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高原康胶囊对人体在高原环境下运动前后脉搏的影响。方法:将50例健康战士按体重随机分为高原康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高原康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50min、100m冲刺跑后0min、15min、30min、45min时测定两组的脉搏。结果:两组脉搏在给药前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在给药150min后及运动后0min、15min、30min、45min高原康组脉搏均低于对照组(P<0.001)。高原康组脉搏在给药150min后降低,运动后0min时升至最高点,之后逐渐降低,运动后30min低于给药前。结论:高原康胶囊能改善机体缺氧症状,提高人体对高原缺氧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原家兔胸部爆炸伤后动脉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的变化特点。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高原致伤组、高原对照组和平原致伤组,分别于伤前和伤后1、3、6 h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伤后各致伤组均表现为持续性的代谢性酸中毒,与伤前比较血气指标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伤后各时点高原致伤组与平原致伤组血气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伤后高原致伤组的血气指标降低以及持续性代谢性酸中毒是高原胸部爆炸伤的最主要特征性改变,对于及早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原康胶囊对快速进入高原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高原康胶囊对快速进入高原者的肺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 80名由平原乘飞机初次进入高原的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于平原登机前开始给予口服高原康胶囊 ,2粒 /次 ,3次 /日 ,连续服用 3日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分别于进入高原的前1d及进入高原的第 3d和第 7d对两组快速进入高原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 ,并对两组的肺功能及 7d内急性高山病 (Acutemountainsickness ,AMS)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进入高原后肺功能各指标均较平原增加 ,但实验组比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 (对照组P <0 .0 5~P <0 .0 1,实验组P <0 .0 5~P <0 .0 0 1) ;且实验组的AMS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 5 % ,对照组 32 .5 % ,P <0 .0 0 1)。结论 :高原康胶囊能非常显著地改善快速进入高原者的肺功能 ,通过提高快速进入高原者的高原适应能力而显著降低其AMS的发病率 ,有利于AMS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高原康胶囊(西藏军区总医院制剂中心研制,成联制字2001:FP21001)是一种专用于防治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 seases,AHAD)的药物,在预防急性高原反应(AMS)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已得到肯定,为了进一步明确高原康在预防AHAD中的作用机制及充分发挥其在大批人员快速进入高原后AHAD预防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实验对高原康胶囊对大批人员快速进入高原后水负荷调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原部队特殊性和驻地环境特点,为了探讨部队由海拔较低的营区,进入海拔较高的坑道及在封闭坑道作业时,人体血气分析各参数的变化,我们在某部发射旅和装检团坑道驻训期间,跟踪调查了部分人员血液气体与酸碱平衡参数,同时对坑道内大气压、氧含量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部队坑道驻训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受检67人均为健康男性,其中发射旅27人,装检团40人,年龄19~39岁,平均23.8岁。发射旅由海拔2913m(大气压71.5kPa)的营区乘汽车进入海拔3718m(大气压65.6kPa)的坑道。装检团由海拔27O0m(大气压74… 相似文献
7.
高原康胶囊对大批快速进入高原者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及水负荷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高原康胶囊对快速进入高原者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II)及水负荷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80名由平原快速进入高原的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40名,对照组40名,实验组于平原登机前开始给予口服高原康胶囊,连服3日,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均于进入高原的前1天及进入高原的第3天午给予水负荷实验,并对饮水前血浆ALD、AII及饮水后150min内各时间段的尿量及两组进入高原后7天内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es,AHAD)的发病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照组进入高原后与平原相比血浆ALD、AII显著升高,水负荷实验61min~150min各时间段的尿量及相应时间的总尿量与平原时相应各时间段的尿量及相应时间的总尿量相比则显著减少(P<0.05~0.001),而实验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进入高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水负荷实验61min~90min的尿量及120min、150min的尿总量则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血浆ALD、AII及AHAD发病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高原康胶囊能显著降低快速进入高原者的血浆ALD、AII,通过对水负荷调节的影响减少机体的钠水潴留,从而防止快速进入高原者AHAD的发生,可用于大批快速进入高原者AHAD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严重烧伤后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严重烧伤患血气变化的认识,探讨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变化及发展规律。方法:对84例严重烧伤患不同时期的472例次动脉血气测定值和电解质测定数据,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均有不同程度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472例次血气分析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218例次(46.2%),二重酸碱平衡紊乱178例次(37.7%),三重酸碱平衡紊乱76例次(16.1%)。其中单发或伴发呼吸性碱中毒(呼喊)236例次,呼吸性酸中毒(呼酸)132例次,代谢性酸中毒(代酸)311例次,代谢性碱中毒(代碱)123例次,84例中死亡16例次,呼吸性酸中毒(呼酸)132例次,代谢性酸中毒(代酸)311例次,代谢性碱中毒(代碱)123例次。84例中死亡16例、病死率19.1%。结论:严重烧伤患均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二例、病死率19.1%。结论:严重烧伤患均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二重或三重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影响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进4300m海拔条件下呋噻米对大鼠血气的影响。方法实验Wistar雄性大鼠40只,分为A组(平原对照组)、B组(高原对照组)、C组(高原呋噻米组)及D组(高原乙酰唑胺组)4组。在各处标准饲养3d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气。结果各组血气结果有不同程度的改变。C组与B组相比,Po2、HCT、K^+、ctHb、CB及ctO2均下降(P〈0.05);SatO2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机体有一定程度的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结论在4300m海拔低氧低气压条件下机体的血气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应用呋噻米能一定程度改善大鼠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0.
高原康胶囊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抗氧化及抗缺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高原康胶囊在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es,AHAD)的预防过程中的抗氧化及抗缺氧效应。方法:将80名由平原乘飞机初次进入高原的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实验组于平原登机前开始给予口服高原康胶囊,连服3日,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并对两组进入高原前后的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氧饱和度(Sa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血清过氧化氢(H2O2)、乳酸(LD)及两组7d内AHAD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进入高原后与平原比较SOD及CAT活力、血清H2O2、LD及血浆ET均显著升高,血清NO、SaO2显著降低(P〈0.001);实验组除SaO2显著降低(P〈0.01)、LD显著升高(P〈0.05)外其余指标则无显著变化;进入高原后两组比较实验组SOD及CAT活力、血清H2O2、LD及血浆ET含量及AHAD发病率均显著降低对照组,血清N0及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SOD、H2O2、LD、NO P〈0.05,CAT、ET、SaO2 P〈0.01,AHAD发病率P〈0.001)。结论:高原康胶囊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及抗缺氧效应,能有效地预防急进高原者AH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藏药洛布桑胶囊等预防进藏战士缺氧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富含抗缺氧成分的新型藏成药中,寻找能增强部队紧急抗缺氧的药物,以提高部队快速进入高原后对高原环境的习服能力;方法171名空运进藏新兵,随机分组,实验组选用藏成药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藏王宝胶囊、红景天胶囊,以及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组用淀粉胶囊,采用单盲法给药,观察急性缺氧症状发生率;结果进藏后5天内的急性缺氧症状发生率,除地奥心血康组以外,均以第一天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至第5天时急性缺氧症状基本消失;入藏后第1天,除藏王宝组外,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入藏后第2天,仅地奥心血康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入藏后第3天仅有洛布桑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所选的药物,除藏王宝以外,在增强部队紧急习服高原能力方面均有积极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藏药对部队进入高原增强习服的功效 ;方法 :1 71名进藏新兵 ,随机分为 6组 ,实验组用药分别为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藏王宝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 ,空白对照组为医用淀粉胶囊 ,观察实验药物对进藏前后心电图的影响 ;结果 :进藏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 ,P >0 .0 5,进藏后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心率、Q -T及QT TQ有显著差异 ;进藏后心率增快 ,Q -T、QT TQ比值增大 ,对照组与实验组存有显著差别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5种药物对心电图参数均有干预作用 ,以诺迪康、红景天及洛布桑作用较为显著 ,提示有增强高原习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平原大鼠急进高原后肝肾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与方法:本文采用平原SD大鼠10只,随机分平原组5只,高原组5只、♂1、♀4,高原组迅速带至海拔4475m高原,应用透射镜对大鼠肝肾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1)人部分线粒体局部外和嵴消失,毛细胆管微绒毛短少;(2)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于髓鞘样改变,微绒毛排列紊乱;结果:结果表明急性缺氧时的大鼠其肝肾均出现明显的缺氧性损害;结论:本研究为阐述高原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肺弥散量测定方法评估急进高原后高山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7名健康者从海拔2260m快速进入海拔4700m高原进行了肺CO弥散量的测定,显示肺CO弥散量与急性高山病有某种程度相关。反应组10例和对照组17例相比,肺CO弥散量均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增加的幅度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因此,认为人体进入高原后肺CO弥散代偿能力不足是发生急性高山病重要原因之一,利用肺DL-CO量测定评估人体对高原的适应性可作为预测急性高山病发生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富氧室对高原移居者运动前后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高原建立富氧室对移居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移居海拔3700m一年的10名受试者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用ES800肺功量仪检测肺通气功能,并与安静时比较;结果:与安静时对照,富氧前运动后FEV1/FVC%降低,MVV增加,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VC、FEF25%-75%、FEV1、PEF都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富氧次日运动后FVC、FEV1、PEF和MVV增加非常显著(P<0.01);与富氧前运动后比较,富氧次日运动后FVC、FEF25%-75%、FEV1、PEF、FEV1/FVC%及MVV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富氧室能改善高原移居者运动后的肺通气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供氧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服用复方天棘胶囊前后睾酮和雌二醇E2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红症患者服用复方天棘胶囊后,T含量和T/E2比值明显升高,与用药比较P〈0.01,昨方天棘胶囊具有提高高红症患者本内T含量和增强机体性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洛布桑等藏成药对快速进入高原者换气效率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所选藏、中成药对快速进入高原青年男性换气效率指数等指标的影响 ,探索抗高原缺氧的新方法 ;方法 :实验组分别服用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藏王宝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 ,对照组则服用医用淀粉胶囊。采用单盲法给药 ,在进入高原前后各连续服药 3天 ,2粒 次 ,3次 日 ,分别于受试者服药前和进入高原后的第 5天 ,各测定一次受试者的屏气指数和换气效率指数 ,在进入高原后的第 5天测定受试者的高原适应指数 ;结果 :平原人进入高原后 ,屏气指数降低 ,P <0 .0 1 ;进入高原后 ,洛布桑组和诺迪康组的换气效率指数显著增加 ,但只有洛布桑组的换气效率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在各组中地奥心血康组的高原适应指数最高 ,其余各组差别无显著性 ;结论 :平原人进入高原后 ,屏气指数降低 ,洛布桑能够提高机体的高原换气效率指数 ,而地奥心血康则可能改善受试者的高原适应指数 ,表明两药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 ,促进人体的高原习服代偿过程 ,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高原移居人群肺功能与血浆一氧化氮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移居人群低氧初期和居住6个月后的动态肺功能与血浆一氧化氮之间的内在关系,充分认识低氧环境中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物调节过程,为急性高原病的防治寻求新的途径;方法:采用美国产ES800肺功能仪对同一群体的20名男性健康青年于上山前(海拔1400m)和进驻海拔5380m10天及居住6个月后在静息状态下进行动态肺功能及血浆一氧化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高原心脏病(高心)诊断标准,回顾分析了按1982年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拟定稿诊断的高心100例。其中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余下的97例中25例存在明显阻塞性通气阻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应诊断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45例肺动脉压正常,应诊断为慢性高原反应(高反),确诊为高心者27例。为提高高心诊断的正确率,作者对高心、肺心和高反组的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肺功能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据此提出了高心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