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射及药物治疗。由于癌变位于宫腔进展较缓慢 ,诊断时多为临床早期 ,即病变局限于子宫 ,有手术治疗的可能。特别在 1988年FIGO对子宫内膜癌 (EC)实行手术—病理分期之后 ,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已受到妇科肿瘤学界进一步重视。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 (年龄、有无内科合并症 ) ,术前对癌变累及范围 (临床分期 )及恶性程度估计 (病理类型及分级 ) ,选择和制定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按术后病理、手术分期及存在复发高危因素选用辅助治疗 ;晚期则采用放射、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1 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2.
晚期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传统观念而言 ,晚期子宫内膜癌是指肿瘤已侵出子宫或转移至子宫以外的组织或器官。此时的治疗 ,不仅要考虑局部 ,也要考虑到区域乃至全身。这无法以一种治疗手段 ,如手术、放疗或化疗完成 ,而需要多种手段配合治疗 ,即通常所说的综合治疗。但综合治疗不是已有的治疗方法盲目的叠加 ,按现代的观点 ,是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疾病特点、病理及生物行为 ,有计划、合理的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 ,以期望病人得到治愈和具有治疗后较高的生活质量。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来说 ,综合治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但下述的几个方面 ,在考虑综合治疗方案时 ,必须…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且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癌的化学预防是指用化学药物预防肿瘤的发生,或使肿瘤细胞分化逆转,从而达到预防恶性肿瘤的目的。从子宫内膜癌化学预防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且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癌的化学预防是指用化学药物预防肿瘤的发生,或使肿瘤细胞分化逆转,从而达到预防恶性肿瘤的目的.从子宫内膜癌化学预防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并非新概念。最早 195 7年Meissner等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外源性雌激素持续作用可致子宫内膜癌。临床发现外源性或内源性无抵抗的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过度刺激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有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分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卵泡膜细胞瘤和颗粒细胞瘤、HRT使用无抵抗雌激素、他莫昔芬治疗等均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危险。无抵抗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活跃 ,DNA复制错误数量增加 ,致恶性表现型的基因突变增加[1] 。同理外源性孕激素因抑制雌激素的增生作用而起治疗作用 ,最早由Kistner…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孕激素治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00052)糜若然瞿全新子宫内膜癌的自然发展过程被认为是长期在雌激素作用下,经过内膜增生,由上皮内癌进展为浸润癌。长期临床观察认为孕激素治疗可逆转部分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尤其是单纯性增生及轻度非典...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宫内膜癌是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2 0 0 3年美国新发病例约 3 83 0 0例 ,死亡约 660 0例 [1]。大约 75%的患者为早期 (Ⅰ期 ) ,手术治疗后 5年生存率达 80 %~ 90 % [2 ]。但是 ,对于晚期 (Ⅰ期以上 ,即肿瘤病灶超出子宫体 )和复发患者 ,以及合并有高危因素的早期患者 ,需辅助放疗、化疗和 (或 )激素治疗。目前 ,较有争议的是早期患者若合并有高危因素如肿瘤低分化、深肌层浸润、特殊病理类型等是否需要辅助放疗 ;晚期和复发患者辅助化疗的一线及二线方案 ,以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常用药物及临床疗效等。现就子宫内膜癌辅…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可以用孕激素等进行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早期年轻患者保留生育治疗及晚期复发患者姑息治疗。内分泌治疗应有足够的用药时间,并注意观察副反应。目前指南不推荐术后常规应用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的处理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世界性趋势,对其处理已成普妇科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子宫内膜癌的处理现状,评价了风险因素对疾病预测的价值及临床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为今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进一步规范化、个体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MC)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相关研究有限,且至今为止医学界尚未对此达成统一观点。大部分妇产科医生考虑到雌激素是EMC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并不建议给予EMC患者HRT治疗。目前认为EMC并非一定是HRT治疗的禁忌证。选择恰当的剂量和药物种类不会引起EMC的复发和死亡率增加,并可对EMC患者起到适当保护作用。HRT在提高骨密度和减轻未绝经期血管收缩症状已被证实有一定裨益,但在降低冠心病、癌症发病率,以及提高认识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上并没有相关研究支持。由于数据有限,且大部分来自具有选择偏差的回顾性研究或小型前瞻性非随机研究,妇产科医生在评估EMC患者是否需要HRT治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利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接受多种方法治疗的Ⅲc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并发症和生存情况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选择1994~1998年间,因子宫内膜癌而经腹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腹腔细胞学检查、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53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2例。盆腔淋巴结包括髂外、髂内血管、闭孔神经以上区域的所有淋巴组织;腹主动脉淋巴结为从血管分叉到十二指肠区域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平均切除的盆腔淋巴结数18个,腹主动脉旁淋巴结6个。盆腔淋巴结转移者予全盆腔放疗,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获盆腔烟囱野放疗。均加行卡铂AUC5和紫杉醇化疗6个疗程。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Kaplan-Meier分析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子宫内膜癌风险人群的增加及缺乏有效的筛查措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ndometrial cytology test,ECT)被推荐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法,由于内膜细胞在炎症、增生、宫内节育器以及激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形态异常,增加阅片难度,限制了推广应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染色操作简单,阅片不依赖于细胞形态学,能够辅助良恶性疾病的鉴别,本文对ICC技术检测相关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发展进行综述,以期筛选出合适的标志物用于临床。结合ECT无创、便捷及免疫细胞化学不依赖于细胞形态学的优势,可为子宫内膜癌细胞学筛查提供新契机。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初始手术和(或)放疗后复发率相对较低,因此国内外关于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治疗的相关文献较少。临床上对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具体治疗方案的抉择需要根据复发癌灶的部位、初始治疗方式以及患者身体状态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处理方式。该文结合201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探讨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从生命质量考虑对子宫内膜增殖症与I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作了概述。正确诊断子宫内膜增殖症与子宫内膜癌必须用子宫镜观察子宫腔,并藉全面刮取内膜做组织学检查。对子宫内膜增殖症应首选孕酮疗法。对I期内膜癌,原则上应行双侧附件加子宫全切除术及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应对病例严格选择雌激素补充疗法。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其诊治理念也不断更新.首先.在临床诊断与分期方面,宫腔镜、超声及腹腔细胞学等检查的意义增加.宫腔镜检查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并定位活检,已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痛重要手段:超声及腹腔细胞学检查对肿瘤分期及预后判断有较大意义.其次,腹腔镜手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显示良好应用前景:放化疗、激素治疗等辅助疗法对中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疗效.最后,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不断更新.在保证治愈率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女性生育功能已成为妇科肿瘤治疗新理念,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已有不少报道.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其诊治理念也不断更新。首先,在临床诊断与分期方面,官腔镜、超声及腹腔细胞学等检查的意义增加。宫腔镜检查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并定位活检,已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重要手段;超声及腹腔细胞学检查对肿瘤分期及预后判断有较大意义。其次,腹腔镜手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显示良好应用前景;放化疗、激素治疗等辅助疗法对中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疗效。最后,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不断更新。在保证治愈率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女性生育功能已成为妇科肿瘤治疗新理念,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已有不少报道。  相似文献   

18.
5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将5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30例,单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加辅助治疗;第2组29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加盆腔淋续清扫或活检。结果第1组中死亡2例,2年和5年的存活率均为96.6%平均生存69.7个月。第2组中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或复发性EC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差且生存率低。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被发现,因其在EC细胞的生长与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使EC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得到广泛研究。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分类较多,治疗机制及药物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为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EC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研究的新进展,希望为EC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有关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的进展。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模式是手术分期;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术分期可以准确地估计预后,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保适的治疗方案,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