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及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将2100例行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产妇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按照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心理状况进行评价,护理前后对照组产妇的SAS得分分别为(43.13±11.66)分、(37.82±9.03)分,SDS得分分别为(42.02±10.51)分、(35.51±7.66)分,本组护理前后SAS与SDS得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后观察组产妇的SAS得分分别为(42.67±11.03)分、(31.87±7.12)分,SDS得分分别为(41.72±10.09)分、(30.36±5.15)分,本组护理前后SAS与SDS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本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产妇的心理护理,会使得患者心理状态转良,且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强化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苏醒时间、干预前后情绪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为(3.03±0.47)min,对照组为(5.24±0.58)min,两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54.3±7.0)、(39.1±5.3)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54.8±7.1)、(46.6±6.5)分,两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人工流产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胡央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28-2729
目的探讨手外伤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方法9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外伤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观察两组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及疼痛评分(VAS)情况。结果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VAS评分分别为(35.5±14.5)分、(36.8±11.2)分、(3.1±1.0)分,对照组分别为(56.5±15.3)分、(65.6±14.1)分、(5.6±1.5)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6、10.53、9.41,均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减轻疼痛,值得I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孕妇临产前后实施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在临产前后均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顺产分娩率。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前2组 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2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实施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的顺产分娩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孕妇临产前后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升顺利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权循炎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96-239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同时应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术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3.14±6.65)分、(38.61±6.8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9±7.74)分、(56.92±8.03)分(t=10.730、16.120,均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χ2=4.56,P<0.05)。结论舒适护理改善了老年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及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魏超容 《安徽医药》2014,(9):1720-172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证调护对妇女绝经前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_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围绝经期一般的保健知识宣传教育,观察组在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证调护的护理干预,12W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I)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均分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体质状况和SAS、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W后SCL-90量表总评分,观察组(113.96±31.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3±35.47)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1.76±5.83)、(32.76±6.33)和(39.82±6.78)、(41.69±7.16)分,均较治疗前的(47.68±6.46)、(49.79±7.21)和(48.87±7.58)、(50.29±6.56)分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证调护有利于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功能恢复以及负性情绪的疏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伴心理应激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在女性AMI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3例女性AMI患者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及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征。将伴有心理应激的6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进行SAS、SDS评定。对2组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无心理应激的女性AMI患者相比较,伴心理应激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诊延迟时间较长[(7.9±5.8)h比(5.1±3.6)h,P〈0.01],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者较多[分别为58.8%(40/68)比37.1%(13/35),41.2%(28/68)比20.O%(7/35),均P〈0.05]。4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SAS总分、SDS总分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39.7±6.1)分比(53.8±6.7)分,(37.5±5.6)分比(54.6±7.1)分,均P〈0.01];干预组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6%(7/34)比44.1%(15/34),23.5%(8/34)比47.1%(16/34),5.9%(2/34)比23.5%(8/34),均P〈0.05]。结论与无心理应激的女性AMI患者比较,有心理应激者危险因素较多。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女性AMI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产妇,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参考组于产前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2.12±6.5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0.85±5.48)分及疼痛评分(65.45±12.31)分均少于参考组SAS评分(45.64±8.57)分、SDS评分(46.62±8.41)分及疼痛评分(92.53±6.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为79.6%,参考组顺产率为5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产期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急诊三无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急诊三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急诊三无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急诊三无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7.5±5.2)分、(49.7±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2±6.3)分、(53.4±5。8)分(t=5.163、2.492,P〈0.01、〈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指标、心理指标、精神指标等评分为(69.9±8.9)分、(70.2±8.3)分、(71.4±8.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5±6.9)分、(59.3±7.9)分、(58.6±7.4)分(t=3.113、5.210、6.221,均P〈0.01)。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急诊三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133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于孕24周来该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卡时,以就诊建卡先后顺序按单双号分为心理干预组(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非干预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自评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PS)等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后于孕28周时以相同问卷再调查一次,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SCL-90〉2.7分、SAS〉53分、SDS〉55分,表明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两组孕28周时SCL-90、SAS、SDS、SSRS评分[非干预组:分别为(2.58±0.27)分、(52.64±0.35)分、(51.03±0.42)分、(6.88±0.28)分,干预组:分别为(2.01±0.34)分、(48.86±0.42)分、(47.12±0.45)分、(5.12±0.51)分]均较前有所下降,但干预组孕28周时SCL-90、SAS、SDS、SS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取“一对一”的多次心理干预形式,对改善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抑郁症状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子宫肌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产妇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初产妇94例,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产前、产后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初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初产妇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SAS、SDS、PSQI评分隋况。结果干预组SAS(30.54±2.2)分、SDS(32.4±4.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1.9)分、(38.2±4.5)分(t=3.25、3.31,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21、3.33、3.36、3.44、3.54,均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初产妇的睡眠质量,从而有利于产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耿田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4,(17):109-110,113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胃癌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60例胃癌晚期疼痛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中,42例(52.5%)为轻微疼痛,20例(25.0%)为中度疼痛,18例(22.5%)为重度疼痛;实验组中,67例(83.8%)为轻微疼痛,12例(15.0%)为中度疼痛,1例(1.2%)为重度疼痛,两组的疼痛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为(45.23±3.25)分,护理后为(40.41±4.52)分,实验组护理前的SAS评分为(44.34±4.37)分,护理后为(36.34±5.64)分,两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分别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胃癌晚期疼痛疼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与稳定其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内不良心理情绪干预效果。方法将8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不良心理情绪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的不良心理情绪评分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84.09%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心理情绪干预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高危儿母亲随机分为干预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干预组按照“高危儿母亲情绪管理方案”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护理。利用焦虑白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高危儿母亲的情绪进行评估;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表及应对方式问卷调查高危儿母亲的一般情况、应对方式。结果干预组在心理干预后SAS标准评分是(38.3±8.2)分,SDS标准评分是(42.5±7.4)分;对照组SAS标准评分是(41.7±9.8)分,SDS标准评分是(47.6±6.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于预后积极应对标准评分为(18.3±8.5)分,消极应对标准评分为(9.2±8.7)分;对照组积极应对标准评分为(13.8±9.4)分,消极应对标准评分为(12.9±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儿母亲经过心理干预后心理压力明显缓解,应对方式更为成熟,实施高危儿母亲情绪管理方案可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6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SAS、SDS评分。结果 干预组心理干预后SAS较对照组下降(3.7±0.6)、SDS下降(3.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刘锦霞 《安徽医药》2013,(11):2002-20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护理后采用简单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比。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孕妇心理疏导及护理在儿磁共振检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孕妇检查前心理疏导和护理对提高胎儿磁共振成像(MR)检查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临床及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脑发育异常而申请MR检查孕妇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孕妇给予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无任何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完成扫描的时间、首次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等差异性和检查前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25例孕妇均顺利完成检查,且首次检查成功率达100%;对照组20例(80%)完成检查,首次成功率为75%。观察组每例孕妇平均检查时间为23.6min,对照组每例孕妇平均检查时间为35.4min,观察组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检查后较检查前心率平均增加8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伪影出现率为15.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3%。结论孕妇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对提高胎儿MR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黄岩岩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76-257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肝硬化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观察8周,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不良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