例的实践经验,精心编著了《经食道心房调搏临床实用手册》一书.此书系统地介绍了食道心房调搏术,侧重于实用技术及基本操作方法,同时对心脏电生理学基础知识和常见心律失常的  相似文献   

6.
用心导管术进行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及窦房传导时间(SACT),以判定窦房结功能,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价值,已为多数学者肯定。但因系创伤性检查,又需要一定的设备,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无创性心外起搏术,适于作窦房结功能测定,现将我们所作这方面的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诊治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食道调搏诊治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37例,其中提示房室旁路12例(其中经房室结下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1例,经旁路下传合并房颤1例),房室结双径路26例(其中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例,房室结双径路现象2例),左房性心动过速并心房分离1例,未见异常2例。SS刺激法终止正在发作或诱发的M36例,其中23例一次转律成功。进行药物筛选16例,4例能被胺碘酮终止发作,8例为心律平所终止,异搏定终止2例。3例电极通过鼻腔困难,改经口腔顺利进行。出现明显恶心并呕吐9例,食道烧灼感5例,出现食道痉挛l例。结论 经食道调搏诊治室上性心动过速快捷、准确、安全,特别适合不具备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条件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8.
卢建平  马洪峰 《临床荟萃》1997,12(14):650-650
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在诊查病窦、房室结双径道及旁道等方面,具有简易、方便、无创伤及不需X线条件等优点。但其插管反应和调搏反应可导致操作失败或结果不准确。为此,笔者把3%利多卡因胶浆应用到TEAP中,能明显减轻插管反应和调搏反应,且起搏阈值较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食道心房调搏保护性起搏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安徽巢湖地区人民医院(238000)齐治平胆道手术中常因胆心反射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血液动力学改变,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已引起临床的重视。我院自1987年以来在胆道手术的病例中,选择性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保...  相似文献   

10.
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测窦房结恢复时间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对于典型的窦房结功能不全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早期的或不典型的病例,以及“亚临床”型或间歇性患者的诊断往往不太容易。我院故采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评价窦房结功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拟定以及对预后的判断。我们观察了200例经食道心房调搏患者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1981年至1990年我们共作1460例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术,今介绍其起搏导管的选择、插管方法、注意事项及心理护理,我们认为完成此项检查,护士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常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眩晕,持续时间长,而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及昏厥[1]。有部分病人药物治疗难以控制,且毒副作用大。我科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技术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54例,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  相似文献   

13.
经食道心房调搏术是测定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诊断和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的一项无创伤性、安全可靠、易掌握、易被患者接受的新技术。现将我院自1985年12月至1993年1月行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105例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5例,男74例,女31例,20~75岁,测定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71例,进行负荷试验和冠心病诊断26例,测定早搏发生原因9例,超速抑制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105例行TEAP者身高150cm~180cm平均  相似文献   

14.
对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心房扑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扑动(房扑)可严重影响血液动力学,甚至导致心绞痛、心衰、休克和猝死。当前房扑治疗以直流电复律为首选,50~100瓦秒电量常可奏效,但其缺点是受洋地黄应用的限制。并需在静脉麻醉下进行,且患者对电击复律多有恐惧心理,往往不易接受。治疗房扑的药物常用洋地黄、奎尼丁、胺碘酮和心律平等,其疗效多欠佳,或起效缓慢,并常有毒副作用,故也非治疗房扑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转复1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除1例无效外,其余13例均即时转复为窦性心律,调搏方式以超速起搏的疗效较好。此法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值得推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食管心房调搏81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经食管心房调搏 (TEAP) 81例 ,重点介绍在评价窦房结 (SAN)功能、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电生理研究及治疗、心房扑动 (AF)转律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 81例患者分别有晕厥前症状或晕厥史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疑心动过速史 ,PSVT发作及AF ,而进行TEAP检查或治疗 ,其中男性 3 3例 ,女性 48例 ,平均年龄 41.3岁 ( 12~ 73岁 )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3 5年。1.2 方法 以F6双极道管经鼻腔插入食管 ,在食管导联的P波双相或电压最高处固定导管 ,接食管心房调搏刺激…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7~ 1999年对 10 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或阵发性心悸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 0例中男 6 2例 ,女 38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39 5岁。病程 3月~ 2 0年。临床诊断冠心病 10例 ,糖尿病 2例 ,心肌炎 1例 ,体表心电图示显性预激 15例 ,其中A型预激 9例 ,B型预激 6例。应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XD - 2型心脏电生理诊疗仪。采用超速抑制法 ,使S1频率高于自身心率 10~ 30次 ,脉宽 5~ 10ms,起搏电压 30~ 35V ,持续时间 10~ 2 0s ,终止室上速发生。2 结果房室…  相似文献   

19.
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是心脏电生理检测中一项无创性新技术,此法可床边讲行.安全可靠.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自1992年以来我院对105例窦缓患者进行了窦房结功能测定,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式娟  张薇 《临床荟萃》1994,9(23):1070-1070
经食道心房调搏是通过食道电极对右心房近窦房结处施加阈上刺激,以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传导时间的无创伤性窦房结功能检测方法。本文通过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测窦房结功能280例临床分析,探讨该方法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