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5):F0003-F00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科创建于建校初期,并于1981年和1991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国家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与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建设单位,先后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证候病理生理三级科研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北京中医大学中医诊断学科创建于建校初期,并于1981年和1991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国家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与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建设单位,先后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证侯病理生理三级科研实验室、中医藏象理论研究室单位。2003年度中医诊断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F0002-F0002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中医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国家高等教育 委员会中医诊断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医诊断学》课程2005年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6):F0002-F0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学科建立于1954年,开展临床医疗工作,1955年开始培养中医专业大专生,建立了中医儿科学课程。1979年开始招收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出了第一批中医儿科学硕士。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科成为我国第一个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的中医儿科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之一。本学科1988年被批准为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1995年和2002年2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2年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成立于1983年,前身为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心实验室。1991年正式成立山东省重点学科点中医基础学科实验室,1996年通过山乐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验收。1998年通过国家劳动人事部审查批准为中医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山东省专项拨款350万元。2001、2002年中医基础学科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及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该实验室为其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中医基础学科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命名为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第5期重点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高校第3期重点学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该学科主要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四诊信息综合研究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为王忆勤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李福凤副教授、李琦副教授。学术团队由中医学、中医工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5):F0003-F0003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中医肾病医疗小组,是第一批确定的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2001年以来,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中医药局重点示范专科。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主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辽宁省沈阳市,分校区位于经济发达、浪漫秀美的滨城大连。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以中医药教育为主。医药相关教育为辅的人才培养格局,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高级护理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拥有医、工、管、文4个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9.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科是全国最早将教、研、医集于一体的学科.涵盖针灸推拿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和附属一院针灸科。198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9年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1994年被湖南省教委列入支持上“211工程”学科;1997年与中医诊断学科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00年授权博士点;2002年第二次被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同时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协作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始建于1958年,197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较早的中医基础理论博士点。1991年被列为山东省“八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996年由山东省教委组织专家验收,成绩优秀,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1年入选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A级学科;2002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挂靠本学科。本学科奠基人为全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张珍玉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迟华基教授,学科带头人为乔明琦教授。  相似文献   

1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F0004-F0004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创建于1956年,是中医妇科学专业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通过广东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的重点学科规划论证。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第5期重点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高校第3期重点学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该学科主要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一一中医四诊信息综合研究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为王忆勤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李福凤副教授、李琦副教授。学术团队由中医学、中医工程学、计算机学、医学统计学、信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专业人员26人组成。目前已确定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王忆勤、汤伟昌教授领衔的“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科于2001年建立,201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重点学科。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优势明显,已拥有国内第一个中医工程硕士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工程技术与应用"三级实验室,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科研、实验室技术和教学能力在国内同领域  相似文献   

14.
内科教研室负责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急症学、西医内科学、西医诊断学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中医内科学从1989年至今一直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2000年本课程通过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教育厅“211工程”重点学科联合评审达到省“A级”。2002年在教育部重点学科重新评审中免答辩再次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8,(6):F0004-F0004
辽宁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主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辽宁省沈阳市,分校区位于经济发达、浪漫秀美的滨城大连。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以中医药教育为主。医药相关教育为辅的人才培养格局,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高级护理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拥有医、工、管、文4个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1988年,在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家、学科带头人于世家教授带领下,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在中医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1998年首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授权点。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授权点。2004年为校级建设学科,2005年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并作为中医内科学科的三级学科,于2008年成为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组长单位。科室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成为年收入2000万(不含内分泌实验室收入),年门诊量4万人次,开放床位数75张,年住院病人数1200人次,并拥有国家二级实验室1个的重点专科。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肿瘤)。于1960年开设肿瘤专科门诊,1981年建科;1996年成为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胃癌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学科成立于1959年6月,在老一代学科带头人韩百灵教授的领导下,成绩显著。198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重点学科点,1989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中医妇科学重点学科点,1993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局级重点学科点;1979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特聘教授岗位;在2000年的重点学科评审中,中医妇科学再次被评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点;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一中药药理(妇科)实验室。学科现有正高职7人,副高职12人,45岁以下教授2人,40岁以下教授1人,40岁以下副教授4人。职称结构合理。有93%的45岁以下教师获博士、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马宝璋教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学教研室和妇科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本科规划教材(六版)、国家专科规划教材(一、二版)及国家自学考试教材《中医妇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本科及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主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名中医师带徒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人),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人)。目前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三项。学科多年来十分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了同类学科中领先的中医妇科学实验室,具有完成形态枝术、分析技术及新药研究的仪器设备。2000年以来,学科承担了1项国外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厅局级课题,2项校基金课题。  相似文献   

19.
对《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的几点看法庄泽澄(中医诊断学教研室250014)关键词中医诊断学;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严密性;教材编写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课本,教师执教的依据,因此,教材的编写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重视。鉴于《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中医学院方剂学学科是1995年被国家批准设立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硕士5人,师资队伍年富力强。在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学科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和2004年,方剂学学科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该学科设立硕士学位授权点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