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服降糖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常熟医院口服降糖药应用现状和趋势。方法:对2007—2009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占抗糖尿病药总金额48.12%;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磺酰脲类、双胍类和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3年中,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缓释片位列单品种销售金额前3位;格列吡嗪缓释片、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普通片位列单品种DDDs的前3位;噻唑烷二酮类的DDC最高,双胍类最低。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用药合理且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分析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现状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DDDs 排序中,前2位是: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和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2015年二甲双胍上升为第2位;3年中,瑞格列奈、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位列单品种销售金额前3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位列单品种DDDs前3位;α-糖苷酶抑制剂的DDC最高,格列齐特最低。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选择基本合理,但选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倾向性较大,二甲双胍并无绝对优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口服降血糖药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3~2005年口服降糖药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用药金额(DDDC)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口服降糖药3年来总的用量在上升,使用金额第1、2位的分别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从药理分类来看DDDS值前3位的分别是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从单品种来看,DDDs值最大的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的DDDs值从2004年开始超过格列吡嗪跃升为第2位;3年来日用药金额(DDDC)呈逐年下降之势.结论 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张丽明  陈丽红 《海峡药学》2007,19(11):104-106
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l)法,对2004年~2006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Dc)及口服降糖药处方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磺酰脲类药品的DDDs占总的DDDs的2/3左右,其中格列吡嗪的DDDs呈上升趋势,双胍类药物的DDDs也呈逐年上升,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在调查7种药物中,格列齐特、格列吡嗪两种药物无论是销售金额还是DDDs排序相对比较前面。高价药物进入医保后用量快速上升。调查6种口服降糖药除了优降糖外,其他药DUI均小于1,但各药间的DDDc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6年口服降糖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覃开羽 《中国药房》2008,19(11):819-821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特点与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格列喹酮、格列吡嗪;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二甲双胍、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使用较合理,以双胍类、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设计调查表,应用Excel2003办公软件,对本院2007-2010年口服降糖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药物销售金额由大到小依次为:磺酰脲类(二代)、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药、双胍类、胰岛素增敏药;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磺酰脲类(一代)销售金额及DDDs微小,2009年已退出市场。2010年DDDs由大到小依次为:双胍类、磺酰脲类(二代)、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胰岛素增敏药。除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药、双胍类呈上升趋势外,余均呈下降趋势。结论磺酰脲类(二代)销售金额最多,与本院药物品种多有关。双胍类DDDs值最大,但销售金额不高,价格低廉,应用广泛。胰岛素增敏药2010年因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副作用的宣布,使用量逐年减少;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药,因其临床安全性好,2010年呈井喷式增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天津市人民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6年天津市人民医院口服降糖药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总销售金额及总DDDs均保持稳定;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DDDs占主导地位,构成比占80%以上;促胰岛素分泌剂和DPP-4抑制剂的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阿卡波糖、二甲双胍、伏格列波糖的DDDs排名稳居前3位;格列喹酮、那格列奈、沙格列汀、阿格列汀的DDDs增长速度较快.2016年因价格政策影响,口服降糖药的DDC略有下降,阿卡波糖的DDC最高,格列齐特最低.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吡格列酮、那格列奈、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沙格列汀、阿格列汀的B/A值接近或等于1.结论 天津市人民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为临床首选药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降血糖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2015年我院门诊降血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口服降糖药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DDC一直位居首位,磺酰脲类和双胍类的DDDs居前两位.胰岛素类降血糖药中,长效胰岛素和混合胰岛素销售金额较大,混合胰岛素DDDs居第一位,长效胰岛素DDC居第一位.结论:门诊降血糖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徐彤彤 《中国药业》2010,19(19):56-57
目的了解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糖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胰岛素类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促进胰岛素分泌剂以其药效好、不良反应较少而销售金额增长明显,传统的磺酰脲类和二甲双胍类呈下降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前4位的降糖药分别为阿卡波糖、瑞格列奈、诺和灵30R针、吡格列酮,DDDs排序前4位的降糖药分别为二甲双胍缓释片、瑞格列奈、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结论医院降糖药使用情况合理,新老药物更替符合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0.
胡童童  金昌立 《安徽医药》2012,16(6):847-849
目的分析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该院2008~2010年口服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品种呈多样性,包括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其中格列吡嗪、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的DDDs排名分别为1、2、3,在该院口服降糖药中占主导地位,各类药物DDDs逐年增长。结论个别口服降糖药存在滥用倾向,但基本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11.
邓晓莉 《海峡药学》2014,(4):113-115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微机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对2010~2012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位列前三位的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和磺酰脲类;DDDs排序前三位的是双胍类、磺酰脲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稳居单品种销售金额榜首;二甲双胍缓释片位列单品种DDDs排序首位。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品种的选择上趋向于有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我院降糖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6年5月降糖药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磺酰脲类药品的DDDs呈下降趋势,其中格列吡嗪几年来均居DDDs排序第一位,胰岛素注射液的DDDs呈上升趋势,其销售金额占所有降糖药金额的50%以上,打破了传统的阶梯式治疗模式;双胍类药品的DDDs逐年增高;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降糖药的利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糖药的使用情况。方法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2007—2011年降血糖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口服降血糖药使用金额增长迅速;瑞格列奈、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位列使用金额前3位;按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3位是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和瑞格列奈;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使用大幅上升。结论我院口服降血糖药品种稳定,应用基本合理;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使用符合临床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物5年使用频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子安  雷招宝 《中国药师》2003,6(9):594-595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及药品的采购供应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出5年来我院所有口服降血糖药的出库数量和零售金额,设定日限定剂量(DDD值)并计算出用药人次(DDDs),通过各药物的DDDs排序及金额排序等进行口服降血糖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结果:2002年我院口服降血糖药DDDs排前3位的是格列本脲,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5年中,DDDs一直增加的是格列本脲、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格列齐特,而甲磺丁脲则呈下降趋势。新的口服降血糖药的临床应用正在上升但还有待开发。结论: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糖尿病病人、口服降血糖药品种和数量均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李荣凌  张先洲 《医药导报》2005,24(12):1176-1177
目的分析降血糖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各类降血糖药用药频度(DDDs)值和金额及单品种DDDs前15位排序进行统计。结果口服降血糖药为主导用药,其中磺酰脲类和双胍类为首选,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用量大。疗效确切、安全、费用较低、用药方便及依从性好口服药应用较好。结论该院降血糖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7年~2009年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梅园  陈丽丽 《海峡药学》2011,23(2):160-162
目的评价我院降糖药物的产品结构及应用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限定金额(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降糖药物的总销售金额逐年上升。胰岛素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及其构成比的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口服降糖药。诺和锐30注射液销售金额及其构成比的年均增长率排序第一,DDDs的排序由2007年第九位上升至2009年第二位。口服降糖药中的格列吡嗪控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片DDDs连续3年领先,提示其用药频度高,治疗地位稳定。结论我院在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习惯方面发生改变,胰岛素疗法在逐步推广,诺和锐30注射液逐渐占领我院降糖药物的主体市场。口服降糖药中,始终以双胍类、磺酰脲类为主,日均费用相对较高的控(缓)制剂一直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库计算机药品管理程序中2005—2007年口服降糖药购入数量与金额记录,统计用药频度(DDDs)、购药数量、购药金额、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的比值。结果格列齐特(国产品,达美康)、二甲双胍(国产品,格华止)、阿卡波糖(卡博平,拜糖苹)连续3年稳居DDDs排序前3位;阿卡波糖(卡博平,拜糖苹)连续3年占全年购药总金额最高。2005年磺酰脲类药物购药金额构成比最高,2006年和2007年膳食葡萄糖调节剂购药金额构成比最高。各类口服降糖药中,磺酰脲类2005年购药金额排序第一,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2006年和2007年排序第一。二甲双胍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最大,格列本脲(优降糖)、伏格列波糖(倍欣)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等于或接近1,阿卡波糖(拜糖苹)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小于1。结论该院口服降糖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林国强  沈斌 《中国药业》2012,21(3):31-32
目的 为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医院药库出库的降血糖药物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各年度DDDs前10位药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降血糖药物销售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40%.销售金额及DDDs居首位的是阿卡渡糖,磺酰脲类和双胍类连续3年为临床主要使用的降血糖药物,占所有降血糖药物DDDs总值的32%;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格列美脲、胰岛素等为临床一线用药.结论 降血糖药物的用量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逐年增长,因此临床用药应注意药物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郑继海  王金彩 《中国药师》2009,12(11):1627-1628
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来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及DDDs排序法,对我院2006—2008年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逐年上升,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的用药金额和DDDs排序稳居前三位,阿卡波糖增长迅速,用药金额2008年已跃居第一位。结论:我院临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以磺酰脲类和双胍类为主,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2009~2013年近5年来降糖药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2009~201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近5年来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前2位的是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药;罗格列酮的销售金额始终位居第1位;DDDs值排名位居第1位的是二甲双胍,而DDC排名最低;其中瑞格列奈的用药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的口服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新药用量呈上升趋势,质优价廉的降糖药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