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梁波  何佳丽 《海峡药学》2012,24(5):153-154
目的探讨普南扑灵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的疗效。方法 76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滴双眼,1次1滴,1天4次;治疗组加用普南扑灵滴眼液,1次1滴,1天4次,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眼部症状评分,结膜充血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眼患者在常规使用人工泪液的基础上加用普南扑灵滴眼液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然  王晓莉 《中国药房》2012,(26):2458-2460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片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6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3例,A组以羟糖甘滴眼液滴双眼,B组口服盐酸溴己新片+羟糖甘滴眼液滴双眼,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2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值均<0.05),且治疗效果B组优于A组(P值均<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常规使用羟糖甘滴眼液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溴己新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的泪液质和量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伴有眼部不适症状,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又称为角结膜干燥症[1-2].笔者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泪然眼液)治疗94例干眼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区  郑直  陈健  叶小青 《中国药业》2011,20(5):59-60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滴眼液对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所致严重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89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88只眼和试验组45例90只眼,对照组单纯使用泪然滴眼液,每日4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05%环孢霉素滴眼液,每日3次。结果两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结膜充血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后上皮损伤程度评价在治疗前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0.05%环孢霉素滴眼液对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所致严重干眼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配合人工泪液共同使用比单纯使用人工泪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100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800例),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次/d。观察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4次/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干眼症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和主观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连续用药1周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结果两组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BU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是一种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泪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42例42眼,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21眼,采用新泪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只用新泪然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FL、BUT及SIT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泪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较单独使用新泪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眼睑按摩联合思然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22例干眼症患者均热敷、按摩眼睑,5~10min/次,3~5次/d.并用思然滴眼液滴眼,1滴/次,3~5次/d,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 经治疗使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泪液分泌功能、泪膜破裂时间均恢复正常,眼表活体染色阳性率明显降低.结论 眼睑按摩联合思然滴眼液对治疗干眼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干眼症患者85例(17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84眼)和联合组43例(86眼)。对照组患者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1滴,每日4次滴眼;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1滴,每日4次滴眼。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BUT、SI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评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疗效显著,能较快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苏蔷伟 《抗感染药学》2019,16(11):2015-2017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用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30例);单用组患者给予单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联用组患者在单用组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评分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SchirmerⅠ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用组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自觉症状评分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SchirmerⅠ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SchirmerⅠ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SchirmerⅠ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用治疗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75例(75只眼)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相关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0 d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的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的评分与治疗前和治疗后2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泪液分泌时间和睑板腺评分与治疗前和治疗后2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0 d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染色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泪膜破裂的时间,修复角膜的损伤,但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但两者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都不太明显,需要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李杰  庞彦英  李坤 《中国药房》2012,(2):138-140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6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滴眼,B组给予0.05%羧甲基纤维素滴眼液滴眼。连续用药1周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结果:2组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2组治疗前、后SI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UT明显较B组延长,并且在120min时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是一种长效缓解干眼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刘军  崔红领  苏亚丽 《中国药房》2009,(23):1805-1807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LASI K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选择LASI K术后干眼患者62例100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53只眼,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对照组30例47只眼,仅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每次1~2滴,连续用药2个月。用药1周后开始观察药物疗效,连续观察1~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89.36%(P<0.05);用药后平均病程分别为(21.53±3.02)、(32.95±2.29)d(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缩短病程,加速角膜上皮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LASIK术后应用人工泪液预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对734例患者(1447眼)行LASIK,观察组(369例,725眼)术后滴用泪然滴眼液(右旋糖苷70滴眼液),每日4次,而对照组(365例,722眼)术后不用泪然滴眼液,其余常规处置二组相同。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均进行泪液学检查,以资对比。结果术后滴用泪然滴眼液组的Schirmer值,BUT值均优于未滴用泪然滴眼液组,术后两组的Schirmer值.BUT值均差于术前。结论LASIK术后应用人工泪液来预防、治疗干眼症是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福州眼科医院2013年1—6月收治的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眼干眼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双眼自身对照比较,每例随机选取一眼入治疗组40眼,另一眼入对照组,对照组40眼给予抗眼疲劳滴眼液,观察组40眼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1滴/次,5~6次/d,两组均治疗14d,记录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 I)、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荧光素染色,询问主观症状改善情况,使用DICON-CT200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地形图参数(SRI、SAI、PVA)。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UT较治疗前升高,SRI、SA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T高于对照组,SRI、SA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表荧光素染色及主观症状改善比较观察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分级及主观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症安全可靠的方法,能够修复角膜上皮,延缓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角膜表面光滑度,改善眼睛刺激症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视屏显示终端视疲劳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国  左建青 《医药导报》2004,23(12):0921-0923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视屏显示终端(VDT)视疲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VDT视疲劳40例,停用其他眼药水2周后,使用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每天4次,每次1滴,疗程2周。患者自身对照,观察眼部不适自觉症状:眼痛、眼干、眼胀、眼痒、视力模糊、重影、异物感、怕光流泪等8项,眼科检查项目:角膜荧光染色、球结膜充血、泪膜破裂时间、眼压、屈光情况等5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1例患者眼部不适自觉症状缓解;28例角膜荧光染色程度下降;22例球结膜充血程度减轻;泪膜破裂时间由治疗前(11.40±1.99) s,上升到治疗后(15.11±2.02) s(P<0.01);眼压、屈光情况测量值无明显变化。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VDT视疲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4):862-864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联用治疗眼角结膜干燥症(简称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诊治的干眼症患者10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贝复舒滴眼液滴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FS、BUT、SIT以及眼部症状评分值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FS、BUT、SIT和眼部症状评分值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联用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泪液的分泌,缓解了眼睛干涩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开术患者,术后使用0.1%环孢霉素(CsA)是否对眼压、手术成功率及眼表症状产生影响。方法将61名青光眼小梁切开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1人)与实验组(30人),试验组术后加用0.1%环胞霉素每天滴眼两次,泪然滴眼液每天滴眼两次;对照组则仅仅采用泪然滴眼液每天滴眼两次。结果术后1月BUT、结膜充血程度评分及角膜点染评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月对照组BUT、结膜充血程度评分以及角膜点染评分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眼压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1%环孢霉素的运用不会对青光眼小梁切开术患者术后眼压的控制产生影响,没有降低手术的成功率,但能够减轻患者干眼程度,减轻结膜充血,改善眼表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494例(988眼)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7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每眼1滴/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每眼1滴/次,4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相关量表[中国干眼问卷量表、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25(NEI VFQ-25)]评分、眼表功能指标[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泪河高度、无麻醉下SchirmerⅠ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泪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细胞(IL)-1β、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P<0.05)。治疗后,两组中国干眼问卷量表评分、OSDI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NEI-VFQ-25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FBUT均显著延长,泪河高度和SⅠt(无麻醉)均显著增加,F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对FBUT、泪河高度、SⅠt(无麻醉)和FL评分的改善作用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泪液TNF-α、IL-1β、IL-6、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泪液TNF-α、IL-1β、IL-6、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能安全有效地减轻患者干眼症状、改善眼表功能、促进病情缓解及提高生活质量,并可进一步下调泪液TNF-α、IL-1β、IL-6及MMP-9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忻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泪膜平均破裂时间( BUT)及角膜荧光染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BUT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染色降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延长泪液蒸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