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33-136+139
目的探讨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发病4.5 h内),所有患者均于溶栓前及溶栓7 d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及磁共振DWI和3D-ASL检查,测量溶栓治疗前后DWI高信号区脑血流量(CBF)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根据3D-ASL/DWI匹配情况进行分组,对各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根据3D-ASL/DWI匹配情况分为三组:(1)3D-ASLDWI组(16例):患者溶栓治疗前后ADC值、CBF值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100.0%;(2)3D-ASL=DWI组(15例):患者溶栓治疗前后ADC值、CBF值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86.7%;(3)3D-ASLDWI组(5例):患者溶栓治疗前后ADC值、CBF值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0.0%;对36例患者疗效与所在不同组别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D-ASL/DWI不同匹配与静脉溶栓疗效显著相关(P0.01)。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下,获取3DASL/DWI不同匹配组溶栓治疗前后数据的变化,证明潜在半暗带的存在有利于患者预后,对临床溶栓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客观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DWI及DTT扫描,测量FA值、ADC值,DTT评估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梗死不同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FA值呈降低趋势,ADC值呈逐渐升高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带的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弥散张量纤维束(DTT)成像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分为不累及、受压无中断、破坏中断减少,破坏组及受压组的FA值、ADC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FA及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可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DTT可以显示梗死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有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DWI)及灌注成像(PWI)对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判定及其在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分别于入院、发病一、三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运动功能评分(NIHSS)。应用DWI及PWI面积值计算IP,结合NIHSS评估IP在脑梗死预后价值。结果 39例患者存在IP,对IP/PWI与NIHSS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关系,IP/PWI比值越大患者预后越好。结论应用DWI与PWI测量IP及评估脑梗死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直肠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DWI检查。选用b值为600 s/mm2,观察病变信号表现,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15例非直肠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DWI对直肠癌病变的显示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病变与正常直肠壁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可以作为直肠癌鉴别诊断、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开发区医院就诊的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住院患者81例,经治疗后分为症状无改善组(无改善组) 20例及症状改善组(改善组) 61例,行常规头部MRI平扫、DWI、DTI扫描。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评分);各向异性系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其与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改善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而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改善组患者ADC值、FA值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ADC值、FA值随着NIHSS评分降低而升高,呈明显负相关(P0.05),而ADC值与Fugl-Meyer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FA值与Fugl-Meyer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DTI在评估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作用显著,FA值与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对急性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脑缺血患者行MRDWI检查及常规序列检查 ,其中急性和非急性脑缺血各 15例 ,计算两组缺血病灶的ADC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急性脑缺血组的ADC值平均为 0 .4 7× 10 -3 mm2 /s,ADC图可见异常拟合低信号病灶 ;非急性组的ADC值为 1.38× 10 -3 mm2 /s。两组的ADC值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缺血能较早和较为敏感做出诊断 ,其ADC值能做出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在诊断急性脑梗死(ACI),评估缺血半暗带(IP)、侧支代偿储备,预测出血转化(HT)及近期预后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全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ACI患者,均接受常规MR序列、DWI序列及ASL序列检查。根据发病至接受MR检测间隔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和非超早期组,比较超早期组(13例)和非超早期组(34例)ACI患者梗死核心(IC)、DWI序列上的统计梗死面积(SDWI)与脑血流量异常灌注面积(SCBF)不匹配区(MACD)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异性指数(rFA)、相对平均弥散系数(rDCavg)差异;分析31例未接受溶栓治疗患者侧支代偿情况与入院时和入院第15天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变化,检测接受溶栓治疗的16例患者溶栓治疗前和溶栓治疗后第7天IP面积变化情况;分析不同IC灌注状态HT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在IC区域,超早期组rFA、rDCavg大于非超早期组(P<0.05);在MACD区域,超早期组rCBF低于非超早期组(P<0.05),rFA高于非超早期组(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成像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对急性大脑动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至今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区首次急性梗死患者MR影像资料,共35例,分为HVS阳性组(n=13)和HVS阴性组(n=22),比较两组患者扩散加权成像(DWI)上所示梗死体积大小、临床入院时NIHSS评分及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入院时及入院10-14天患者的NIHSS评分差值衡量)。结果 13例FLAIR序列远端HVS(37.1%)阳性患者平均梗死体积(76.49±28.72)mm3,入院时NIHSS平均评分[11(1-22)分]、入院10-14d NIHSS评分[7(0-21)分]、22例FLAIR序列远端HVS(37.1%)阴性患者中,平均梗死体积(97.69±30.26)mm3,入院时NIHSS平均评分[15(7-25)分]、入院10-14d NIHSS评分[13(4-25)分],HVS阳性及阴性患者在梗死体积大小、临床入院时NIHSS评分及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FLAIR远端HVS,能较早提供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MR-DWI)对脑梗死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并于入院、发病1、3个月时进行脑功能评分。应用DWI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的改变,结合脑神经功能评分值,评估DWI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预后价值。结果 41例患侧平均ADC值为(0.553 4±0.179 9)×10-3mm2/s,镜像区平均ADC值为(0.848 7±0.144 2)×10-3mm2/s,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其值的改变与脑梗死预后相关性较差。结论应用ADC值下降比率评估脑梗死预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强化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33例经MR证实的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像。发病6~12小时及间隔4天分别行MR检查,然后在DWI上计算出梗死灶的大小。根据梗死灶的大小有无扩大,将患者分为两组:梗死灶扩大组(组I,n=22)与无扩大组(组II,n=11)。随后在两组患者的ADC图上分别取3个点:梗死灶中心、半暗带和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实质,将测得病灶大小及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病6~12小时与间隔4天,DWI上病灶大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梗死灶中心与半暗带ADC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半暗带ADC均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梗死灶中心及半暗带的非强化ADC值对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MR弥散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在诊断超急性、急性脑梗死、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和常规MRI对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8例,亚急性期50例,稳定期12例,慢性期10例.1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常规CT检查.观察各期脑梗死、多发脑梗死、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在CT、常规MRI及弥散图像上的表现,测定梗死灶ADC值,同时测定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或表现为部分稍高信号,在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梗死灶ADC值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灶在DWI及ADC图上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结合T2WI可以对脑梗死进行分期诊断.DWI有助于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多发脑梗死中新旧病灶的区分、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的检出,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极大帮助.DWI较CT敏感,亦较常规MRI敏感,对疑有急性期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者,应加作DWI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6 h内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6 h,存在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ACI患者48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rt-PA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前、治疗后1 h、7 d及90 d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90 d时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综合生活能力。结果rt-PA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h、7 d及90 d时rt-PA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t-PA组临床结局良好率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PA组出现症状性脑出血2例,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发病3~6 h的ACI患者,在PWI和DWI不匹配的情况下,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的信号变化特点。 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并经磁共振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30例,均同时进行了磁共振平扫检查和DWI检查。根据发病到行磁共振检查的时间分为超急性期(<6 h)30例,急性期(6~72 h)40例,亚急性期(3~10 d)30例,慢性期(>11 d)30例。测定各期梗死灶及对侧正常组织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DWI信号变化的特点。 结果超急性期病灶DWI显示为高信号,病变组织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病灶DWI显示为高信号,病变组织的ADC值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病灶DWI显示为稍高信号,较急性期信号下降,29例病变组织的ADC值稍低于正常组织,1例病变组织的ADC值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病灶DWI显示为稍高信号13例,等或低信号17例,病变组织的ADC值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WI能对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脑梗死病灶信号变化作出明确的诊断,对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的敏感度较高。脑梗死的DWI信号和ADC值的变化具有特征性的时间演变规律, DWI结合常规MRI可以推断脑梗死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28-13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MRI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图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住院部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常规MRI检查、DWI检查及CT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及急性期脑梗死的检出情况,进一步比较DWI检查结果中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ADC值及rADC值差异。结果 DWI检查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CT检查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检查与常规MRI检查对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分别为100.00%和90.91%,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平均ADC值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平均ADC值梗死灶对侧部位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及急性期脑梗死病灶中心rADC值均显著低于边缘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中心rADC值及边缘rADC值均显著低于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与ADC诊断急性脑梗死准确率高,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病灶情况和缺血半暗带变化,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任增光  申林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94-1795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三向同性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MRI平扫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急性期10例(起病至检查前时间〈6 h),急性期25例(7~24 h),亚急性期25例(25~72 h),在ADC图上测量梗死灶ADC平均值,同时测定对侧相应区域ADC值,并由此计算相对ADC值,对6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检出率100%;7例曾有脑梗死病史,MRI常规序列只发现陈旧性梗死灶,而DWI检查发现有新梗死灶;DWI的全方向比单方向对显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梗死灶更清楚。结论 MRI 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16.
朱枫  尚海龙  沈海林 《重庆医学》2016,(33):4661-4663
目的 探讨磁共振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血管征象(HVS)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7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资料,分为远端HVS组28例和无远端HVS组29例(近端HVS组8例,HVS阴性组21例),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进行完整的MRI检查(包括FLAIR、DWI及MRA)及CTA检查,比较患者弥散加权成像(DWI)的梗死体积,并对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出院30 d的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远端HVS组DWI序列的梗死体积,入院时、出院时的NIHSS评分及出院30 d的改良Rankin评分优于无远端HVS组(P<0.05).结论 MRI-T2 FLAIR序列HVS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在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队列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检查。患者根据有无溶栓分为溶栓组20例,非溶栓组24例;根据有无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分为HT组13例,非HT组31例。比较各自临床及功能磁共振上的特点。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生HT的患者共13例,占29.5%。其中溶栓组发生HT 8例,占40%。保守治疗组发生HT 5例,占20.8%。溶栓组PWI上相对局部脑血容量值(relative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rCBV)较非溶栓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HT组入院时血糖、DWI上病灶体积、最低ADC值异与非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后HT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溶栓治疗后发生率增加,功能磁共振可以预测溶栓后HT。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研究超急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前期的影像特征及细胞水肿的分子影像学基础,界定缺血半暗带(IP),评估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6h内首次发病且疑似缺血性脑中风患者56例先行16层CT扫描,排除脑出血后再经MRI系列成像检查,判断有无超急性脑梗死,界定IP组织,将符合溶栓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余皆进行神经保护治疗,并对照分析其疗效。结果:CT显示颅脑正常37例,脑出血5例,陈旧性梗死9例,具有超急性脑梗死征5例。MRI系列检查51例中,T1WI、T2WI显示轻微脑肿胀和脑动脉流空征消失7例;FLAIR显示缺血高信号灶9例;DWI除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显示正常外,余46例均表现为与临床体征一致的高信号责任灶,ADC图呈低信号,其敏感性显著优于CT及MRI常规检查;MRA显示病灶区供血动脉阻塞、变细、局部狭窄或远端分支减少。磁共振灌注成像(PI)显示48例有异常灌注缺损,其异常灌注体积(vPI)与DWI异常信号体积(vDWI)不一致:30例vPI>vDWI,界定具有IP1组织;10例vPI=vDWI及6例vPIvDWI梗死面积扩大,5例vCI=vD-WI,考虑缺乏IP2组织;追踪随访TIA患者有2例发展为脑梗死。结论:DWI能够在超急性脑梗死组织发生不可疑损伤之前明确诊断,并能在活体状态下深入到细胞毒性水肿分子水平,DWI与PI的联合应用对于IP的确定、临床溶栓治疗的选择以及挽救缺血脑组织具有重大的作用,且能一定程度反映脑梗死前期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DWI、T_2WI、FLAIR在评价不同时期脑梗塞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吉  金银华等 《吉林医学》2001,22(6):349-350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T2 WI及FLAIR图像在不同时期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弥散加权MRI和常规MRI技术检查了 32例不同时期脑梗塞患者 ,对所得DWI图像在工作站上进行重建 ,得到ADC图及Isotropic(各向同性图 ) ,比较脑梗塞在DWIIsotropic图像上、常规T2 WI及FLAIR图像上的信号特点、梗塞面积、病灶数目 ,比较各种序列在不同时期的敏感性。结果 :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塞高度敏感 ,显示率达 10 0 % ;亚急性期T2 WI/FLAIR在病灶检出数量上要高于DWI ;而在慢性期T2 WI/FLAIR显示率达 10 0 % ,DWI却不能显示。FLAIR序列和DWI对病变的显示范围、对比均优于常规T2 WI,以DWI对病变显示更佳。结论 :DWI能显示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塞 ,且优于常规MR ,结合T2 WI/FLAIR有助于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