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总结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护理,认为根据生长抑素的药物性质和肾移植患者的特殊性,做好病情观察和护理,有助于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淋巴漏的愈合和移植肾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给予抗排斥、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并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7例淋巴漏患者均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月~10年,移植肾功能良好,无淋巴囊肿发生。结论对淋巴漏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心理沟通,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细的术后护理,加强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能使淋巴漏患者更快的康复,提高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有效手段,但肾移植术相关并发症依然是移植肾失功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淋巴漏是肾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之一[1],发生率为0.6%~18.1%[2]。淋巴漏不仅进行性影响移植肾功能,增加感染风险,也会增加患者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分析肾移植术后淋巴漏发生原因,给予及时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将会有效的降低淋巴漏致移植肾失功的发生率,现将肾移植术后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肾移植后并发症明显降低,但移植后淋巴漏仍有很多报道。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方法:分析396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中髂血管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分为淋巴结肿大组(n=21)和无肿大组(n=375),分析两组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结果与结论:两组共发生淋巴漏27例,总发生率为6.82%。淋巴结肿大组5例,发生率为23.81%,移植后3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23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191mL;无肿大组22例,发生率为5.87%,移植后8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11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96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肿大组移植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1例,出现淋巴漏1例;反应性淋巴结肿大9例,出现淋巴漏1例;慢性淋巴结炎11例,出现淋巴漏3例;无淋巴结肿大组1例移植肾功能丢失,1例死亡。说明肾移植后淋巴漏与肿大淋巴结性质、手术操作、排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影响人肾存活。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肾移植后并发症明显降低,但移植后淋巴漏仍有很多报道。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方法:分析396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中髂血管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分为淋巴结肿大组(n=21)和无肿大组(n=375),分析两组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结果与结论:两组共发生淋巴漏27例,总发生率为6.82%。淋巴结肿大组5例,发生率为23.81%,移植后3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23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191mL;无肿大组22例,发生率为5.87%,移植后8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11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96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肿大组移植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1例,出现淋巴漏1例;反应性淋巴结肿大9例,出现淋巴漏1例;慢性淋巴结炎11例,出现淋巴漏3例;无淋巴结肿大组1例移植肾功能丢失,1例死亡。说明肾移植后淋巴漏与肿大淋巴结性质、手术操作、排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影响人肾存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8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27例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包括2例并友肺部感染的患者,1例患者切除移植肾。【结论】重视术后心理护理、早期的血液透析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DCD肾移植术后并发DGF的16例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调节免疫抑制剂、治疗性沟通、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6例DGF患者中,14例肾功能恢复正常范围,随访3~30个月,后期无并发症发生;1例移植肾失能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治疗;1例血肌酐降至120~150μmmol/L、尿量1000 ml/d出院。结论:DCD肾移植术后DGF应及早识别,多学科合作综合干预,保证患者安全渡过DGF期。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法,南于多种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不断上市,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已不断降低,肾移植术后的人/肾存活率不断提高。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移植后外科并发症也逐渐减少。尽管如此,肾移植手术仍存在一定的外科并发症,肾移植术后的淋巴漏或淋巴囊肿即属其中之一,其发生率为0.6%~18.0%。如处理不当,严重者可导致移植器官损害或丢失,危及生命。我科2004年3月-2006年6月共治疗肾移植术后淋巴漏患者15例。其中4例体外引流治疗,1例手术治疗,10例引流管注入硬化治疗,同时给予恰当的护理,15例均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肾移植患者12例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例中老年肾病患者行肾移植术,并给予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发生排斥反应3例,肺部感染2例,尿漏2例,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术后糖尿病1例,应激性溃疡1例。1例死亡,1例移植肾失去功能;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认为做好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中老年肾移植术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6例肾移植术后尿漏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36例肾移植术后尿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移植术后尿漏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尿漏发生率为2.43%,31例保守治疗成功,4例切除血供差、水肿严重的输尿管远端,做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吻合;1例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尿漏行尿漏修补,再发尿漏伴严重感染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尿漏保守治疗成功率86.1%。结论:术后保证充分引流,严密观察引流量、性质及移植肾区情况,严格隔离,预防感染,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是减少尿漏所致的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总结12例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认为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需重视术前评估,早期给予治疗及护理干预,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做好基础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本组1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8例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22 d出现移植肾动脉同髂外动脉吻合口远端破裂,予摘除移植肾,病情平稳后出院;2例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经对症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发生移植肾动脉栓塞,予溶栓治疗,出院时移植肾功能丧失,行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感染、血液透析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结果:本组46例移植肾功能恢复;3例移植肾功能丧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促进其移植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中老年肾移植患者12例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2例中老年肾病患者行肾移植术,并给予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发生排斥反应3例,肺部感染2例,尿漏2例,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术后糖尿病1例,应激性溃疡1例.1例死亡,1例移植肾失去功能;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认为做好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中老年肾移植术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例尸肾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8例DGF患者,26例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1例行移植肾摘除;1例合并严重感染和心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是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少尿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2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8例移植肾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原因,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例尸肾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8例D(净患者,26例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1例行移植肾摘除;1例合并严重感染和心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是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曾惠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485-48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少尿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2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8例移植肾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原因,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和总结11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结果11例患者中8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功能丧失,2例死亡。结论精心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李慧芸  陈锷  苏翠玲  黄丽娟  肖云 《全科护理》2011,(30):2784-278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 graft function,DGF)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8年9月—2010年7月33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密切观察,并进行规范化、个体化护理。[结果]其中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1例,发生率6%。21例病人移植肾功能在30d~90d恢复。[结论]精细的供肾切取技术,有效的器官灌注,术中注意避免移植肾损伤结合术后密切临床观察,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有助于减少DGF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移植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3月6例儿童逝世后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随访1个月~9个月,了解病人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因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30 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中毒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病人血清药物浓度在稳定水平;其余3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2d.随访期间,6例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结论]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术后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