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自由扩展成像技术对各类肌肉肌腱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各类肌肉肌腱疾病52例,先用二维超声扫查,再用扩展成像模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观察显示范围、图像特点等。结果普遍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病变内部回声及周边组织回声,对于较大病灶不能用一幅图像完整显示;应用扩展成像后,图像的清晰度无明显下降,而且能全面彻底显示其内部结构及毗邻关系。结论超声自由扩展成像技术对较大的软组织占位或大范围肌肉肌腱损伤可作出较全面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超声在副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素影  何爱娥 《当代医学》2010,16(30):102-103
目的探讨副乳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高频超声与临床诊断的34例副乳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仔细分析病变部位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与正常乳腺的关系。结果副乳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以双侧腋窝最多见。其部位浅表,境界不清,回声较正常乳腺组织低,乳腺小叶结构声像不完整。与正常乳腺有明确分界。其中6例有不同程度的腺体增生,1例有明显导管扩张,1例伴有纤维腺瘤。结论高频超声分辨率高,简单无创,应用广泛,是诊断副乳及副乳并发其他病变最为实用的诊断手段。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 2016 年12 月于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行乳腺超声检查的95 例患者(104 个病灶)。病灶均接受常规超声、剪 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并与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评价各诊断方案单独及联合应用的价值。 结果 104 个病灶中,良性病变38 个(36.54%);恶性病变66 个(63.46%)。良性病变组病灶形态规则、病 灶边界清晰、内部无回声、纵横比<1、血流分级0 级及阻力指数<0.7 比均高于恶性病变组(P <0.05),后方 回声衰减低于恶性病变组(P <0.05)。恶性病变组最大弹性模量、平均弹性模量高于良性病变组(P <0.05)。 二维超声、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三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 0.773、0.970、0.803 和0.909,特异性分别为0.737、0.895、0.921 和0.737,准确率分别为0.760、0.942、0.846 和0.846。联合诊断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但特异性低于单独检测。结论 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能够为早期乳 腺癌诊断提供较多有利证据,但诊断效能相对较差。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效能较好, 联合方案能提升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PS)联合放大内镜(ME)、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消化道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先应用普通内镜对发现的消化道隆起病变观察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形态。再应用放大内镜加窄带成像技术方法对发现的消化道隆起病变进行病变表层观察、如为胃肠道病变进行黏膜腺管开口形态(Pit)观察分类,再观察表面微血管形态(CP)分型;如为食管病变,可观察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形态并进行分型,之后应用水浸泡法、接触法和体位变换法用微探头超声内镜对上述检查后发现的隆起病变再进行超声扫描。最后对隆起病变进行选择活检或内镜下切除(摘除)病变,或择期手术切除病变作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构作为诊断金标准,将上述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 ⑴应用上述三种内镜技术联合检查上下消化道206例患者中发现271个隆起病变,有病理结果者250个病变。上消化道隆起病变110例,下消化道隆起病变96例。其中病变位于食管贲门43例,胃47例,十二指肠20例,回肠末段5例,结肠50例,直肠肛管41例。上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250个病变,总病变诊断准确检出率98.40%(246 /250)。结论 NBI结合放大内镜技术能对消化道隆起病灶表面腺管开口形态(Pit)和微血管形态(CP、IPCL)显示清晰,可判断隆起病变的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再联合微探头超声内镜(MPS)更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与结构,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治疗具有明确的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 微探头超声内镜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弹性成像(elastosonography)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声成像技术,其扩展了超声医学理论的内涵和超声诊断范围,弥补了常规超声诊断的不足;能更生动地显示、定位病变及鉴别病变性质,使现代超声技术更为完善。目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乳腺、前列腺、甲状腺等浅表器官及血管壁病变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所引起损害的检测,其中尤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中选取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对比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均明显好于常规超声检查(P 均<0.05)。结论:将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技术联合应用于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能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贺子燕 《中外医疗》2012,31(11):177+179-177,179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不同大小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临床触诊发现乳腺肿块的180例患者共201个病灶实施常规超声和(或)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最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乳腺病变〈10mm时弹性成像恶性检出率、假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P〈0.05),〉30mm时常规超声诊断明显高于弹性成像,两者联合诊断的恶性检出率明显升高。50mm以上病灶弹性成像诊断的假阴性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弥补常规超声在小病灶诊断中的缺陷,两者联合可使诊断准确率大大提升,但当病灶内出现胶原化、钙化等能够影响弹性的时候,以常规超声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肝脏常规超声检查因其技术的局限性,对差别微小的组织难以分辨,即病灶回声与正常组织的背景回声接近,使超声无法检出这些病变组织,而超声造影(CEUS)检查模式,对血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常规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使用声诺维对比剂造影成像显著提高了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提高超声对肝脏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结果采用CEUS技术检查肝脏局灶性病变,能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率。结论超声造影(CEUS)技术借助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图像的对比分辨力,大大提高超声检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硬化性乳腺病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及CDFI复合超声成像技术对14例经病理证实的硬化性乳腺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变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包膜、纵横比、血流信号分布、有无钙化灶等情况。结果14例均为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多数肿块内部未检及明显彩色血流信号(10/14),其中5例检出粗大的钙化灶,后方伴声影。结论二维超声结合CDFI检查在硬化性乳腺病诊断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X线、CT、MRI、超声对II型痛性足副舟骨(PAN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确诊的45侧II型PANB的X线、CT、MRI以及超声影像诊断资料,比较四者诊断PANB的敏感度及测量准确性。结果:X线、CT、MRI、超声诊断II型PANB的敏感度分别为68.9%(31/45)、88.9%(40/45)、 95.6%(43/45)、91.1%(41/45)。X线的敏感度低于CT、MRI及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MRI及超声诊断II型PANB敏感度较高,三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线、CT、MRI、超声对诊断阳性患者副骨最大径值测量结果分别为(11.5±6.6)mm、(9.5±7.3)mm、(9.3±7.1)mm、(11.8±6.8)mm,四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X线检查诊断II型PANB敏感度相对不足;CT敏感度高但对软组织成像效果欠佳;MRI敏感度最高,且可以显示骨髓水肿和软组织病变,应用价值高但价格昂贵;超声诊断敏感度高,可显示副骨、纤维连接处和软组织病变,可进行动态多角度扫查,且经济方便,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HL-91延迟显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 91延迟显像及半定量分析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2例早期HL 91显像有 局灶性放射性增高的病人在注射显像剂6h后再进行延迟显像,根据延迟显像变化,病人分为两组:A组34例 延迟显像UR值变化不大,与早期显像UR值相比(P>0.05);B组18例延迟显像UR值明显降低或病灶消失, 与早期显像UR值相比(P<0.05)。两组病例进行随访。结果:经病理及临床最后证实A组均为乳腺癌,B组 均为良性病变。结论:延迟显像及半定量分析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高频彩色血流显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穆仲平 《安徽医学》2004,25(3):184-18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18例乳腺疾病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乳腺癌的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 ,乳腺癌与良性乳腺疾病的RI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把二维特点、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间接征象结合起来 ,综合分析可提高乳腺疾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76例乳腺疾病患者入组,对入组患者的76枚乳腺内病变均行DCE-MRI和SWI检查,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和诊断结果;同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结果76例乳腺疾病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确诊35例(46.05%)为良性肿瘤,41例(53.95%)为恶性肿瘤。DCE-MRI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7%、92.68%、90.79%、91.18%和90.48%均显著高于SWI检查的68.57%、70.73%、69.74%、66.67%和72.50%,P<0.05,且DCE-MRI诊断的kappa值为0.814,大于SWI诊断的Kappa值0.392。结论DCE-MRI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较高,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SWI诊断相比DCE-MRI诊断无显著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4.
副乳腺癌6例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一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所收治的6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例均行经典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随访4例出现远处转移并死于该病,2例健在。结论副乳腺癌临床少见,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术后病理,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WI、ADC值、动态增强MRI(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等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112个病灶)进行MRI常规检查与DWI扫描(b=800 s/mm2)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内病灶的形态、强化特征及弥散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乳腺恶性肿瘤形态学上多呈分叶状、不规则状,边缘不规则或毛刺征,良性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以肿瘤形态学特征评价良、恶性肿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5个恶性病灶中,9个呈Ⅰ型曲线,48个呈Ⅱ型曲线,18个呈Ⅲ型曲线;37个良性病灶中19个呈Ⅰ型曲线,17个呈Ⅱ型曲线,1个呈Ⅲ型曲线;以Ⅰ、Ⅱ型曲线诊断良性病变,Ⅱ、Ⅲ型曲线诊断恶性病变,以肿瘤边缘特征评价良、恶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ADC值=1.195×10-3 mm2/s作为界值,75个恶性病灶中,61个病灶的ADC值<1.195×10-3 mm2/s;37个良性病灶中25个病灶的ADC值>1.195×10-3 mm2/s,良、恶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DWI、DCE-MRI联合应用对评价乳腺病变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低剂量、低速率多排CT灌注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疑似乳腺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低剂量、低速率多排CT灌注扫描,分析多排CT灌注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总结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68例乳腺病变患者,病理证实为良性31例,CT平扫检出10例,检出率为32.26%;病理证实为乳腺癌37例,CT平扫检出14例,占37.84%,CT平扫检出良恶性乳腺病变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多为非肿块性、边缘清晰,且无分叶,强化多均匀;乳腺癌患者常见肿块征象,边缘不清晰,可见毛刺,分叶,强化多不均匀;乳腺癌患者CT灌注参数BF、BV、PS值均高于良性乳腺病变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可清晰显示乳腺良恶性肿块形态学及血流灌注特点,客观性好,重复性高,鉴别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出MRI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指标和扫描方案。方法收集行MRI检查的乳腺病例118例,并根据病理结果分成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两组,乳腺良性病变68例,乳腺恶性病变50例;采用的MRI序列包括T_1加权成像、T_2加权成像、压脂的T_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序列及T_2*灌注成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优选出乳腺MRI检查的诊断指标。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肿块的形态学特点、表观弥散系数值、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引入方程,并得出回归方程为Logit(P)=0.280+1.919X_2-2.582X_4+1.824X_5。结论肿物的形态特点、表观弥散系数值、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既满足诊断需要,同时最大限度缩短扫描时间,建议精简乳腺MRI扫描方案为T_2W+T_2W-SPAIR+DCE+DWI序列。  相似文献   

18.
张睿 《中外医疗》2016,(17):192-194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来该院入院检查的110例乳腺肿块患者,对这110例患者进行普通超声成像和弹性成像两种方式的检查,再将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即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同病理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检验两种检验方式的符合度。结果常规超声检测的结果为110例患者中67例为良性,43例为恶性,检验符合率为72.83%(67/92);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测结果为110例患者中,82例为良性,28例为恶性,检验符合率为89.13%(82/91),超声弹性成像的检验符合率优于常规超声检验,两组比较具有可比性(P=0.042,χ2=5.6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病灶良恶性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乳腺微小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广东同江医院诊治的乳腺微小肿块患者73例,其中37例为良性病灶,42例为恶性病灶,患者均行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检查,观察微小肿块的病变形态、边缘、曲线类型,分析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乳腺微小肿块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形态为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5.7%(36/42)、54.1%(20/37)、70.9%(56/79)、0.264、1.867;以ADC为标准,乳腺微小肿块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3.3%(35/42)、83.8%(31/37)、83.5%(66/79)、0.199、5.142;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灵敏度低于Fisher评分,高于AD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显著高于Fisher评分和AD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微小肿块患者采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庞贝  汪湛  黄健 《华中医学杂志》2004,28(4):223-224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的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同时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检出率及阻力指数(RI)均高于良性肿瘤。良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光滑,内部回声均匀。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