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儿童术后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95例6~12岁行择期手术的儿童进行术前和术后3天、半年的行为调查。结果手术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8.4%,其中男童8.2%,女童8.9%,手术后3d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9.4%,其中男童10.2%,女童8.9%,手术后半年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8.4%,其中男童8.2%,女童8.9%,经统计学检验手术前后和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男童违纪、强迫性检出率高于女童。女童的抑郁、体诉检出率高于男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6~12岁行择期手术的患儿存在某些特征性的心理行为问题,应引起护理人员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非先心病患儿的行为问题,了解先心病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2007年收治的宁夏南部山区60例6-11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同年龄段的宁夏南部山区非先心病患儿60例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儿童行为进行调查,按照CBCL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为问题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男童在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体诉、社交退缩、多动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在抑郁、体诉、分裂样强迫性、多动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心病儿童行为问题较非先心病儿童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必要的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沙井街道学龄前期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以便对儿童心理咨询提供科学根据。方法:编制儿童心理行为调查表,通过整群抽样对4024名学龄前儿童(其中男童2024名,女童2000名)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52%,男童行为发生率(14.62%)高于女童(10.40%),男女心理行为发生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问题前三位因素男童依次为攻击、多动、抑郁,女生依次为攻击、分裂、体诉。儿童行为问题主要与家庭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关。结论:学龄前期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高发生率现状与多因素有关,家庭、学校、医院、社会等应共同关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在临床诊断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多动症门诊主诉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100例儿童进行IVA-CPT测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童中注意缺陷型占28%,多动型占45%,混合型占27%;女童中注意缺陷型占40%,多动型占25%,混合型占35%.差异有显著性(P〈0.005)。男童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分别为80.50±20.01和66.9±317.30;女童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分别为86.45±19.50和64.5±415.20,各项数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IVA-CPT是一种对儿童ADHD具有诊断价值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及自制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对1129名4~10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①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87%,男童高于女童(2=5.25,P<0.05),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学龄儿童(2=9.34,P<0.01).②学龄前期男童前3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攻击性行为(6.62%)、焦虑/抑郁(5.57%)、思维问题(4.88%),女童为思维问题(5.61%)、退缩(5.10%)、焦虑/抑郁(4.59%),男童攻击性行为因子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2=6.94,P<0.01),女童退缩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童(2=5.10,P<0.05);而学龄期男童前3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注意问题(5.39%)、社交问题(4.85%)、违纪行为(4.58%),女童为退缩(5.45%)、焦虑/抑郁(4.73%)、躯体主诉(4.36%),男童注意问题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2=5.42,P<0.05),女童退缩、躯体主诉2个因子检出率高于男童,差异有显著性(2=5.45、4.36,P<0.01或0.05).③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户籍类型、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稳定状况、父母婚姻关系和父母的管教方法.结论 要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必须联合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而以家庭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行为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200名,男童110例,女童90例,平均年龄为(7±15)a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检测所有调查对象的行为问题。由男/女童父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男、女童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在检出儿童行为问题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在强迫性、违纪方面明显高于女童,女童在抑郁、社交退缩、体诉方面高于男童。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应根据男童和女童的不同行为特点,给予有效的干预让孩子的身心发展更趋稳定和健康,从而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展特点,为单纯性肥胖的预防、临床诊断及心理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BCL量表及自制的家庭调查表,对来本院就诊的6~11岁单纯性肥胖儿童88例作问卷调查,前者包括113个项目,后者包括15项。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的性质分别进行Y2检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等,以89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肥胖男童比非肥胖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增高,肥胖男童的体诉、攻击、分裂性、抑郁、交际不良、强迫性、社交退缩、违纪及总分均高于非肥胖组。肥胖女童比非肥胖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增高,肥胖女童体诉、攻击、分裂性、社交退缩及总分均高于非肥胖组。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可表现出多方面不良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龄期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学龄期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学龄期白血病患儿20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的205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儿童生活质量量表PedsQLTM4.0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患儿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心理行为调查显示,观察组男童在社会退缩、体诉和攻击性因子得分和女童在抑郁、社会退缩、体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儿心理行为的关键因素依次为社会活动影响程度,疼痛程度和疾病稳定程度。结论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生活质量较低,心理行为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学特点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 手册(EPQ)、Achenbach 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联合型瑞文测验(CRT)、适应能力商数(SAB)量表对113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进行个性、行为、智力及适应能力的心理检测。选取100名与CHD患儿一般特征相匹配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为对照组。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儿童N质个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HD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D患儿心理行为总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行为粗分均值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男孩表现在抑郁、交往不良、体诉、社会退缩、违纪及攻击方面,女孩表现在抑郁、社会退缩、体诉、违纪方面。心理行为因子异常检出率与病程呈正相关,病程越长检出率越高。患儿平均智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D单元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适应能力商数低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独立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CHD患儿表现出情绪不稳的个性特点,存在着明显的行为问题。虽然患儿智商正常,但独立功能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教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对昆明市170名4—5岁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父母教养方式、文化程度进行测查。结果:(1)45.1%的儿童有行为问题。男童的违纪行为得分高于女童。行为问题儿童组中,FFI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健康组;(2)儿童的A行为、N行为得分和T分与FFI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A行为得分和。T分与MFⅢ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父亲文化程度越高,越易给予子女情感支持和理解;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幼儿的违纪行为越少。结论:(1)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关联;(2)儿童行为问题普遍。在教养方式上,父亲对女童要比对男童更为过度保护,而母亲对女童要比男童更为严厉和更多惩罚;(3)父母的文化程度分别影响与子女情感沟通和交流方式以及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城市农民工子女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和人口调查表对上海市宝山区全部7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小学3~6年级及初中1~3年级学生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共4350人有效完成问卷(9...  相似文献   

12.
王冰蔚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3):320-322,32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9级3 850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因子分≥3的人数占5.25%,因子分≥2的人数占35.45%。2009级大学新生在焦虑、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等因子得分低于成人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强迫、恐惧及精神病性得分高于成人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新生各因子分均低于大学生常模,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全国大学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各因子总分值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生偏执分值高于女生,抑郁、焦虑及恐惧低于女生分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口生总分高于统招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个因子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和其他因子得分与对口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科心理健康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体育、文科、艺术、理工、经济管理、农科。结论河南科技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全国大学生整体水平,男女生心理问题倾向性不同,对口生较统招生心理问题突出,不同学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冠心病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的不同的焦虑抑郁状况,达到及早给予个性化干预,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的目的.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组60岁以下组和60岁以上两组,专人熟练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岁以下组较60岁以上组在焦虑忧郁方面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60岁以下年龄的患者因还在工作年龄,负担着工作、子女学习就业、父母赡养等方面的压力,较60岁以上的患者更容易罹患焦虑忧郁等精神方面的疾病,故应该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卫生服务,在冠心病的防治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0~3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为儿童保健的指导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安庆市的开发区各社区内常住居民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按照不同月龄段以接近1:1的年龄别比例抽取2014-2016年出生的0~3岁儿童最后一次体检的健康档案数据,共收集有效资料2 793例。与《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标准进行对比,用WHO推荐的Z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男女童体质量、身长均高于WHO标准,且生长趋势与参考标准一致。各月龄体质量男童均大于女童(P < 0.05~P < 0.01);除9个月和30个月外,其他月龄身长(身高)男童均大于女童(P < 0.01);身高别体质量和年龄别体质量在中和中上所占比例女童高于男童(P < 0.01);0~3岁儿童消瘦率0.7%,低体质量率1.8%,发育迟缓率0.6%,超重率7.4%,肥胖率8.2%。肥胖率和超重率男童高于女童(P < 0.01)。结论总体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较好,女童较男童发育情况更合理。营养不良情况仍然存在。儿童肥胖和超重成为儿童保健工作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3岁城市幼儿行为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取横断研究设计,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14个大中城市2601名2~3岁幼儿的母亲作为凋查对象.用Achenbach2~3岁儿童行为量表(CBCL/2-3)及中国城市儿童情绪社会性发展评估量表(CTSEA)进行被凋查幼儿行为及社会能力发展状况筛查后,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行为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结果 2601名幼儿中,行为问题检出194人,其中男童107名,女童87名,男女童行为总分差异有显著性(t:2.36,P<0.05);行为各因子中,攻击行为及破坏行为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社会能力发展问题检出268人,其中男童139名,女童129名,男女重社会能力发展总分差异有显著性;社会能力各因子中,依从能力、模仿能力、移情能力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P<0.05或<0.01)性别差异有显著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攻击、破坏、忧郁、社会退缩等行为分别与社会能力中的依从性、移情、同伴关系及模仿能力等相关.结论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可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并探讨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对VSD患儿术后心理行为的影响。 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住院治疗的132例VSD患儿分为介入组(n=68)和外科组(n=64)。采用徐韬园1992年修订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心理行为检测。选取60名与CHD患儿一般特征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 结果VSD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心理行为总粗分、心理行为粗分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男孩主要表现在抑郁、交往不良、体诉、社会退缩、违纪及攻击方面;女孩主要表现在抑郁、社会退缩、体诉、违纪方面。心理行为因子异常检出率与病程呈正相关,病程越长检出率越高。术后测试,男、女两组心理行为总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男孩介入组术后总粗分及攻击行为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P<0.05),女孩介入组术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及抑郁、社会退缩和违纪行为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P均<0.05)。结论VSD患儿存在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采用早期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可较明显改善VSD患儿的心理行为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斑秃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近 3年诊治的 81例儿童斑秃病例。结果  79.0 %的患者年龄≥ 7岁 ;初次发病年龄 <7岁者 81.5 %为男性 ,≥ 13岁者 76 .9%为女性。重型斑秃占 32 .1% ,重型斑秃病程明显长于局限性斑秃 (P <0 .0 1) ,初次发病年龄较局限性斑秃早 (P <0 .0 5 )。 17.4%有家族斑秃史 ,其秃发严重程度、发病早晚和病程与无家族斑秃史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 6 .9%伴指 (趾 )甲改变 ,尤其是重型斑秃及病程长者 (P <0 .0 5 )。结论 儿童斑秃学龄儿童多见 ,学龄前男孩发病率高 ,常伴甲改变 ;重型斑秃病程常迁延 ,发病年龄早者患重型斑秃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百色市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将百色市两所中学的83名离异家庭中学生与83名非离异家庭中学生按配比条件配成对子,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其调查,并对83名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①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阳性检出率较高,为54.22%。各种心理问题中,以焦虑(40.96%)、人际关系敏感(30.12%)、强迫(24.10%)较多见,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外,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离异家庭子女中女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项因子分以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或P<0.01)。③离异家庭子女中初中生的强迫、焦虑、偏执3项因子分显著高于高中生(P<0.05)。④离异家庭子女干预后SCL-90各项因子分及总均分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离异家庭中学生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9.
贵屿地区3~7岁儿童血镉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镉暴露地区儿童RBC参数的变化与血镉的关系,探讨镉对儿童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采集贵屿地区283名3~7岁儿童肘静脉血2 m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镉水平,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RBC相关参数。并按血镉水平分为高镉负荷组(血镉≥1μg/L)和低镉负荷组(血镉〈1μg/L)。结果:高镉负荷组3~5岁男、女童血红蛋白(Hb)低于低镉负荷组(男童:P〈0.01,女童: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也低于低镉负荷组(男女均P〈0.05),且男童MCH浓度低于同性别低镉负荷组(P〈0.01);高镉负荷组6~7岁男童MCH低于同性别低镉负荷组(P〈0.01),女童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低于同性别低镉负荷组(P〈0.05)。血镉和RBC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血镉水平对Hb、MCV、MCH、MCH浓度有影响(Hb:P〈0.05,MCV、MCH、MCH浓度:P〈0.01)。结论:镉暴露对儿童的造血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