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7月~2007年8月,我们采用指压显露动脉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取血,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胫后动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将92例行动脉置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采用指压显露法行胫后动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定位触摸法行胫后动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指压显露法行新生儿胫后动脉置管成功率高,耗时少,是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十字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2月,我们结合实际采用十字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抽血气及采集血液标本,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新生儿262例,男133例,女129例;胎龄28~42周;体重600~4 150 g,其中体重<1 000 g 1例,<2 000 g 77例,<2 500 g 89例,≥2 500 g 95例.选取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共352例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6例次,两组胎龄、体重和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2月,我们结合实际采用"十字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抽血气及采集血液标本,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新生儿262例,男133例,女129例;胎龄28~42周;体重600~4 150 g,其中体重〈1 000 g 1例,〈2 000 g 77例,〈2 500 g 89例,≥2 500 g 95例。选取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共352例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6例次,两组胎龄、  相似文献   

5.
足背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足背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比较接受足背动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的患儿在穿刺后,穿刺点青紫范围、血肿发生率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足背动脉组(135例)穿刺点的青紫范围小于桡动脉组(120例),血肿发生率也低于桡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掌握了患儿足背动脉的解剖定位和穿刺技巧后,可在新生儿采血中推行足背动脉穿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触摸法和连线定位法两种穿刺方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的6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在穿刺方法上运用解剖连线定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触摸动脉穿刺定位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所用时间及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1,P〈0.01);实验组穿刺所用时间(2.82±0.24)min,低于对照组(3.93±0.5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7,P〈0.01);实验组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5)。结论应用连线解剖定位穿刺方法进行桡动脉采血,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00例需采血的住院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胫后动脉穿刺,对照组采用桡动脉穿刺,将2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形成瘀斑或血肿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采用胫后动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45例、占90%,局部形成瘀斑2例、占4%;对照组采用桡动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46例、占92%,局部形成瘀斑6例和血肿2例、占16%.结论 2种方法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相近(P〉0.05),但胫后动脉穿刺后不易形成局部瘀斑或血肿(P〈0.05),胫后动脉是继桡动脉之后又一理想采血部位.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SCA)已成为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 ,并为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提供了可靠依据。目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大多数选用股动脉穿刺途径。近几年来 ,在日本等国家选用桡动脉作为穿刺途径插管造影 ,为冠状动脉造影提供了另一新的穿刺途径。我院完成 12例 ,均获成功。1 手术方法属患者仰卧 ,右手掌心向上 ,手臂自然放置在躯干旁的臂托上 ,不必过度外展 ,采用右手桡动脉 ,穿刺点为动脉搏动最强处 ,用 18号穿刺针作动脉穿刺 ,拔出针芯见血喷出 ,插入直径 0 .6…  相似文献   

9.
薛蕾  沈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366-5366
目的 提高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取86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使用"指痕定位法"采血47例,使用传统采血法39例,比较一次成功率.结果 采用"指痕定位法"经桡动脉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5).结论 采用"指痕定位法"经桡动脉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最佳方法,提高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总结200例使用指压定点法进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经验与体会.[结果]191例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成功率达95.5%.[结论]利用指压定点法进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目测定位法在新生儿肱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科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的住院患儿285例,以目测定位法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血液标本采集。结果在新生儿科使用目测定位法行肱动脉穿刺采血285例,结果穿刺成功260例,成功率为91.2%。结论正确的目测定位肱动脉位置,掌握穿刺技巧和方法,能提高肱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方法简单,节约时间,在新生儿科穿刺采血操作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我科2012年1~6月经桡动脉采血的144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1年8~12月收治的139例经股静脉及其他外周静脉采血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5.83%,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88.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便易掌握,桡动脉压力较静脉压力高,回血快,血流速度快,采血量易保证;穿刺成功率高,有效保护新生儿血管,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试验组)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对照组)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回顾,为临床新生儿穿刺采血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SC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纳入比较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按照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软件(版本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总样本量为6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RR=1.15,95%CI(1.08,1.2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R=0.28,95%CI(0.13,0.63),P<0.05],而采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MD=-1.55,95%CI(-3.64,0.53),P>0.0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效果和安全性优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纳入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导致结果的论证强度降低,建议今后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科学严谨的高质量研究来证实以上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40例行桡动脉穿刺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输液针头采血法。结果观察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液针头采血法定位准确,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动脉负压穿刺法在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急危重症(各类休克及心肺复苏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取桡动脉负压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动脉留置针直接穿刺法,比较2组患者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及脱针、轻度出血、血肿情况。结果实验组成功率高,出血、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桡动脉负压穿刺法在休克患者动脉穿刺中应用,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穿刺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呕吐是儿科常见的症状。近年来,我们采用民间指压桡动脉止呕法,防止婴幼儿患病时因胃肠道功能紊乱,服药、饮水和喂乳所致的呕吐,共50余例,取得一定疗效。万法:服药、饮水、喂乳的同时,用中指腹压迫小儿桡动脉处(相当中医切脉时的关部),强度以指下无搏动感为宜,不宜过重,以免损伤局部组织,引起红肿。至服药、饮水和喂乳完毕即停止压迫。喂乳后,还可轻轻拍背部,让停留在食道的乳汁进入胃内。一般情况下,止压一侧,便能防止小儿呕吐,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线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连线法:在前臂掌侧第一、第二腕横纹线上下连线的中间,距外侧(桡侧)0.3~0.4 cm(低出生体重儿)或0.5~0.6 cm(足月儿)处为入针点;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穿刺取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4.44%,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4.4%,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线法明显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因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新生儿动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动脉穿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动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设定目标,拟定并实施对策,最终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7个月后,动脉穿刺失败率为10.7%,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9.6%。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动脉穿刺成功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团队的合作精神,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操作方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桡动脉穿刺采血在80例NICU危重患儿中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3%,二次成功率达99%;避免了采血量不足,降低了穿刺并发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在NICU危重患儿中应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崔贵玲 《全科护理》2008,6(31):2853-2854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操作方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桡动脉穿刺采血在80例NICU危重患儿中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3%,二次成功率达99%;避免了采血量不足,降低了穿刺并发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在NICU危重患儿中应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