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封堵治疗巨大型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对2006年11月至2010年8月在我科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的8例巨大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1、3、6个月及1、2年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 8例巨大型CAF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8 ~68(30.38 ±22.83)岁.病变类型包括右冠状动脉-右室瘘4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3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患者经导管封堵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心脏杂音消失,冠状动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随访24 ~36 (30.63±3.85)个月.术后2年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则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无封堵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封堵巨大型CAF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结构重塑及心脏功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是一种少见的先心病,在冠脉造影中CAF检出率很低。Yamanaka等报道,在126595例冠脉造影中,仅有225例诊断为CAF,CAF的检出率约为0.17%;2002年笔者对2例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IE)和心导管检查诊断为CAF的病人作了封堵治疗,并临床追踪18-21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Masurra等于1998年报道采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获得成功以来,我院于2003年以来应用该技术治疗2名PDA病人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医用生物蛋白胶经导管注入封堵消化道外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FG)经自行设计的导管系统注入封堵消化道外瘘的效果。方法 对18例消化道外瘘的患者,11例采用FG经自行设计的导管系统注入瘘管进行封堵,7例未用FG作对照。结果 FG封堵组患者无需再次手术,均自行愈合,而且住院时间和费用比未用FG组明显减少。结论 FG经导管注入是封堵消化道外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已经成为常规方法,但术后仍有一定并发症,其中急性溶血为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护理尤其重要.笔者所在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使用不同类型堵闭器堵闭PDA 502例,发生溶血9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莲  蔡晓莲 《重庆医学》2003,32(9):1275-1276
动脉导管未闭 (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Am platzer封堵器 (美国AGA公司制造 )治疗PDA已成为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介入方法。它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并发症低、康复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2 0 0 2年 7月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 2 0例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组 2 0例 ,男 6例 ,女 14例 ,年龄 7~ 4 8岁 ,平均 2 6 8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体检、心电图、X线胸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DA。1 2 方法 局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股动脉…  相似文献   

7.
周碧月 《海南医学》2002,13(12):202-203
我科自 2 0 0 1年 2 0 0 2年 9月共行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5例 ,现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2—10岁 (平均 7岁 ) ,体重 9~ 2 7kg(平均19.2kg) 5例患者术前均经心脏彩超确诊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属漏斗型4例、管型 1例。PDA最窄处直径 2 .5mm~9.5mm(平均 5 .18mm) ,5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封堵术 ,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封堵后即刻造影示 :有少量残余分流2例 ,无分流 3例。2 护理2 .1 术前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由于患儿及家属不了解该手术治疗的过程、疗效和预后 ,易…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1月前劳累后出现心悸、胸闷、气促、乏力,在当地医院心脏超声诊断为: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左冠状动脉-静脉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静脉瘘.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于2007年12月25日来我院诊治.查体:一般情况好,BP124/72mmHg,甲状腺不大,胸肺无异常发现,心率62次/min,心前区闻及3/6级连续性杂音,不伴震颤,P2增强.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介入治疗手术护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7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使用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的介入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结果7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中6例患者术后瘘口完全堵塞,无一例死亡及并发症,1例患者因冠状动脉瘘瘘道血管迂曲严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护理人员术中细致的病情观察、熟练的手术配合、敏捷的病情判断都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1年3月至2003年12月间共施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00例,均封堵成功,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术后护理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瘘(CAF)是指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与右侧心腔、冠状静脉、肺动脉干及左侧心腔相连的畸形。9%的冠状动脉瘘入右心系统,其中瘘入右心室最多,多为先天性,也有少数报道由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导致医源性CAF。本文就我科收治的1例CAF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下自体血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瘘口注射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8年2月宁波市第七医院诊治的90例难治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内科胸腔镜下自体血经PICC瘘口注射封堵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第1、3、5天的疼痛程度评分(VAS)、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天,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每分钟通气量、残气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89,P>0.05)。 结论 内科胸腔镜下自体血PICC瘘口注射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效果肯定,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13例接受介入治疗的VS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13例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中5例出现室性早搏,6例出现短阵室速,停止操作即恢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总结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认为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障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评估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疗效,并总结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瘘封堵术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者中男性42例(60.00%),女性28例(40.00%),平均年龄为(56.30±15.54)岁(15~83岁).共有101个瘘,其中瘘管起源于左主干9例(8.91%),前降支43例(42.57%),回旋支15例(14.85%),右冠34例(33.67%);瘘终止于肺动脉79例(78.22%),右心房16例(15.84%),右心室2例(1.98%),其他4例(3.96%).瘘管的平均直径为(3.95±2.61) mm,均封堵成功,其中使用弹簧圈封堵60例(85.71%),平均植入弹簧圈(2.55±1.76)枚;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5例(7.14%),plug封堵2例(2.86%),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2例(2.86%),封堵器的平均直径为(13.33±4.32) mm;带膜支架封堵1例(1.43%).术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3~5 mg/(kg·d)6个月,随访1~73个月,平均(33.94±20.93)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出血、溶血、栓塞、胸痛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经皮介入封堵冠状动脉瘘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赵萍  张赤铭 《医学争鸣》2001,22(21):1939-1939
0 引言 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导致冠状动脉血液分流入肺动脉 .因“窃血现象”,导致心肌缺血 [1 ] ,引起心悸、乏力、心绞痛等症状 ,并可引起心肌梗死 .我科以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收治 1例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的患者 ,在冠脉造影中意外检出 ,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1 对象和方法 患者男性 ,47岁 ,因间断心前区疼痛伴胸闷、乏力 2 a加重 2 mo为主诉入心脏内科 .经扩冠、营养心肌、抗凝等治疗 ,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术中造影显示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 ,转入心脏外科行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顺利 ,第 3…  相似文献   

18.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于2014年5月收治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38岁 ,8年前被人用刀刺伤腹部 ,经外科手术治愈。 4年前出现劳累后心悸、气短。查体 :心界向左下扩大 ,胸骨左缘 3~ 4肋间及心尖部可闻及 3~ 4 / 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全腹及背部可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辅助检查 :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示 :左肾萎缩 (2 9cm× 1 6cm) ,左肾静脉扩张 (内径 2 6cm)。超高速CT显示腹主动脉于左肾动脉开口水平与左肾静脉交通 ,瘘口直径约 15mm ,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高度扩张 ,左肾明显萎缩变小 ,诊断为外伤性腹主动脉 左肾静脉瘘。遂于局麻下穿刺右股动脉、股静脉 ,置防漏鞘管。经股动脉鞘管插入 6F猪…  相似文献   

20.
孙义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019-1020
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其发病率为0.7%~0.8%,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达15万左右,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房间隔缺损(VSD)与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开胸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介入性的心脏导管术操作技术日趋成熟,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ASD)、VSD和PDA的多种器械已经问世,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我院应用国产新型ASD、[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