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冬  陈烽 《人民军医》2006,49(10):613-6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并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AS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脉冲电磁场联合药物及锻炼治疗该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的骨关节病变特点。方法 对64例AS临床X线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结果 骶髂关节X线显示为正常1例,可疑异常1例,明显破坏、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29例,骶髂关节严重破坏、硬化、间隙变窄18例,骶髂关节强直15例。脊柱显示结果为椎体前上或前下角破坏7例,硬化12例,方形椎41例,椎弓关节模糊或侵蚀48例。髋关节显示异常26例。结论 X线平片可显示AS的绝大多数改变,尤其中晚期改变。AS主要侵犯中轴骨,骶髂关节受累和附着病为其特征。脊柱及髋关节也易受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WI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评估价值;并探讨全脊柱DWI在AS活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确诊为AS的患者76例,根据临床AS活动评分及实验室检查将其分为稳定组(32例)及活动组(44例);选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观察对象均行骶髂关节MRI检查,获得各组骶髂关节ADC值;并对所有AS患者进行SPARCC骶髂关节评分,行统计学分析。另选取34例活动期AS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加扫全脊柱DWI,分析AS患者骶髂关节及脊柱受累情况。结果 1)活动组骶髂关节ADC值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 0. 01);稳定组与对照组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鉴别患者活动与稳定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4. 1%、90. 6%; AS患者骶髂关节ADC值、SPARCC评分及临床BASDAI评分三者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 01); 2) 34例加扫全脊柱DWI的AS患者中,13例仅骶髂关节见炎性病变,7例仅脊柱见炎性病变,14例骶髂关节及脊柱均见炎性病变,其中胸腰椎同时受累8例。AS患者脊柱炎症椎体与对照组正常椎体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DWI可通过ADC值对病灶进行直观、定量分析,可判断炎症的活动性及程度;对AS患者在骶髂关节检查的基础上加扫全脊柱弥散扫描,可以更全面、可靠的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及程度。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碳中毒3年后出现全身关节纤维性强直,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性骨化是比较罕见的后遗症。本文总结了我院诊治的1例。1 病历简介男,36岁,四肢多关节活动障碍,伴双下肢软瘫3年多入院。3年前,患者睡觉时不慎煤气中毒昏迷24h,即送医院治疗。清醒后感到全身乏力,躯干四肢不能活动,右小腿外侧及右侧躯干感觉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煤气中毒以前,身体健康,无关节肿痛病史。3个月后经高压氧仓治疗3个疗程症状好转。四肢仍然无力。6~7个月后,感到双肩关节,左肘关节及髋关节活动度差,僵硬,未经任何治疗出院。8个月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4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CT扫描,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0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骶髂关节早期CT表现为关节间隙正常,骨性关节面侵蚀破坏,基本呈对称性,关节面骨皮质毛糙不整,局限性微小皮质破坏或局限性硬化:进展期为双侧骶髂关节面广泛骨皮质破坏,呈锯齿状或毛刷状,局部骨质硬化明显,关节间隙不规则变窄或增宽:晚期为关节骨性强直和普遍性骨质疏松。骶髂关节韧带部也可发生骨侵蚀和囊变;结论:AS骶髂关节的CT表现特点,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X线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最先侵犯骶髂关节,X线检查对诊断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32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改变的观察,着重探讨本病早期X线平片的诊断问题。临床资料本文收集早期强直性脊柱炎32例,病例选择标准:选择病程6个月~3年、间歇性下部腰痛、晨僵、无功能障碍或脊柱畸形患者,X线检查仅有骶髂关节改变,病例均经临床确诊且有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常规摄双侧骶髂关节前后位片,骶髂关节骨性强直未予列入。本组男29例,女3例。发病年龄:最小17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6岁。病程:临床症状出现6个月~1年4例,2~3年28例。32例血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息肉的X线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输尿管息肉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自1990~1997收治的资料完整的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6个月。1.1主要症状:4例中均以全程血尿及腰痛为主诉入院。病程...  相似文献   

8.
1991~1994年我院采用脊柱多节段楔形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畸形5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52例,男51例,女1例;年龄26~60岁,平均39.1岁;农民35例,工人12例,教师4例,工程师1例;病史3~26年,平均9年。所有病人均有腰背部僵硬强直,伴有头颈部活创部分受限39例,完全强直13例;全脱关节活动接近正常17例,须关节活动部分受限34例,从脑M曲性强直1例。血沉均在。Icmm儿以卜。巨.ZX线表现常规摄全脊件正侧位片,均有典型竹节作改变。行什略形度数采用C。bb法测定,30。~40016例,41”~6O”…  相似文献   

9.
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临床证实的AS患者的骶髂关节CR、CT及MRI表现特点,包括分级、部位和数量、钙化、关节间隙变化及关节面下骨质改变等。结果AS骶髂关节病变的CR正位及斜位片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变窄67例,关节面致密硬化22例,囊变15例,关节强直17例,钙化38例;CT显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软骨钙化55例,关节间隙变窄42例,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43例,硬化65例,骶髂韧带钙化52例;MRI显示:关节软骨破坏40例,病变区周围水肿57例,骨内脂肪沉积15例。结论对AS骶髂关节的检查,CR为最基本的方法,CT对AS的分级较准确,而MRI对AS骶髂关节病变可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以骶髂关节(SIJ)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早期主要引起骶髂关节的病变。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1],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以往主要依靠X线,随着CT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可比X平片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可比平片提供更早的诊断价值。本文收集30例经临床、CT检查并确诊的AS,分析CT在早期AS的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14~44岁,平均23岁,其中14~25岁21例。临床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及下腰部疼痛…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的相关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作者对84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改变,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评估。采用K(卡帕)检验,其中23例行0~12个月的纵向敏感试验。经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骶髂关节CT上的侵蚀及硬化与强直呈负相关(r=-0.57~-0.43;P<0.05),CT上的强直与腰椎和骶髂关节平片的分数呈正相关(r=0.59~0.70;P<0.01)。AS活动期,临床下背疼痛,关节僵硬及睡眠障碍三者之间密切相关(r=0.61~0.72;P<0.01),且与骶髂关节CT上的侵蚀及硬化呈正相关(r=0.40~0.68;P<0.05),与关节强直呈负相关(r=-0.70~-0.41;P<0.01)。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临床下背疼痛、关节僵硬及睡眠障碍呈正相关(r=0.38~0.54;P<0.05)。因此,作者认为,骶髂关节影像学上的侵蚀和硬化及血沉和CRP升高可预示AS活动期,而血清粘蛋白升高及影像学上的强直增加则为稳定期表现。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古老疾病。在近一个世纪里,人们一直将AS和类风湿关节炎混为一种疾病,称AS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心型,或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异型,直至本世纪60年代才将AS从类风湿关节炎区分出来作为一独立疾病。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灭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四肢)关节,也可发生关节外病变。本清的特点是椎间盘纤维环和纤维环附近结缔组织的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受累关节的强直。由于很少病例发展为脊柱“弯曲”,故AS不是一个理想的名称。一、流行病学AS…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3例AS患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 参考相关献将骶髂关节病变分为:0、Ⅰ、Ⅱ、Ⅲ级。结果:33例AS患的64个骶髂关节受累,其中双侧受累31例,单侧2例。2个骶髂关节表现正常为0级;19个关节表现为轻度受侵破坏,关节面模糊,骨质疏松定为I级;22个关节表现为明显破坏,关节面呈锯齿状或串珠状参差不齐或皮质中断,关节面下可见囊状吸收区,周围骨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定为Ⅱ级;23个关节表现为关节强直,关节间隙变窄,可见骨小梁通过关节,严重关节呈骨性融合定为Ⅲ级.结论:根据骶髂关节的CT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准确诊断早期AS。  相似文献   

14.
62例飞行员脊柱体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体检了62例飞行员,现将有关脊柱的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和年龄:62例均是男性;年龄28~41岁,平均31.6岁,以30~34岁者最多(43例,占69.4%)。1.2 职业:62例均是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700~2100小时,平均飞行时间1159.3小时。1.3 诱因:有颈、腰部外伤史者4例,无明显诱因者58例(93.5%)。1.4 症状和体征:62例飞行员中曾先后发生头痛6例(9.7%),头痛并飞行错觉、空中黑视1例(1.6%)。颈痛3例(4.8%),颈痛并神经衰弱1…  相似文献   

15.
1997年6月~1998年7月,我们为胃近侧癌5例施行了保留幽门及少部分胃窦的胃近侧次全切除、因盲部代胃重建术,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4例,女1例;年龄47~69岁,平均57.6岁。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证实为同体或胃底癌,并行上消化道钡餐拍片,以确定病变范围。1.2术前准备术前5d进流质饮食;甲硝唑0.2g,口服,3次/d;小檗碱0.2g,口服,3次/d。术前3d每晚灌肠 1次,手术前1d下午口服 10%甘露醇 250 ml,静脉输液 1500~2 000 ml,以防脱水。手术当日清晨…  相似文献   

16.
王芹  胡波 《武警医学》1999,10(8):491-491
1 临床资料 1994年5月~1998年3月,我们诊治了长期误诊的6例痛风患者,6例均为男性,40岁以上2例,50岁以上4例,出现症状至确诊>15a者1例,10~15a者2例,>5a者3例。最早出现的症状均为急性关节炎表现,主要发生在四肢关节。以跖趾关节、手指关节、踝关节、腕关节为主,每年均有反复发作,常因感染、饮酒、劳累及精神因素诱发。起病多急骤,除局部红肿热痛外、常伴发热及白细胞增高。本组病人中2例指、跖关节僵硬畸形,6例均在当地医院诊为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或间断服用强的松、布洛…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脑脊液漏的诊治(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面部创伤引起颅底骨折伴硬脑膜撕裂易发生脑脊液漏。我院收治2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36.2岁。病程1天至1年,2天内11例,3天3例,7天3例,3例分别于1个月、6个月和1年后发生。脑脊液漏部位与表现:常见的...  相似文献   

18.
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炎性疾患,表现为骶髂关节和脊柱疼痛以至强直。文献报告12.2%AS患者可追查到确切的家族史,我院近遇1例,并对其家族共三代作了调查,包括1例已故者,共4例,有明显家族倾向,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外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临床常见、原因不明的全身慢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与骶髂关节,引起强直和纤维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肾及心血管等多个脏器的病变。临床上,AS多见于青年男性,且近年军队的发病率已逐渐增多应引起关注。其关节外病变多数发生在脊柱炎之后,并伴乏力、体重下降、低热和贫血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慢性结缔组织病,受累脊柱有迅速发生屈曲畸形,骨性强直的趋势,致残率高。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病情迁延反复,常常引起误诊。骶髂关节炎是诊断AS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我科从2004年开始对临床诊断为腰间盘病变申请做椎间盘扫描的患者,加做骶髂关节的扫描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筛查,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