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缓解自杀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其内心的矛盾冲突,重燃自杀患者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促使其早日重返社会与家庭。方法:对内蒙古阿荣旗中蒙医院急诊科2009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的69例自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69例自杀患者中除1例剧毒农药中毒未抢救成功而身亡外,其余68例患者均达到心理稳定,对生活充满信心,自尊、自爱,对社会和家庭有责任感,无一例再自杀。结论:自杀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良好的心理护理能缓解自杀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促使其尽快走出自杀的心理阴影,促进自杀患者身心健康,促使其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对自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烧伤病人的自杀倾向感往往很强烈,并有严重的心理自卑感[1].我科曾收治1例因火焰烧伤双前臂、双手,右手裂伤的患者, 住院期间曾出现自杀倾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经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伤后1个月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科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危急重型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1].尽早开通梗死的相关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是该病抢救的关键[2].因此,快速、有效的急诊抢救流程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病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急诊科优化了急诊护理流程,并观察其对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途径有3个,即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1].中毒患者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2].该病来势凶猛,变化奇快,若能恰当及时的抢救,多能很快痊愈.2008年5月~2010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率94%.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服毒自杀多是在精神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严重消极行为.研究表明,自杀患者往往存在消极的应付方式[1].但对服毒自杀这一特殊的自杀群体的应付方式研究较少,笔者对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服毒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1].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病种复杂,变化快,有时极为危重,做好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是治愈患者甚至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对降低病死率和患者及早康复有着重要意义[2].我院急诊科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98例急腹症患者进行了积极的诊治与护理,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柳英  黎瑜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34-4536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并帮助急诊重症患者解决必要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或治愈率,从而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陈娴.不当护理行为的法律分析[J].护理研究,2008,6(6B):1577.]。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我国城市综合医院收治的自杀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早期心理危机干预方法.方法 对本院急诊科从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自杀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自杀患者中,女性自杀患者居多,男女自杀比例为1:4.5;21-30岁是自杀的高峰年龄,本次研究有26例,占52%;服用毒物是自杀患者最常使用的自杀方式.结论 自杀患者在我国城市综合医院急诊抢救中较为多见,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并采取适宜的抢救方法,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急诊科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指对现有和潜在的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急诊科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疾病、不同层次、不同病情、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的病人,由于这些病人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加之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与其他病人同,急诊科抢救任务重,抢救环节多,因此成为医院医疗护理风险的高发地,本科自2005年6月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德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17-1718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下,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自杀行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有资料表明[1],精神疾病总自杀率是一般人群的6~12倍.文献报道[2],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于自杀,是一般人群的20倍.由此可见,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如护理不当自杀成功率将会更高.为此,应从提高认识入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科学管理,加强心理护理,开展多种服务,防止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急诊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也是构成城市急救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医院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急诊科,急危患者随时可能就诊,往往病情危重,病种复杂,具有急、忙、多学科性的特点[1].  相似文献   

12.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力和体力的虚弱感为特征的神经症[1].表现为精神易兴奋,但易疲劳,以及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和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神经衰弱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心理反应强烈,有时比其他临床科室的患者有更大的心理危机,故应重视对此类患 者实施心理护理[2].  相似文献   

13.
潘朝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340-2340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护理意外、差错、事故、自伤自杀等四个方面[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注重健康的同时,对医疗护理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一旦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要求,就有可能带来纠纷.因此,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护理风险无处不在".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精神病患者突然出现自伤、自杀、伤人、毁物、摔伤、外走等冲动性行为.上述精神科常见的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则危及患者生命,影响患者家庭及周围环境安全,及时察觉和防范护理风险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2].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是抢救急重症患者的场所.急诊科护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医疗事故易发等特点,而护理人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救治效果,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效果,是医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柔性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该理念是通过研究人的心理,采用非强制性的管理模式,激发护理人员潜在的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我院针对52名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进行了柔性管理应用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并且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1].资料显示大约有50%~60%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言行,而最终约有10%~15%的患者自杀身亡[2].我院2002年4月~2006年5月共收治抑郁症患者352例,有自杀行为者71例,现将几点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出现心理障碍的人群越来越多,而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则为自杀,自杀率逐年上升.针对服毒自杀急诊患者,除常规洗胃、特殊解毒药的应用外,急诊科加强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取得了一定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急诊科护士是临床专科护士.临床专科护士指的是某一专业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  相似文献   

18.
人性化护理是伴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综合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新护理模式[1].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一种对应的人性护理模式来保障婴幼儿的健康[2].近年来,本院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为儿童患者科学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下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以及屈氏韧带以下的肠管内出血,患者主要以腹痛、黑便、便鲜血等症状来就诊[1].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2].规范的急诊综合综合护理流程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止血效果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对43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了急诊综合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大约有20﹪~50﹪的尿毒症患者会有该症状表现[ 1-2 ].虽然皮肤瘙痒与心衰等尿毒症常见的合并症比较,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却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影响,部分患者甚至因此出现焦虑、睡眠质量差和自杀等倾向[3]. 为了进一步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对现有的护理工作进行改良,即对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