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位于海拔 2 2 60m的高海拔地区 ,气候寒冷、干燥、风沙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 ,常并发急、慢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是其关键的急救手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是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和重要的致死原因 ,其病原菌多为难治性 ,并对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现将我科发生VAP 2 6例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总结如下。临 床 资 料 收集我科 1 998年 7月— 2 0 0 1年 6月收住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1 ] ,… 相似文献
2.
3.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实质炎症(排除在机械通气之前已有的或处于潜伏期的肺部炎症),VAP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患者的发生率为10%~69%,MV每增加1天,发生VAP的危险性增加1%-3%,其相关死亡率约30%, 相似文献
4.
张树菊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7)
目的 探讨呼吸机管路不同清洗消毒办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后的呼吸机管路120套,随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机械清洗消毒法,对照组采用手工浸泡消毒法,比较两组的消毒效果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管道的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消毒1套管路的成本少于实验组消毒1锅(6套)的成本;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痰培养阳性率和VAP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清洗消毒法和手工浸泡消毒法均能保证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效果,与VAP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5.
6.
8.
公衍翠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8,(7):124-125
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多由于机体存在严重基础疾患,免疫功能低下、咳嗽等廓清功能减退;同时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和防御功能,使患者口咽部抵抗力下降,清除能力降低,口咽部分泌物潴留,增加了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机会,分泌物沿着气囊与气管的间隙渗入气囊下,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的VAP患者138例,均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及48h后行螺旋CT检查,所有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进行图像后处理,对病变的分布、形态、密度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38例均有右肺下叶病变;累及双肺下叶81例(占58.70%),累及双肺下叶合并其它肺叶21例(占15.22%),138例共有273处病灶,其中262处病灶位于背部胸膜下区(95.97%,262/273)。128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均无肺内的异常病灶,1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8小时后行CT检查原有肺部病变出现明显进展。其中121例(占87.68%)见背部胸膜下区类新月形的软组织密度影;23例(占16.67%)见磨玻璃样改变,21例(11.59%)见沿肺纹理分布的斑点状浸润影;3例见支气管气相。结论:VA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是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对使用呼吸机患者及时行CT检查,对临床判断病情、确定治疗及拔管时间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作用。方法:2010-02~2011-05本院ICU共收治需机械通气(MV)的患者50例,其中33例行气管插管,17例经气管切开,对其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VAP的发生情况,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指导临床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治疗。结果:5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8例,发生率16.0%;其中有4例死于该病,死亡率8.0%。结论:加强ICU和人员的管理、严格的隔离制度、加强胃肠营养及管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以及增加患者机体防御功能等是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3例)辅助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退热、肺部感染控制、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呼吸力学各指标改善效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治疗后于对照组比较,IL-6、TNF-α及hs-CRP水平显著更低(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在患者炎症反应控制及呼吸力学指标改善效果提高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预防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通过保持手卫生、适宜的环境、对呼吸道和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合理的饮食等护理措施来预防相关性肺炎,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住院病例在机械通气期间着重对呼吸性相关肺炎实施了有计划、有重点的预防和护理,使全部病例成功脱机。结论这种方法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气囊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充气方法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ICU60例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气管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充气方法;对照组对气管气囊定时(充气一放气一再充气)循环充放气方法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差异。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3例;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13例。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管导管气囊持续保持适当的压力充盈的充气方法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 相似文献
14.
气管导管气囊适当压力持续充气方法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气囊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充气方法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ICU 60例机械通气(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气管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充气方法;对照组对气管气囊定时(充气-放气-再充气)循环充放气方法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差异.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3例;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13例.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管导管气囊持续保持适当的压力充盈的充气方法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富媚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4):426-427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控措施,为降低发生率和病死率做好临床预防工作.方法 抽取45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VAP的发生情况分为VAP组和对照组患者,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观察,分析VAP危险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的防控措施.结果 VAP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平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意识障碍发生率、 机械性误吸、抗生素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的使用以及意识状态均有一定的联系.结论 导致重症医学科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复杂,应采取全面综合的防控措施,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保证IC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通气患者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逐渐增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发生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总结我院6年来收治的5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资料,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严重度分层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VAP患者进行分析,VAP严重程度采用肺炎严重程度(PSI)评分和CURB评分进行评价,所有VAP患者分为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液中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白细胞水平.结果,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患者的PSI评分和CURB评分随着病情的加重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白细胞随着病情的加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VAP严重分层有关,可以预测VAP严重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1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发生撤机困难患者25例和未发生撤机困难患者95例。在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水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心理因素和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性,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共出现25例撤机困难,发生率为(20.8%),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30.0g/L,发生VAP,存在不良心理及机械通气时间≥7d均为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VAP、不良心理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为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撤机困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2022年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舒适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值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舒适状况量表(GCQ)中、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有助于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提升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