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宁市部分3—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济宁市3—7岁儿童血铅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8月~2005年6月,选择济宁市城区与郊区16所幼儿园1716名3,7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血铅均值为81.3μg/L,其中30.5%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标准(100μg/L);农村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城市。铅中毒者所占比例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趋势。长期食用膨化食品、啃咬铅笔可引起儿童铅中毒。结论济宁市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较高,开展铅中毒防治与血铅检测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杨群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97-1697,1617
目的 了解敖江流域环境因素与儿童铅中毒的相关性。方法 对该流域2~7岁429名儿童采用BH2100B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分析。结果血铅水平≥0.483μmol/L者占15.15%。工业区儿童血铅水平高于交通干道边儿童,而新住宅区附近学校儿童血铅水平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3~5岁儿童血铅含量较高;男女性别间血铅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 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对南宁市1500名1~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并对其个人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铅水平均数为92.8μg/L,有488例(32.5%)的儿童血铅值达到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血铅≥100μg/L);儿童性别、家庭住址、幼儿园所在地、家庭收入、父母吸烟、吃皮蛋是儿童血铅水平增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较高,与生活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刘光华  林丹  孙光佑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85-1286
目的了解某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周边地区O~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居住于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周边地区O~14岁儿童于2009年4月~9月进行了血铅检测和入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1747例儿童血铅平均值为(63.28±30.78)μ±g/L,男、女童血铅平均值分别为(66.37±30.95)μg/L和(59.17±30.78)μg,L,血铅超标(血铅≥100μg,L)263例,超标率15.05%。3-5岁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其它年龄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住房临近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家长职业铅接触、饭前放学回家不洗手、咬指甲或文玩具、住房靠近马路、经常吃高铅食品是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结论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周边地区儿童血铅超标率较高,控制环境铅污染,改变儿童饮食卫生习惯,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治儿童铅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口及周边地区6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分布情况,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本院3 248例6岁以下儿童的血铅水平,并分别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的血铅平均水平和铅中毒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44.315 μg/L,其中男童的血铅均值为44.400 μg L,女童的血铅均值为44.171 μg/L;血铅≥100μg/L的儿童共46例,占1.42%,其中男性27例,超标率为1.32%,女性19例,超标率为1.58%.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儿童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口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比国内平均水平低,但血铅水平受居住场所、生活卫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故全社会和相关部门仍应重视血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156例0岁~7岁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1156例儿童血铅均值为56.54μg/L,其中血铅浓度≥100μg/L有157例,占13.58%;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铅中毒已经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合理地推行铅中毒的防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善儿童健康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7.
1158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解儿童血铅含量、铅中毒的程度.铅中毒的原因,以寻找预防和降低铅中毒的方法及途径。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检测儿童末梢血中铅的含量。结果1158例儿童中.血铅浓度大于100μg/L者173名,占14.94%,血铅浓度小于100μg/L者985名.占85.06%。集居儿童血铅水平高于散居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小年龄段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组儿童铅中毒比例不算太高.中毒的程度属于低-中度.但随着近年来交通、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日趋明显.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徐州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市内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一矿区共1070名0~6岁儿童采用石墨炉方法检测血铅水平,并对其个人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儿童血铅水平平均为66.82μg/L,铅中毒的检出率为18.32%。大年龄组儿童铅污染流行率较小年龄组明显升高;儿童每日在马路边上逗留时间长,儿童咬铅笔、吮手指,父母职业铅接触及临街居住是造成儿童血铅水平增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铅中毒与环境污染、小儿的不良习惯、父母职业铅接触及临街居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了解儿童膳食营养、环境铅污染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指导儿童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血钙、铁、锌以及血铅检测。方法调查对象的人数为3518例,其中男童1816例,女童1702例。采取外周毛细血管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钙和微量元素铁、锌、铅检测。结果血钙均值为1.79mmol/L,血铁8.16mmol/L,血锌112.37mmol/L,血铅59.30μg/L。各年龄组血钙和微量元素差异无显著意义,性别差异无显著意义。血钙低于正常范围占14.72%,血铁低于正常范围占14.30%,血锌低于正常范围占3.38%,血铅≥100μg/L占6.91%、≥200μg/L占0.81%。结论儿童缺钙较90年代明显改善。铁的摄入并不低,缺铁主要是铁的吸收和利用障碍。儿童平均血铅明显低于上世纪90年代,铅中毒和血铅〉200μg/L的比例都低于我国其他多数城市的比例;血铅过高除了环境因素之外,与儿童的饮食和行为习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衢州市学龄前儿童目前血铅水平,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来医院就诊年龄在1~6岁的儿童、入幼儿园前体检儿童及在幼儿园就读儿童,共3250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水平。结果衢州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均数为48.74μg/L,其中铅中毒发生率为8.98%;不同性别儿童的血铅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铅中毒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超标者明显高于乡村,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衢州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比较高,对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铅水平与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关系。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112例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及100例健康儿童的血铅水平。结果 与对照纽比较,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血铅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血铅≥100μg/L33例(29.46%),对照组儿童血铅≥100μg,/L14例(14%),X^2检验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存在铅中毒,铅暴露可能参与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威海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铅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血铅测定仪器采用济南开发区齐力分析仪。结果:1052名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0.233μmol/L,其中铅中毒儿童56名,中毒率为5.32%;造成铅中毒儿童的主要原因为家庭装修,咬指甲,玩油漆玩具与废旧电池等不良卫生习惯,居住环境靠近马路或父母职业接触油漆、汽油、渔杆生产等。结论:威海市儿童血铅水平较低,家长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应高度重视。儿童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铅污染,避免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取高血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1~7岁血铅浓度。方法对2006年6月~2007年6月来我院体检的287名儿童。男153名,女134名;用LK98B型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血铅浓度。结果有29名儿童血铅浓度超过100μg/L,占10.1%。血铅浓度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2~3岁组明显低于5~6岁、6~7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29名儿童血铅浓度偏高,铅中毒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1~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1~6岁儿童血铅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仪AF-610A)测定沈阳市2682名1~6岁幼儿园儿童血铅水平(BPb),并对其个人及家庭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平均BPb98、33μg/L,铅中毒发生率30.21%;乡镇儿童的BPb显著高于城区;儿童平均每天在马路上的时间、父母文化程度、每天是否喝牛奶、父母职业层次、居住楼层是沈阳市儿童BPb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目前我市1-6岁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接近中国城市儿童平均水平,但BPb均值高于中国城市儿童BPb均值,郊区县儿童的BPb高于城区儿童,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0~14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0~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505名0~14岁儿童,分〈3岁、3~7岁、〉7岁3组。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其血铅水平。结果:儿童平均血铅为(77.2±34.9)μg/L;血铅最低值为31.6μg/L,最高值为278.4μg/L。除3~7岁组,其余组男女间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铅≥50μg/L者464例,≥100μg/L者71例。各年龄组男女间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中毒发生率男童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结论:0~14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均较高,防治铅中毒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的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胜利油田2~13岁3419名儿童进行末梢血铅含量的测定。结果胜利油田2~13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7.54μg/L,血铅值≥100μg/L者为13.02%,血铅值≥200μg/L者为1.14%。胜利油田中心城区儿童血铅平均值为58.69μg/L,明显高于生活区和远郊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男童血铅平均值60.85μg/L明显高于女童血铅平均值53.75μg/L(p<0.01)。结论(1)与国内外相关报道资料相比,胜利油田2~13岁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均较低。(2)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白玫  钱会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2):210-210
目的:了解婴儿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BH2100钨舟原予吸收光谱仪,对开远市508例1~12月龄婴儿进行血铅测定:结果:508例婴儿中,血铅含量最低值为10μg/L,最高值为223μg/L,均值68.75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13.78%。血铅水平随月龄增加有上升趋势(P〈0.001),女婴铅中毒检出率高于男婴(P〈0.001),铅中毒检出率城南、城北、城西、城东分别为20.71%,16.67%,10.35%和5.83%,经统计学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开远市婴儿铅中毒状况值得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3992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德成  王路  李华  张越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48-1549
目的:为了解儿童血铅水平状况。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3992例(男2550例,女1442例)体检儿童静脉血铅含量。结果:本次调查儿童平均血铅水平(69.6±37.1)μg/L。血铅≥100μg/L的儿童有512例,占总人数的12.8%,其中高铅血症495例,占总人数的12.4%,铅中毒17例,占总人数的0.4%;0岁~3岁组平均血铅水平(60.7±20.5)μg/L,4岁~6岁组平均血铅水平(71.9±39.1)μg/L,7岁~14岁组平均儿童血铅水平(73.6±40.4)μg/L。结论:儿童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明显升高,血铅水平增高的比例亦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9.
吉林地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吉萍 《当代医学》2009,15(36):52-52
目的了解吉林地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吉林地区1335例托幼园所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1335名儿童血铅水平总体均值为0.344μmol/L,其中≥0.48μmol/L的占14.5%。不同性别间儿童血铅水平均值和铅中毒率差别无显著性,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血铅水平均值随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结论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及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儿童血铅水平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赵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92-93
目的探讨长春市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北京博辉)测定末梢血全血铅含量。结果0—6岁组儿童血铅平均浓度为53μg/L,1岁组最低,6岁组最高。儿童铅中毒流行率具有显著年龄趋势,0—1岁组最低,6岁组最高。结论为降低儿童铅水平,应增加锌、铁供给,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含铅量高的食品,避免去铅污染严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