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免疫吸附系统 (KM - 890 0系统 )对 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血浆置换 ,血浆交换速度 30ml/min ,以等量的同型血浆或 4 %白蛋白稀释液为置换液 ,每次血浆交换量 2 5 0 0~ 30 0 0ml,每例血浆置换次数为 1~ 3次。结果 血浆置换前直接胆红素 (2 78.3± 74 .2 ) μmol/L ,间接胆红素为 (6 37.4± 1 2 2 ) μmol/L ,总胆红素 (91 5 .8±1 82 .8) μmol/L ,血浆置换后直接胆红素 (2 2 8.4± 78.3) μmol/L ,间接胆红素 (4 2 8.4± 1 75 .8) μmol/L ,总胆红素 (6 5 6 .8± 1 78.2 ) μmol/L ,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 5 )。结论 血浆置换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免疫吸附系统(KM-8900系统)对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血浆交换速度30 ml/min,以等量的同型血浆或4%白蛋白稀释液为置换液,每次血浆交换量2 500~3 000ml,每例血浆置换次数为1~3次.结果血浆置换前直接胆红素(278.3±74.2)μmol/L,间接胆红素为(637.4±122)μmol/L,总胆红素(915.8士182.8)μmol/L,血浆置换后直接胆红素(228.4士78.3)μmol/L,间接胆红素(428.4士175.8)μmol/L,总胆红素(656.8士178.2)μmol/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综合疗法加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浆置换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 89例共行血浆置换治疗 2 85次 ,平均 3 2次 ,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 ,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设同期住院病情相似的病例 76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症状明显好转 ;血TBIL、DBIL、ALT、AST明显下降 ,PTA、ALB升高 ;治愈好转率 86 5 2 %,不良反应率 3 2 63 %。对照组治愈好转率 64 47%。治愈好转病例住院时间 :治疗组 ( 2 6 5 8± 14 2 7)天 ,对照组 ( 5 1 3 9± 16 45 )天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浆置换为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以来先后对3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PE)治疗。在缩短治疗时间、加快黄疸消退、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全部病例为2000~2002年住院患者,临床诊断按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 相似文献
5.
胆红素血浆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1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吸附是利用吸附材料从血液中特异性地或有选地吸附并去除致病物质,它与血浆置换同是清除体内致病因子,使病情改善,但免疫吸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血浆置换,而且不浪费血浆,在血浆缺乏或对血浆过敏的患者,免疫吸附是最佳治疗方案,胆红素吸附与血浆置换作为“人工肝”的两种治疗方法同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在效措施,但因价格昂贵不能做为常规治疗。我科2000年11月~2002年5月应用日本旭化株式会社制造的全电脑自动控制Plasauto iQ血液净化机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胆素血浆吸附术(PA)治疗12人次,收到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各种原因导致的溶血、肝细胞损伤(包括病毒性肝炎、重症感染、药物中毒、酒精损伤)、胆管阻塞等,引发肝细胞严重受损,造成机体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体内大量代谢产物的蓄积,包括高胆红素血症,甚至顽固性高胆红素血症,治疗难度大, 对患者有严重的危害, 我们应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血液灌流(HP)联合CVVH等人工肝支持方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浆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危险信号。长期高胆红素血症极易发展为重型肝炎。为尽快降低肝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率,我院采用血浆吸附疗法治疗4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浆置换疗法清除体内各种致病因子,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本文就采用血浆置换治疗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尤其对伴有顽固性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而言,血浆置换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在治疗过程中将强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等护理措施是保证血浆置换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换血术治疗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重度高胆)的效果.[方法] 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对94例重度高胆早产儿进行治疗,比较换血前后血常规、血电解质和胆红素的差别,跟踪随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情况.[结果] 94例重度高胆早产儿总胆红素换出率为66.92%,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的均值(495.45±154.43)μmol/L与换血后的均值(163.88±66.27)μmol/L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换血后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钙、血钾及血氯与换血前相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别( P 〈0.05).换血并发症较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换血治疗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换血疗法并同步蓝光照射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换血疗法并蓝光照射同时治疗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符合条件的29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放置于双面蓝光治疗仪中行换血治疗合并蓝光照射,对照组将患儿置于复苏台采取换血疗法,换血完毕后再行蓝光照射。换血前后监测血清总胆红素,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结果】换血后0 h和24 h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对照组为52.48%,57.63%实验组为57.35%,63.77%,差异有显著性(P<0.05)。呼吸,心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均稳定,未出现心衰,心律不齐,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换血疗法合并蓝光照射同时进行,更有利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该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并发症,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高脂血症、高粘血症90例、1疗程后,血脂水 平、血液粘度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 50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1)。其中45例冠心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机理可能与书影响血液粘度的TC、 TG等成分置换掉,代之以生理盐水,稀释了血液,改善了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因其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而为临床医师所重视。本文收集了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810—2010-02我院新生儿科给1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换血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足月儿,出生体重2550~4000g;日龄≤7d12例,〉7d3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新生儿高胆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高胆患儿中,12例为溶血生黄疸,40例为感染诱发。100全铨部接受蓝光治疗,其中20例如换血治疗。本组痊愈91列,出现胆红素脑病4例,死亡4例。结论:新生儿一由多因素引起,感染和溶血性黄疸是主要诱因。新生儿高碍出现胆红素脑病时可死或致残,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根据实验室测定胆红素总值和结合胆红素的浓度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而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危及生命或损害神经系统遗留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为做好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减少伤残,现将2006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8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蓝光照射治疗24-48h,观察组采用蓝光联合肝酶诱导剂鲁米那连续治疗3d。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退黄时间为3.1±0.6d,短于对照组3.9±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48、72h的胆红素分别为251.76±32.13、227.63±38.37和208.14±32.67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蓝光联合鲁米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采用蓝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DPMAS)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皮肤瘙痒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4月至2020年3月进行DPMAS治疗患者20例共进行治疗81次,治疗过程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治疗前和停止治疗后采用皮肤瘙痒评分表评估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结果:DPMAS治疗前、停止治疗后总胆红素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停止后瘙痒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睡眠质量量表除催眠药物成份外,其他各成份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清除胆红素,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诊治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素血症 10 9例 ,现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 9例患儿的诊断均符合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 。男 6 2例 ,女 4 7例 ;足月儿 74例 ,早产儿 2 7例 ,过期产儿 8例 ;顺产 6 0例 ,剖宫产 4 4例 ,产钳助产及胎头负压吸引 5例 ;出生体重 <2 5 0 0 g 34例 ,2 5 0 0~ 4 0 0 0 g 6 4例 ,>0 0 0 g11例 ;日龄 <7d 86例 ,≥ 7d 2 3例。血清总胆红素 (TBIL )均 >2 0 .6 μmol/L ,其中2 2 0 .6~ 342 .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