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髋臼指数是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标志,随访其发育变化规律对于指导髋臼修复后康复锻炼、改进髋臼修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连续跟踪随访,分析改良Pemberton髋臼修复重建后3年髋臼指数发育差异及差异程度。 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前后对照观察,于2002-03/2004-11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2家医院髋关节脱位患儿127例,年龄5个月~3岁6个月,其中< 1岁51例;1~2岁41例;> 2岁46例。 方法:采用修复重建前不牵引,行一期髋关节联合修复重建 (切开复位+转子下旋转截骨+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 矫正全部畸形, 其中髋臼的处理是在Pemberton的基础上进行修复重建改良。随访结果分析采用手术组髋臼发育与正常髋关节的发育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①髋关节功能Muller和Seddon评分。②治疗后在不同髋臼指数区间内,髋臼数量的分布变化。 结果:随访中脱落14例,113均进入结果分析。髋臼修复后髋关节功能Muller和Seddon评分优78例,良18例,可17例。第3年进行手术组髋臼指数和正常对照组髋臼指数对照,显示83%术后髋臼指数接近正常,髋臼发育逐渐向正常髋臼发育靠拢,但17%患者术后3年内髋臼指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变。 结论:应用改良Pemberton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年内,在髋臼、股骨头同步发育的原理作用下,大部分发育失常的髋臼恢复到正常的发育轨道;但少数髋臼在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退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原因,以期防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脱位。 方法:选择2002-01/2007-06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共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48例(406髋),在治疗和随访中,共有15例(15髋)患者发生脱位(占3.7%),男6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58岁。原发病包括股骨颈骨折3例(其中1例为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翻修病例),股骨头坏死5例,髋关节发育不良5 例,骨性关节炎2例。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外侧入路8例,后外侧入路7例。首次脱位时间:2周以内2例,2~4周3例,4~6周6例,6~12周3例,12周以后1例。发生脱位时的动作主要为:搬动患者2例,翻身2例,转身4例,由坐位试图站立3例,穿袜2例,拾物2例。根据临床分析和手术切开发现,前脱位6例,后脱位9例。根据双髋关节正位X射线片,发现假体位置安放正常5例,假体位置安放不当10例。发现假体脱位后,立即行闭合复位,其中11例成功复位,4例闭合复位失败行切开复位手术,并限制肢体活动。7例再次发生脱位,4例延长佩戴外展支架固定时间,另外3例行翻修术。 结果:随访10~60个月,8例首次复位即获得成功,关节稳定性好,以后未再脱位。4例再次发生脱位患者,复位后延长支架固定时间,未再脱位。3例翻修者未再发生脱位。Harris评分为 (87±5)分。随访中未发现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反应。 结论:髋关节置换早期脱位应强调以预防为主,复位后外固定时间要足够。  相似文献   

3.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与关节囊、韧带等致密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有密切关系。 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与正常儿的髋关节圆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分析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二者比例(Ⅰ/Ⅲ)变化规律。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于2006-10/2007-03卫生部先天畸形实验室完成。 对象:选择2005-06/2006-08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童骨科住院并第1次手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1例。根据术前X射线片按Tönnis标准分3组,髋臼发育不良组3例、髋关节半脱位组12例、髋关节脱位组6例。选择因其他疾病第1次行髋关节手术及尸检患儿13例为对照组。标本取自患者股骨头相连接部位圆韧带。 方法:将各组标本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在普通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下并测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计算比例(Ⅰ/Ⅲ)。 结果: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对照组Ⅰ型胶原明显高于各病例组(P < 0.01), Ⅲ型胶原稍低于病例组(P < 0.05)。胶原含量比例(Ⅰ/Ⅲ)随着年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 (P > 0.05);各病例组胶原含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和对照组间圆韧带Ⅰ和Ⅲ型胶原含量及比例(Ⅰ/Ⅲ)有较大差别,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发生可能与关节囊中胶原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前期文献对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翻修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假体松动下沉、髋臼磨损、假体柄断裂等方面,有关置换后近期脱位翻修的报道较少。 目的:分析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近期脱位的原因,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必要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5/2008-10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全髋关节翻修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75~87岁,平均81岁。翻修原因均为置换后近期脱位,所有病例均一期翻修,有骨质缺损者同时植骨。翻修后早期观察血常规及血沉变化;翻修后6个月,1,2年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以X射线平片观察骨盆前后位髋臼假体位置。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翻修后获得至少1年(1~4年)随访,无一例需要再翻修,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8分。全部病例翻修后无伤口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扩髓时骨皮质不全骨折1例,X射线片显示人工关节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感染征象。提示手术技巧不当及病例选择不当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近期脱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双动头的双动特点,一旦脱位难以闭合复位,只能行翻修术。若手术指征正确,手术技巧娴熟,全髋翻修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全髋关节翻修;双动股骨头假体;置换;脱位;随访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正常髋臼空间形态以及头臼相互关系的覆盖率变化曲线,对于准确描述髋关节的空间轮廓、指导髋关节疾病尤其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极其重要。 目的:利用正常髋关节螺旋CT扫描的三维数据,以特定及合作开发的计算机软件重建后描述正常髋关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选择6~17岁正常56个髋关节三维CT扫描数据,以特定商业软件VxWork模拟分析并表面重建髋关节之后截取髋臼和股骨头,再借助协作开发的Terrain软件生成髋臼及股骨头的等值线图形、并予以定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正常髋臼的等值线排列成多个同心“C”和“卵圆O”形、其中至少有一个封闭的“O”形,表示髋臼存在穹顶形态;“O”形周围的等值线稀疏,表示髋臼穹顶周围曲率小、空间形态变化平缓;而髋臼底区域等值线密集则表示该部曲率大、形状陡峭、空间形态变化显著。髋臼前、后缘等值线形成多个“V”形,连接该“V”形拐点所成的弧线与髋臼外上缘等值线平滑延续。股骨头等值线为多个同心“O”形。髋臼穹顶区与股骨头表面的中央区等值线叠合后,二者的走势及形态基本吻合,表明头臼曲面形势及空间适应性程度良好。结果提示髋臼和股骨头等值线图像,能够形象而直观立体地描述其空间形态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背景: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在年轻、活动量高的患者中有较高的早期失败率。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具有杰出的稳定性、低磨损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 目的:评价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7-04/2009-10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对48例4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患者进行了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后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标准评定,每一例患者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观察假体位置,比较置换后随访X射线平片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20.2个月。患者置换后无脱位,无感染,无髋臼及股骨骨折。2例髋臼假体周围发现透亮带。1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2例出现关节周围响声。最近一次随访Harris平均评分96分,优良率100%。提示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可有效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骼生物力学数字有限元分析方法,因其有限元模型作为虚拟标本可重复使用而不被破坏,可以降低实验成本。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快速建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假髋臼周围的受力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采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骨盆CT数据,在Mimics 10.0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面网格划分,在Ansys10.0软件中进行体网格划分后导入Mimics10.0中赋予材料属性,从而建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双髋臼半骨盆有限元模型。在Ansys10.0中,模拟患者患侧单下肢站立的情况对假臼关节面施加静力载荷,对该模型进行初步的力学分析及验证。 结果与结论:基于DICOM格式CT数据建立了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双髋臼半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精确可用,包括147 167个节点,113 898个单元,假臼位置与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相对。患侧单下肢站立的情况下,骨盆应力主要集中在假髋臼和骶髂关节面之间的骨质。利用Mimics及Ansys软件可简单有效地建立骨盆的有限元模型,此建模过程同样适用于人体其他骨骼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利用有限元模型可以方便有效的模拟人体骨骼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对于临床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背景:熟悉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分类、各自特点,以及超声检查在早期筛选、早期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优势,对于超声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合理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分类、性质及超声检查技术与临床体格检查、放射学检查相结合在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超声检查,髋关节”或“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uhrasonograph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类型、临床特点、及超声检查技术对该病的早期治疗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8篇文献用于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超声能清晰地显示髋关节周围的软骨及软组织结构,可以直接观察软骨性股骨头与髋臼的相对关系,及股骨头软骨和盂唇的形态、结构的改变,并能显示部分髋臼内软组织,能补充X射线或CT不能显示的部分信息。与普通髋关节前后位X射线平片相比,超声图像是断面图像,可避免普通X射线图像因结构重叠及投照角度问题而引起的漏诊与误诊。总之,高频超声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通过传统的X射线评价,Chiari截骨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覆盖,但对截骨后效果的三维立体评价研究很少。 目的:利用三维CT评价Chiari截骨术后髋关节的形态变化,同时比较X射线及三维CT方法测量股骨头覆盖是否存在差异。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试验,病例来自2003-01/2006-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 对象: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髋臼发育不良患儿12例(12髋),男5例,女7例;左侧8例,右侧4例;手术时年龄7.2~15.2岁,平均11.5岁。 方法:12例患者(12髋)均行Chiari截骨治疗。5髋在关节囊外截骨,7髋行关节囊小切口紧邻髋臼外上缘截骨。根据Colton提出的评分方法进行临床功能评价;在前后位X射线平片测量手术前、后的股骨头覆盖率及截骨的高度;在三维CT图像上测量股骨头前1/4、中1/2、后1/4部位的覆盖率。 主要观察指标:X射线测量截骨前后股骨头覆盖率、截骨高度;三维CT测量冠状面上股骨头前1/4、中1/2、后1/4的覆盖率及髋臼前倾角;Colton法测量髋关节的功能评分。 结果:所有12髋术后临床功能评定,优6髋,良3髋,3髋为一般;在切开关节囊的7髋中,优2髋,良3髋,未行关节囊切开的5髋中,优良各2髋;在切开关节囊的髋中,截骨高度低于未行关节囊切开髋中的截骨高度[(3.64±1.54),(11.00±2.09) mm,P < 0.01];不同截骨高度与临床评定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前9例有明显的髋痛,随访时,5例已无疼痛(其中4髋截骨高度适宜),4髋截骨过高者仍有疼痛;无深部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X射线及三维CT测得的股骨头覆盖率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 < 0.01);但三维CT测得的股骨头前外侧、中外侧覆盖率明显小于X射线测量结果(P < 0.01);术后在股骨头的前外侧仍存在覆盖不良。 结论:利用X射线测量评价Chiari截骨术后股骨头的覆盖存在假像,真实情况并非像X射线测量结果那样完美。术前、术后利用三维CT仔细评价髋关节的病理缺陷是必要的。Chiari截骨后,在股骨头前外侧仍覆盖不良。为达到合适的截骨高度,行关节囊小切口准确显示髋臼的外上缘对术后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髋臼恶性肿瘤切除重建的主要目的是在安全边缘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获得骨盆稳定及下肢行走的功能。既往多是通过MRI、CT、X射线片等二维资料评估切除范围,具有相当的主观性,缺乏术前设计。计算机三维重建可从整体及各个切面评估肿瘤侵蚀范围,从而做到精确确定肿瘤切除的范围。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髋臼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例髋臼血管肉瘤患者,应用薄层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计算机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设计截骨范围、个体化髋臼假体及模拟手术过程。按照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案切除髋臼肿瘤组织,采用异体半骨盆+个体化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骨盆环及右髋关节。 结果与结论:异体半骨盆+个体化全髋关节置换后2个月患者开始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6个月患者行走步态基本正常,右髋关节活动良好,无疼痛不适。置换后X射线片提示人工假体与骨盆匹配良好。置换后仅右髋关节外侧有少许皮肤麻木,无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提示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髋臼周围肿瘤的治疗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它使手术治疗提升到个体化治疗阶段,使手术更精确、更可靠、更方便,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