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及微血管病变已成为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合并大血管问题应该受到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专科在内的所有医务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通常是指心脑血管和下肢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80%以上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糖代谢功能障碍引起心肌微血管发生广泛病变,心肌糖蛋白胶原纤维、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沉积致使心肌细胞肥大变性坏死纤维化,使心肌顺应性减小,引起舒张和收缩功能降低[1].然而心脏损害早期多属可逆性病变,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多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4.
罗敏 《重庆医学》2013,42(7):816-818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1].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约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2].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等的发病率显著增加[3].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使得人们患肥胖症几率逐年增加,同时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得尤其快,因为对此疾病认知程度的不同和治疗得不及时,使得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群致死、致盲、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而在死亡患者中,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高.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病程的延长,继发于DM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心肌病已成为老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对DCM发病机制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动态     
437 胡卢巴可降低胆固醇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胡卢巴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为高纤维植物,在印度用作调味品。近期对糖尿病进行的研究表明,因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的糖尿病病人比非糖尿病死亡的多2倍~3倍,并发现胡卢巴具有降血胆固醇和降血糖活性。长期研究表明,胡卢巴种子具有降血脂作用。6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先进行为期一周的代谢期作为对照,然后持续2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发糖尿病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36例并发糖尿病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周密监测和调节血糖,把握手术时机,同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采取措施避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术后2周血糖控制满意17例,需要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15例,仍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4例.暂时性尿崩症3例,脑脊液漏2例,无颅内感染和死亡病例.结论 并发糖尿病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围手术期处理关键在于术前和术中血糖控制,而颅内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并发症死亡原因中以心血管系为主,占70%以上[1],脑卒中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我院自1988~1996年共收治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脑卒中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8例...  相似文献   

10.
胡大一 《中国医刊》2004,39(7):59-59
成人糖尿病患者数2025年将为2000年的两倍,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增长更为迅速.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2~4倍.无心肌梗死史的糖尿病患者未来8~10年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高达20%,大约等同于已患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而患过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未来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超过40%.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占死亡的40%左右.美国1997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住院总费用高达120亿美元,其中的64%用于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一、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研究的进展 糖尿病患者心脏疾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因此,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卫生保健费用支出最常见的原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中患冠心病(cHD)的危险增高2~4倍,在糖尿病患者中近75%的死亡原因是cHD.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人群,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大部分CKD患者在没有进入肾脏替代治疗(RRT)前就已死亡,其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CVD).因此应努力在CKD患者中寻找既可以高度预测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又可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延缓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微量白蛋白尿(MAU)是反映肾脏损伤、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指标,对判断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量研究发现,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普通人群,MAU的存在即预示着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减少MAU的排泄可以起到保护肾脏及心脏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96~ 2 0 0 0年诊治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 2 3例 ,发现冠心病 11例 ,高血压病 12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中 ,女 6例 ,男 17例 ,年龄 45~ 78岁 ,平均 6 0 .3岁。合并冠心病 11例(4 7.8% ) ,高血压病 12例 (5 2 .2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 ,糖尿病患者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 ,左室舒张功能异常。2 讨 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 ,糖尿病心血管的并发症也日益突出 ,并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对大血管的影响 ,使冠脉狭窄程度加重 ,累及支数多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尿酸,对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组、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血尿酸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非心血管并发症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收缩压和尿酸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呈独立正相关影响。结论:尿酸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成年人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死亡事件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代表新一代的降糖药物可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很大的心血管获益。该文意在从生物学机制的角度来阐述GLP-1受体激动剂在治疗2型糖尿病同时带给患者的多方面的心血管获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多合并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易患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促使发生脂代谢异常,使心血管系统患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增高,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约占80%,并使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3,其中冠心病约占死亡原因的55%[1],为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Ⅱ组)的血脂变化特点,观察了血脂在正常人,2型糖尿病无CHD患者(Ⅰ组)以及Ⅱ组中的变化,探讨血脂异常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58%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动脉粥状硬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中监测是否有意义,hsCRP,LDL哪个更能有效的监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8.
侯冰  郝明 《陕西医学杂志》1991,20(6):339-340,376
分析了糖尿病43例的死亡原因。以感染最多12例,其次为心血管并发症10例,脑肾并发症和酮症酸中毒也占一定比例。低血糖、低血钾作为糖尿病死亡原因在本组则十分突出占23.2%。强调加强血糖和电解质监测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了导致死亡诸因素发生的可能机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及其进行性发展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糖异常持续升高引发细胞功能紊乱,内皮细胞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由此导致的血管病变可以累积心血管、脑血管、肾脏、眼睛、神经系统和周围血管等,继而出现脏器损伤和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多种代谢异常共同参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发展。近二十几年的循证医学证据也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及脑卒中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与全因死亡同样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