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可溶性止血纱布在高血压脑出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可溶性止血纱布组71例,术中应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创面止血;对照组63例,常规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和创面保护.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可溶性止血纱布组止血成功率为98.59%(70/71),对照组止血成功率为88.89%(56/63),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47,P<0.05).结论 止血纱布创面止血效果确切;应用安全、灵活,合理使用还可有效防止脑组织塌陷引起的继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止血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纤维蛋白止血敷料对股动脉切口和肝脏损伤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方法制造大鼠股动脉切口出血模型和兔肝脏损伤出血模型,分别用纤维蛋白止血敷料和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进行止血,记录止血时间和出血量。结果对大鼠股动脉切口模型,纤维蛋白止血敷料止血时间为(90.60±33.12)s,出血量为(0.51±0.26)ml,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止血时间为(164.20±53.70)s,出血量为(1.04±0.50)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兔肝损伤模型,纤维蛋白止血敷料止血时间为(48.67±8.14)s,出血量为(0.82±0.09)ml,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止血时间为(107.67±6.66)s,出血量为(1.07±0.13)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蛋白止血敷料的止血效果优于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是一种良好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3.
背景: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在其他科室显微手术中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在神经外科中尚无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报道。目的:比较明胶海绵和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控制神经外科术中出血及局部渗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08-04/2010-12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URGICELTM止血组30例和明胶海绵止血组30例。术中各自使用这两种止血材料进行止血。结果与结论:明胶海绵止血组止血失败率为10%(3/30),显著高于SURGICELTM止血组[3%(1/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URGICELTM止血组止血时间为(2.43±0.75)min,明胶海绵止血组止血时间为(4.23±0.8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和排斥反应。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较传统明胶海绵可以更迅速地控制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出血及局部渗血,止血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种压迫方式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局部渗血的效果,为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将385例置入PICC导管的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90例和对照组195例。两组均置入PICC导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为穿刺点放置明胶海绵贴敷透明敷料,对照组为置管术后折叠无菌纱布成长方体压迫穿刺点后贴上透明敷料。观察两组局部止血效果。结果 24 h内实验组局部渗血85例,渗血率为45%。对照组局部渗血112例,渗血率为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止血优于纱布用于PICC置管后压迫方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和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的止血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均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止血效果和术后新的出血量。结果术后24—48h复查头CT,观察新鲜出血量,其中应用明胶海绵组术后渗血量〉10ml者占38.1%(16/42),而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组术后渗血量≥10ml者占15.6%(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5,P〈0.05)。结论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止血效果明显强于明胶海绵。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是一种值得在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进一步推广的国产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止血纱布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过程中。因其柔软而自动打卷,术者难以操纵而延误手术时间,我们在使用时用明胶海绵做载体或传载物,给术者操作带来方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3月~2003年1月手术患者168例,年龄21~78岁,直肠癌根治术5例,肝部分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3例,颈椎前路减压术7例,颅内肿物切除术130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0例。2方法将可吸收止血纱布剪成1cm×1cm或剪成所需大小贴于同样大小明胶海绵上备用,术者用尖镊夹取明胶海绵部分将可吸收止血纱布贴入渗血部位,取出明胶海绵。将可吸收止血纱布贴于明胶海绵上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在其他科室显微手术中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在神经外科中尚无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报道。目的:比较明胶海绵和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控制神经外科术中出血及局部渗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08-04/2010-12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URGICELTM止血组30例和明胶海绵止血组30例。术中各自使用这两种止血材料进行止血。结果与结论:明胶海绵止血组止血失败率为10%(3/30),显著高于SURGICELTM止血组[3%(1/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URGICELTM止血组止血时间为(2.43±0.75)min,明胶海绵止血组止血时间为(4.23±0.8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和排斥反应。新型止血材料SURGICELTM较传统明胶海绵可以更迅速地控制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出血及局部渗血,止血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Arista AH止血粉与吸收性明胶海绵在肱骨骨折手术中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6例行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单盲法按数字随机分为Arista AH止血粉组及吸收性明胶海绵组,其中Arista AH止血粉组40例,采用Arista AH止血粉止血;吸收性明胶海绵组36例,采用普通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术后3d引流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3±19.35)ml和(214±20.4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分别为(2.92±0.44)min和(3.74±1.8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两组患者的术后3d平均引流量分别为(65±27.02)ml和(167±35.6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ista AH止血粉能缩短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止血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d的引流量,效果优于普通吸收性明胶海绵,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孙勇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0):53-54
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丛出血是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5%[1]。我院2000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中低位直肠癌34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中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9例,现将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4例,女5例;年龄44~72岁,平均51岁。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7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2例。出血量300~3500ml。1.2处理方法3例采用热盐水纱布局部压迫止血,4例采用明胶海绵、止血纱布及福爱乐医用胶(第3代医用封闭剂与粘合剂)止血,2例采用明胶海绵和止血纱布加大块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1.3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壳聚糖止血材料对大鼠股动脉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2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新型壳聚糖止血材料组、商品壳聚糖材料组、医用明胶海绵组和医用纱布组,每组各5只。将SD大鼠麻醉,剥离单侧股动脉,在股动脉根部做一小切口,切口长度为动脉直径的1/3,制作动脉出血模型。自由出血30 s后,将4种止血材料分别覆盖在伤口表面,其上覆盖一100 g砝码压迫止血。记录大鼠基础体质量、基础心率、自由出血量、止血失血量、自由出血后心率、止血完成后心率等。结果 新型壳聚糖止血材料、医用明胶海绵、商品壳聚糖材料以及医用纱布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60.0%(3/5)、60.0%(3/5)、80.0%(4/5)以及40.0%(2/5),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壳聚糖止血材料组、商品壳聚糖材料组及医用明胶海绵组的止血失血量均明显少于医用纱布组,止血完成后心率明显高于医用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壳聚糖止血材料组、商品壳聚糖材料组及医用明胶海绵组止血失血量、止血完成后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壳聚糖止血材料对大鼠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自制手背静脉穿刺点止血夹的止血效果。方法 2013年7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手背静脉输液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患者输液完毕后由护士按压止血,B组患者自行按压止血,C组患者使用自制手背静脉穿刺点止血夹。比较各组穿刺点辅料渗血情况和24h后有无皮下淤斑。结果三组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的差异和24h后穿刺点皮下淤血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手背静脉穿刺点止血夹能有效按压手背静脉穿刺点,达到护士按压水平,优于患者自行按压。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缩短和住院费用降低等优点,但随着新的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介入术后的出血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我科对122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利用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进行压迫止血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然而透析过程中穿刺针局部渗血的情况常有发生,我科2007年7月~12月,对30例穿刺局部渗血采用棉球压迫无效的患者,采用无菌棉纱线进行局部压迫止血,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高膨胀止血海绵对鼻内镜术后鼻腔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行鼻内镜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分别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高膨胀止血海绵与单纯使用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鼻腔进行对比,48h后取出填塞物。观察两组填塞期疼痛、止血效果、术后鼻腔黏膜肿胀情况,并评判疗效。结果两组鼻腔填塞物抽取时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填塞期间疼痛程度较小,鼻腔黏膜反应轻,在鼻黏膜肿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布地奈德联合高膨胀止血海绵减轻了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痛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尖吻蝮蛇凝血酶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旨在探讨从国产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的尖吻蝮蛇凝血酶(HCA)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兔全血凝固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为指标评价HCA的促凝与止血作用;以全血凝块溶解和纤维蛋白原裂解为指标探讨HCA的止血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CA能显著缩短兔全血凝固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立止血(repitilase)相似。HCA使纤维蛋白原α亚基裂解,其诱导形成的血浆凝块能在尿素溶液中溶解。结论:HCA通过水解纤维蛋白原的α亚基释放出A肽,形成纤维蛋白聚合体而产生止血作用.但不引起凝血因子Ⅷ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肝叶切除术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ringle阻断和半肝阻断对肝叶切除术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94例因各种原因接受肝叶切除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分别接受Pringle肝血流阻断(A组)和半肝血流阻断下肝叶切除术(B组)。在进腹后和关腹前分别进行门静脉血、腹腔积液和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取材,均进行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判断肠道细菌易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进腹后门静脉血、腹腔积液及回盲部淋巴结均未有阳性细菌培养。而关腹前A组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率为25.5%;B组发生率为6.4%(χ2=6.425,P=0.011),OR值为5.209,95%CI为1.207~29.428。两组共培养出大肠埃希菌10株、肠球菌6株、产气肠杆菌2株。主要为肠道兼性厌氧的G-杆菌(61.1%),其次为G+兼性厌氧球菌(22.2%)。细菌易位的部位以肠系膜淋巴结最多见(60.0%)。经多因素调整后,A组较B组细菌易位发生的OR值为5.106,95%CI为3.228-6.984。【结论】肝叶切除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较Pringle阻断肠道细菌易位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股静脉穿刺术后压迫时间与止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静脉穿刺技术不作为血液透析的主要方法,但在永久性血管通路未形成时,也常作为血液透析的动脉临时通路。穿刺点有效压迫是预防穿刺部位的出血及血肿。我科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采用股静脉穿刺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穿刺点分别压迫2h、1.5h、1h、0.5h,观察其止血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文清德  邓秀梅  曾讯  杨群  李叶青  崔毅 《新医学》2022,53(8):603-607
目的 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内镜下诊断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25例(观察组),内镜下止血治疗方法为常规止血方法(机械止血、电凝止血)联合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进行电动正压喷洒止血治疗,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治疗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25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5min...  相似文献   

20.
Perioperative hemostasis,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ve and other invasive procedures, can involve the use of blood, blood products, and hemostatic agents to augment the patient’s natural clotting abilities. Currently, more than 50 hemostatic products are available in the marketplace and dozens more are in development. It is important for perioperative nurses to understand each of the hemostatic agent categories and their actions,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normal coagulation process (ie, clotting cascade) that is activated by the body when there is a bleeding episode;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products and the rationale for reducing their use;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hemostatic agent use; and how these agents are used, their clinical indications, and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from their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