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闭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术,Kocher切口,十二指肠全程探查并减压,伤口单纯缝合,腹膜后双套管内持续低压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空腹造瘘及肠内营养。结果:2例均手术顺利,切口愈合好,痊愈出院。结论:腹膜后双套管内持续低压生理盐水冲洗是防止术后肠瘘及感染的有铲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2.
稀释碘伏液术中冲洗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966-966
目的:了解应用稀释碘伏液冲洗腹膜腔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方法:将227例腹腔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稀释碘伏和生理盐水冲洗腹膜腔,观察术后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的效果。结果:1类切口无明显差异;2类切口稀释碘伏液组无手术感染,生理盐水组切口感染率为3.5%;3类切口稀释碘伏组切口感染率为2.7%,生理盐水组切口感染率为9.4%,另有1例盆腔脓肿。结论:稀释碘伏液冲洗腹膜腔可有效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沈铁骁 《淮海医药》2005,23(4):280-281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2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为术中探查时确诊,术后全部治愈。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充分的十二指肠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7年术前诊断及经手术探查后证实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后经常规查体及B超,腹部平片、CT检查确诊23例,经口服泛影葡胺十二指肠造影诊断20例,纤维胃镜检查2例,剖腹探查手术中诊断23例.术前诊断率66.2%.其中合并伤4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8%;治愈率88.2%.结论 掌握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徐庆春  杭健 《安徽医药》2008,12(7):628-629
目的分析早期剖腹探查处理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早期剖腹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确诊十二指肠损伤16例,漏诊2例;术后治愈16例,死亡2例,其中因漏诊再次手术后死亡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剖腹探查是最终的确诊手段,及早、仔细的手术探查和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改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勇  邓高旺  占敏 《江西医药》2009,44(3):197-199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9例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病案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术中及时发现并行穿孔修补后痊愈出院;6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而再次手术,其中1例行穿孔修补,4例行穿孔处置管引流+腹腔冲洗+肝下及十二指肠后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胃肠减压后痊愈出院;1例非手术治疗并发MODS死亡。结论积极预防是重点,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关键,并发十二指肠瘘后建立可靠通畅的十二指肠内外引流简单而有效。  相似文献   

7.
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16例诊治体会牛榜柱(河南省孟津县人民医院孟津县471100)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占腹部损伤的3%~5%。由于十二指肠位置深在,与周围脏器关系密切,损伤后缺乏特异症状体征,术前不易确诊。即使剖腹探查漏诊率亦较高。为提高对该...  相似文献   

8.
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段损伤手术治疗11例龙海市第一医院李飞腹膜后十二指肠段位置特殊,其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我院1980~1996年共收治腹膜后十二指肠段损伤11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6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手术原则、手术方法、影响预后的因素,以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1995~2010年间收治的2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8例均为术中探查时确诊,治愈23例,死亡5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充分的十二指肠引流。  相似文献   

10.
郑树峰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71-872
目的:总结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间收治的7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及合并伤的诊断和手术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往往合并胰腺及其他脏器的损伤,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如有腹膜炎体征或B超检查有腹腔内出血,开腹探查并于术中确诊,7例经手术证实并治愈。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式的选择应灵活在手术中掌握,充分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是减少肠瘘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预防代膀胱术后早期并发症。方法:针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问题,探索新的膀胱冲洗方法。结果:采用常规持续膀胱冲洗方法,术后早期并发症为15.4%,采用新的膀胱冲洗法,术后早期并发症为12.5%,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对膀胱冲洗方法探索与改进,代膀胱术后应采用适时适量,低压注入,夹闭流出道,用力回抽的膀胱冲洗法,可有效预防新膀胱裂开、出血、漏尿、切口感染、引流管阻塞等多种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闭合性十二指损伤的诊治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14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术前明确诊断1例,术中漏诊3例,术后十二指肠漏3例,胰漏1例,治愈11例,死亡4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术前确诊困难,术中易漏诊;早期明确诊断,术中仔细探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刘素莉 《淮海医药》2014,(4):409-409
目的:比较不同冲洗液在阑尾手术切口愈合中的疗效,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生理盐水、碘伏、术尔泰冲洗切口,观察比较冲洗后切口炎症反应、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尔泰组的切口愈合率(90%)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84%)及碘伏组(76%)。结论术中使用术尔泰冲洗切口是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螺旋CT平扫对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率.方法 对9例经手术、临床证实且术前CT资料完整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CT诊断正确.主要CT表现:十二指肠肠壁增厚,十二指肠肠壁血肿,腹膜后游离气体,腹膜后游离积液,腹膜后血肿等.结论 螺旋CT平扫诊断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1984—1999年经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7例。结果:单纯十二指肠损伤3例,合并伤14例,其中合并2个以上脏器损伤8例。损伤部位以降部及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为多,有13例,16例治愈,有术后并发症者4例,死亡1例,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查的确诊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安全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的患者采用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11例胰瘘患者均治愈,腹腔冲洗时间为7—23d,出现血性引流液1例、电解质紊乱1例、胃排空障碍2例,11患者例均未发生意外拔管情况,无腹腔感染、皮肤破溃发生。结论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是一种创伤小、简单有效的治疗胰瘘的方法,做好冲洗引流的护理是保证有效冲洗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20例的诊治体会,加深对此类损伤的认识,探讨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996年12月-2001年12月间收治的胰十二指肠损伤20例进行分析,男18例,女2例,胰腺挫裂伤7例,胰尾断裂4例,胰体部断裂2例,胰腺挫伤并十二指肠第三段裂3例,胰头裂伤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1例,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2例,胰腺钩突撕脱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第三、四段交界外断裂1例。20例均手术治疗。结果:11例治愈,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2例,胰瘘4例,无十二指肠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损伤术前不易诊断,应结合B超、CT及术中所见仔细探查,以免漏诊。手术应根据损伤轻重及合并伤加以选择。严重胰十二指肠损伤宜采用十二指肠憩室化术。胰腺挫裂伤充分引流及缝合。胰体断裂近端缝闭、远端与空肠Roux-y吻合。十二指肠破裂行修补术加胆囊造瘘、空肠造瘘,或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不论何术式,术后尽早用抑制胰腺分泌药减少或防治胰瘘或十二指肠瘘的发生。严重损伤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率及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4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11例,合并腹腔外脏器损伤13例。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见12例,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5例,水平部3例,球部4例。术前诊断3例,术中漏诊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3/24);病死率为12.5%,(3/24)。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掌握好探查指征,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王睿 《临床医药实践》2008,(16):679-681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19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术前确诊7例,其余12例经剖腹探查获诊。19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2例,腹腔感染3例,其中3例经保守治愈,2例经手术治愈。本组治愈17例,死亡2例,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术前确诊较为困难,若延误病情后果严重,应尽量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尤其对高度怀疑病例及早剖腹探查,探查应细致,防止漏诊。而术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保障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邱华山 《医药世界》2010,12(1):60-61
目的:总结多发伤中3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1/2005—11乐平矿务局第一职工医院1600例多发伤中3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救治资料。结果:治愈27例,死亡9例,腹腔感染2例,十二指肠瘘1例。结论:临床救治应结合多发伤的特点,及时剖腹探查、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实施损伤控制性外科手术、术后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