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某某,男,52岁,农民。住院号119521。患者右胁肋区刺痛,畏寒,发热月余,呕吐,便秘3天。经当地医院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于1984年2月24日入院。检查:体温39℃,脉搏80次/分,血压82/70毫米汞柱,右肋间有固定的压痛点,腹部隆起,压痛明显,叩诊鼓音,肠鸣音弱。腹部X线透视仅见肠道大量积气。超声波检查:示肝右后叶脓肿波  相似文献   

2.
汤某某,男,4岁。1990年7月20日入院。患者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2天。大便检查发现脓细胞、红细胞和蛔虫卵,诊为菌痢.予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等药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无效。病情逐渐加重,持续高热,腹  相似文献   

3.
肚脐膏为福建名老中医陈桐雨经验方.方中君药冰片(或樟脑)具通关开窍散郁之力,可治心腹胀痛.伍以葱白通上下之阳,田螺(其性禀至阴)、淡豆豉、车前草清解通利散郁.余在临床自配该方治疗中毒性肠麻痹患儿近20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肚脐膏组成:冰片0.2~1g或樟脑3g纱布包置于肚脐眼,另取葱白、田螺、淡豆豉、鲜车前草各30g共捣烂,覆于冰片(或樟脑)上面,每日1次.典型病例:王××,男,7个月.1990年7月17日入院.住院号12915.患儿咳喘、发热、大便稀溏已四天,腹胀二天.曾在某医院肌注青霉素及输液等,疗效不显.入院前一天腹泻加剧,日解蛋花汤样便十余次.查体体温37.7℃,神疲嗜睡,精神萎靡,营养不良,三凹征(+),心前区闻及Ⅲ°SM,双肺喘鸣音及湿性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用小承气汤灌肠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89例中毒性肠麻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 (西药常规治疗 )和治疗组 (西药常规加小承气汤灌肠治疗 ) ,分别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4 .6 2 % ,与对照组 (6 2 .16 %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患儿中毒性肠麻痹时用中西药结合治疗 ,能更好地使肠道平滑肌收缩节律性增加 ,促进肠功能恢复 ,减少副作用 ,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儿中毒性肠麻痹为儿科严重感染性疾病中常见并发症,是造成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临床医者在采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外治法,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现就近期文献整理如下。1 敷脐法 现代医学证实,药物在脐部皮肤穿透后,可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入体循环,药物经脐部皮肤吸收,具有作用快,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所以,脐疗是目前治疗小儿疾病过程中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唯一 《四川中医》2002,20(3):42-42
中毒性肠麻痹传变迅速,是临床危重症候,临床应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作者采用“荡涤肠胃”之法,以攻下热毒秽浊壅积,急下存阴,自拟承气化滞汤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小承气汤加味治疗中毒性肠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所引起的中毒性肠麻痹,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一般都主张保守治疗,其存活率较低。近年来,笔者应用小承气汤加味治疗本病,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5  相似文献   

8.
中毒性肠麻痹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症状之一。1986年以来,我们以自制消胀散外敷脐部治疗本病,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苍术、白芷、细辛、牙皂各50克,丁香、肉桂各10克。共研细末,混匀装瓶备用。用法:先将葱白一撮切细捣烂成泥:  相似文献   

9.
中毒性肠麻痹,为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并发症。笔者运用“参附理气汤”(红参、附片、乌药、沉香、槟榔、枳壳)进行治疗,屡用皆验。李×,女,3岁,1984年8月24日急诊入院。一天前,患儿出现水样便伴脓血粘液,高热。今日出现搐搦、嗜睡。体检;体温39.5℃,神志不清,呈浅昏迷,心音低钝。大便化验:脓球(?)、红细胞(?)。诊断:中毒性痢疾。以抗菌、镇静、止痉等法治疗后、腹泻停止,但腹  相似文献   

10.
中毒性肠麻痹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并发于许多疾病。笔者1985年以来收治50例该病患儿,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中药大黄液灌肠配合病因治疗,多在半小时至2小时内见效,1~3天大便通畅,肛门排气,肠鸣恢复正常。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2天,最大10岁(<3岁者35例)。引起病因:婴幼儿肺炎22例,中毒性消化不良15例,中毒型菌痢7例,肠蛔虫2例,败血症2例,有机  相似文献   

11.
生大黄治疗中毒性肠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生大黄对危重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产生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 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脏器功能支持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煎液鼻饲,对照组基础治疗同治疗组,并采用导泻通便等方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生大黄对危重病并发中毒性肠麻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武历风  侯芳 《四川中医》2001,19(7):71-72
应用推拿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80例,并以西药酚妥拉明治疗7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70例(87.5%),有效5例(6.3%),无效3例(3.8%),死亡2例(2.5%);对照组治愈40例(57.1%),有效16例(22.9%),无效9例(12.9%),死亡5例(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3.
刘言寿  杨德福 《中国针灸》1997,17(6):373-374
针刺治疗小儿重症中毒性肠麻痹13例刘言寿,杨德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固原756000)主题词肠假性梗阻/针灸疗法,中毒/针灸疗法中毒性肠麻痹亦称动力性或功能性肠梗阻,多继发于低血钾或感染中毒性疾病,属中医“腹胀”范畴,常系临终期表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肚脐膏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性肠麻痹来势急迫,施治较为棘手.近年来我们应用自配中药肚脐膏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1988年1月~1993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儿,共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3岁,平均年龄1岁4个月.2 治疗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运用肚脐膏治疗.肚脐膏组成:冰片0.2~1g,或樟脑3g纱布包置于肚脐;另取葱白30g,田螺30g,淡豆豉30g,鲜车前草30g共捣烂,外敷肚脐,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5.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中毒性肠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月~1989年2月,我科应用盐炒大葱热敷腹部配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16例,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16例患儿中男9例,女7例;年龄42天~6岁。原发病为喘憋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6例;乙型脑炎5例;中毒性菌痢4例;小儿肠炎2例。全部患儿均系内科感染性疾患导致临床中毒症状重、肠蠕动差、肠鸣音明显减弱(<3次/分)或消失(听诊5分钟未闻及),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腹壁高于胸壁,膈肌上抬而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治疗方法选用新鲜大葱400g 去根切碎,置锅中炒半熟加食盐20g.将热葱盐用毛巾(或纱布)包裹,以脐部为中心摊放腹部,5分钟后用新斯的明0.04mg/kg左或右侧足三里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7.
<正> 笔者用承气甘遂糊敷脐治疗中毒性肠麻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1岁~2岁5例,3  相似文献   

18.
<正> 1982年来,我们应用自拟行气整肠汤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8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6例参照《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确诊小儿中毒性肠麻痹。其中,中毒型菌痢6例,中毒型消化不良6例,重症肺炎58例,小儿肠炎16例。年龄1~6个月18例,6~+月~1岁35例,1~+~3岁26例,>3岁7例。治疗方法在配合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的同  相似文献   

19.
中毒性肠麻痹多并发于全身性严重感染的基础上,且治疗棘手,既往应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等措施,常难以奏效,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35例中毒性肠麻痹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中毒性肠麻痹患儿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生后~1个月15例,~12个月10例,~3岁6例,~5岁3例,~7岁1例。原发病:新生儿肺炎5例,新生儿败血症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2例,喘憋型肺炎10例,小儿肠炎6例,中毒性菌痢2例,化脓性脑膜炎4例,流脑2例,乙脑1例。全部病例均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尤其是重型肝炎、肝硬化 ,经常出现顽固性腹胀症状 ,导致病情加重 ,恶化 ,多种西药治疗疗效不显 ,今以小柴胡汤加减 ,针对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慢性肝病伴中毒性肠麻痹患者进行治疗 ,观察其疗效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按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在我院选择确诊的慢性肝炎伴中毒性肠麻痹的住院患者 40例 ,其中 ,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18例 ,重度 15例 ,早期肝硬化患者 7例。治疗方法 在一般治疗基础上 ,加服中药汤剂 ,小柴胡汤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