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虚敛汗方对肺痨汗证的疗效.方法:80例肺痨汗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经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对照组予常规抗痨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抗痨治疗外,予补虚敛汗方.两组疗程均为2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47.50%.两组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虚敛汗方能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人参、黄芪"补虚"功效的认识和应用与发展。方法:以历代有重要影响的本草著作为依据,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探讨参、芪二药所发挥的"补虚"效应及其差异性。结果:人参、黄芪均具有益气、补血、退虚热等作用,但二药补虚之功各有所偏,人参主补五脏,益气而兼能养阴;黄芪善补三焦之气,补气兼能扶阳。结论:人参、黄芪发挥"补虚"之功有显著性的区别,正确理解参、芪二药的药性理论,为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3.
汗为五液之一 (心在液为汗 ) ,是阳气蒸腾津液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 ,而出汗则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汗证是异常出汗 ,是阴阳、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等功能活动异常 ,或邪气引起腠理开合失司以致津液外泄的病证。笔者根据临床治疗 ,结合前贤经验 ,就其辨证与体会浅析如下。1 辨 证1 1 自汗 究自汗成因 ,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肺主气 ,司呼吸与腠理之开合 ,外合皮毛。肺气虚则卫外不固 ,玄府不密 ,活动时 ,机体阳气敷张 ,腠理开泄 ,而津液外泄。可见白昼汗出明显 ,动则益甚 ,伴见气短乏力 ,体倦 ,不耐劳累 ,易感冒等症 ;兼有畏寒神疲…  相似文献   

4.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的汗液外泄的病症.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有时甚至会成为某些疾病的主要症状[1].笔者于临床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辨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析虚不受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虚施补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是认证欠准确和施补技法稍欠所致。对于脾胃虚弱而属虚证者,补法过猛,用药过于滋腻,会有腻膈碍胃的壅中之弊,属不宜。或虽为虚证,又与余邪、痰浊、内毒、瘀血相混杂,仅施以补虚,则属不及。前者在选药中,避开质厚滋腻之品,后者可变通为平补、清补、通补、消补等,以敦促正气来复。  相似文献   

6.
小儿汗证当以虚实辨之,虚证以扶正为主,实证治从肝脾,不拘于补虚。  相似文献   

7.
汗证是肺胀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肺胀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汗。运用"五脏相关"理论,从心、脾、肝、肾、肺五脏出发,分别运用经典方剂"桂甘龙牡汤"、"四君子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加减,探讨中医五脏治疗汗证的特点及治疗方案。这些方剂能有效缓解出汗症状,并为临床治疗肺胀病人的汗证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8.
汗为五液之一,正常的汗出有调和营卫、润泽肌肤、清除废秽等作用.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症,在妇科临床较为多见.通过对妇科痛证、血证、发热、产后以及更年期汗证的发生机理及其治疗的论述.总结出热证、实证类的汗出当予清泄;虚证类的汗出则予收敛和补益的治则.  相似文献   

9.
从脾胃论治汗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证总属阴阳失其协调所致,治疗旨在使机体营卫和调。从脾胃立论,则脾胃健,卫气充,营卫和调,腠理致密,汗止。  相似文献   

10.
汗证辨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汗为五液之一(心在液为汗),是阳气蒸腾津液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出汗则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汗证是异常出汗,是阴阳、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等功能活动异常,或邪气引起腠理开合失司以致津液外泄的病证。笔者根据临床治疗,结合前贤经验,就其辨证与体会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鞠通从脾胃之气受阻或受伤的角度将"虚不受补"的成因分为3种,并简要提出了解决策略。结合吴鞠通的其他相关观点,从临床实际分析了其思路并提出了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2.
13.
汗证的治疗,应首先辨明病变所属脏腑,再辨气血阴阳、寒热虚实,并责之于病理产物,如瘀、痰等.临床中常使用生脉饮、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玉屏风散等进行化裁,治疗汗证尤善用黄芪,因人因证施治,用药精简灵活,同病异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风发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多痰瘀交阻,中风后遗症之汗证的病因病机特点亦多因痰瘀所致,提出此证可从痰瘀论治,并阐述了方药的古人论述和现代研究,举例说明了该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之汗出过多的效果,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讨痛证用补法治疗的机理、分析“不通则痛”的痛证常规通法治疗也适用于虚痛证 ,探讨虚痛证的病因病机、治法等。  相似文献   

16.
汗证与皮肤腠理机能失调及外邪入侵有关。临床上皮肤病常伴有自汗、盗汗、当汗而无汗等汗证表现。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立足于“平调阴阳,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针对伴有汗证的皮肤病患者,形成了“发汗解表,扶正固表,收敛止汗”三法并用的治疗体系,并对兼证的配伍用药有独特的心得体会,开启了从“汗证”论治皮肤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丛慧芳  高强  杜娟 《中医学报》2021,36(2):271-274
妇科疾病所致汗证与疾病本质息息相关,临证当见微知著,循因求本,分清寒热虚实,辨别轻重缓急,方能不治汗而汗自除.更年期汗证以和解枢机、调和营卫为主;产后发热汗出以补血养阴、益气清热为主;妇人腹痛感染邪毒所致汗证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带下病、阴痒病中肝经湿热型汗证以疏肝清热、利湿排浊为主.此外,应根据疾病所处的病理阶段...  相似文献   

18.
汗为五液之一,既可是生理现象,亦可为病理反映。问汗乃临诊十问之一,发汗则为治病八法之首。通过观汗之有无,察出汗时间、部位,辨汗温、汗量、汗色、汗质之不同,可测患者阴阳盛衰、气血津液盈亏、疾病性质和病情进退。其治疗则着眼于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调和营卫,辅之以固表敛汗等治标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汗为五液之一,既可是生理现象,亦可为病理反映。问汗乃临诊“十问”之一,发汗则为治病“八法”之首。通过观汗之有无,察出汗时间、部位,辨汗温、汗量、汗色、汗质之不同,可测患者阴阳盛衰、气血津液盈亏、疾病性质和病情进退。其治疗则着眼于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调和营卫,辅之以固表敛汗等治标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林认为小儿汗证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先天肺气虚弱,腠理不密,体质易感,加之后天饮食不知自节,喜食肥甘厚腻,脾失运化,肺脾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异常,则汗出.王林临床不拘泥于自汗、盗汗之分,围绕小儿生理特点,重在脏腑辨治,认为此病与肺脾关系密切,治疗上以固表止汗,健脾益气为法,采用玉屏风散合白术散加减治疗,结合患者体质特点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