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单用西药疗效常不佳,近年来笔者自拟枳术赭覆汤加减治疗本病4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2~76岁。其中脑梗塞28例,脑出血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并经头颅CT确诊。中风后出现呃逆的时间为1~7天。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按中风的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常规运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呃逆是临床常见的中风后并发症.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指压攒竹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呃逆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42例中风后呃逆患者皆为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52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5天;脑梗死17例,脑出血25例,均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中风后发生不由自主呃逆,难以控制. 2治疗方法 指压攒竹穴:方法:用指端(注意:不能有长指甲)按压在眶上切迹处,力量由轻到重,强度以患者整个内眼角产生重胀感为宜,按压持续时间约10~15秒,嘱患者用力深呼吸,并屏气时间30秒以上.如呃逆未缓解,取膈俞(双)针刺,常规针刺得气后,行单向捻转至滞针状态下,行雀啄法,频率约80次/分钟,行针约1分钟后,嘱患者饮30~100ml的温热水,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  相似文献   

3.
中枢性呃逆常见于中风(脑血管意外)病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近年来,用毫针、芒针治疗中风后中枢性呃逆46例,疗效显著。46例均为中风住院病人,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9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天。经1疗程(3天)治疗后,35例痊愈(呃逆完全消失),8例好转(呃逆次数明显减少,呃声明显低缓,但未能停止),3例无效(呃逆未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天鼎穴治疗呃逆6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澎 《中国针灸》2002,22(5):28-36
中风病及其它原因导致膈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呃逆 ,在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 ,而中风急性期合并呃逆又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信号 ,因此 ,积极治疗呃逆至关重要。笔者以天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 ,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6 8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4 9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4 2岁 ,最大 82岁 ;病程最短持续呃逆 16小时 ,最长 15天 ,大部分在 3~ 7天之间。中风病患者出现呃逆 4 2例 ;肝胆、胃肠疾患患者出现呃逆 2 6例。属实证者 4 0例 ;属虚证者 2 8例。2 治疗方法取穴 :天鼎。操作 :穴位局部常规酒精消毒后 ,术者一手轻托患者下颌 …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呃逆在中风急性期较常见到 ,其病因较复杂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就我院 1 995~ 2 0 0 0年运用中药化痰降逆止呃汤辨证治疗中风急性期出现顽固性呃逆者 3 8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3 8例均是急诊住院但神志清醒的中风 (中经络 )患者 ,均经临床及头颅 CT明确诊断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经一般治疗 ,如采用分散或转移病人注意力、吸入 O2 ,刺激鼻咽部使之呕吐 ,酌用镇静剂、解痉剂等呃逆无改善者。1 .2 一般资料  3 8例中 ,男 2 5例 ,女 1 3例 ;年龄49~ 78岁 ,平均 6 3 .6岁 ;中风后出…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后合并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针刺和胃复安穴位注射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31例,痊愈21例,好转6例,基本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98.33%;对照组31例,痊愈7例,好转11例,基本好转4例,无效9例,有效率70.96%。在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中风呃逆症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孔江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33-933
中风呃逆症系指中风以后 ,患者多因情绪紧张 ,抑郁不畅 ,气逆上冲而出现的呃逆声短而频发 ,连续不断 ,不能自止为其特征。此症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使膈肌不由自主的持续性的痉挛反复发作而出现的症状 ,且非器质性的病变。此法能够迅速的改善呃逆频作 ,对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减少出血 ,改善水肿以及病情的康复起着很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本篇对中风合并的呃逆症采用针刺治疗3 8例观察 ,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 8例中 ,男性 2 6例 ,女性 12例 ;年龄 5 0~ 80岁之间 ;缺血性脑血管病 2 2例 (包括脑梗死、脑栓塞 ) ,出血性脑…  相似文献   

8.
中风呃逆是中风较常见的合并症,一般不能自行缓解,往往揭示患者病情危重,易引起应激性溃疡。笔者应用多种配穴手法,辨证取穴治疗一例病程较长,病势凶险,病机复杂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57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自1998年至2003年运用止呃汤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的呃逆诊断标准,且均为中风后  相似文献   

10.
王金全 《新中医》2004,36(1):62-62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多。自1998年1月以来,笔者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均为本院住院的中风急性期患者。呃逆持续发作超过24小时,经镇静剂、解痉剂或针刺等常规治疗无效者纳入观察。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53~76岁,平均66岁;病程2-14天;脑梗死者16例,脑出血者2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确诊的45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均采用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及中脘穴,配合氯丙嗪注射液25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45例患者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黎倩平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168-1169
呃逆是中风后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穴位封闭治疗中风后呃逆86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武孝  陈霄  付永妮  张敏 《陕西中医》2013,34(4):466-467
目的:观察呃逆方配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呃逆方加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采用呃逆方加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呃逆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优于呃逆方配合肌肉注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呃逆俗称打嗝,持续72 h以上,通过药物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为顽固性呃逆.中风后呃逆,发病率较高,目前无确切有效的方法.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1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董某,男,48岁,2012年8月4日入院.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3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呃逆俗称“打膈” ,又称“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 ,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我们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 37例 ,取得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37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3例 ,女1 4例 ;年龄最小 39岁 ,最大 75岁 ;呃逆病程最长1 0天 ,最短 1 2小时。脑出血 1 2例 ,行开颅减压术者 4例 ,脑梗塞 2 5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针刺取穴 :天突、膻中、内关 (双 )  指压双侧攒竹穴。2 .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针天突穴沿胸骨切迹上缘内方向下刺 ,进针 1寸 ,出现咽部堵塞感后 ,留针 30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中风后呃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以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及氯丙嗪注射液治疗;疗程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刘斌 《山西中医》2014,(9):35-3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46例,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3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华蟾素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机制、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顽固性呃逆通常指呃逆超过48h[1]。而呃逆在中风的病人中并不罕见。持久和顽固性呃逆表明多发性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以外其他系统病变。它较大地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它会导致疲惫、失眠等[2]。而且它可能与吸入性肺炎、呼吸停止和营养不良密切相关[3]。但是它通常处理起来比较棘手[4]。本文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机制、病因及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呃逆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针刺和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而对照组只采取针刺治疗,针刺穴位、操作手法及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汤剂是从整体调整脏腑入手,针刺是从局部疏通经络入手,二者配合相得益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旋覆代赭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患者,以旋覆代赭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结合针刺治疗。结果:痊愈16例,有效12例,显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应用旋覆代赭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