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2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有122例(67.0%)合并良性胆系疾病。术前早期诊断仍很困难,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B超诊断符合率为63.9%,CT诊断符合率为78.9%,B超和CT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2.7%。60例行非手术治疗,12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晚期胆囊癌103例。晚期胆囊癌的根治切除率为33%,行扩大根治术24例。早期胆囊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晚期胆囊癌根治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较姑息性手术者明显为长(17.6个月VS.3个月)。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胆囊癌预后的关键,对晚期胆囊癌应行积极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诊断。方法 对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中男13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1.8,50岁以上者占75%(27/36),合并胆囊结石者占61.1%(22/36),有“胆囊息肉”病史者占27.8%(10/36)。术前B超、CT和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9.4%(25/36)、75%(12/16)和88.9%(8/9)。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发病与胆囊结石、炎症、息肉有关。B超、CT、MRI是重要的检查方法。须提高对该病认识,特别是50岁以卜患者应行胆囊切除术以防止其癌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1例。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有右上腹疼痛17例,黄疸9例,体重减轻10例,右上腹肿块4例。术前确诊率仅为61.9%(13/21)。手术切除率47.6%(10/21)。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占57.14%。出院后定期随访,平均生存时间为1.8年。结论:临床表现、B超及CT是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诊断依据,手术治疗为它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率为61.9%(13/21)。Nevin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6例,Ⅴ期6例。手术切除率42.8%。单纯胆囊切除术2例(占9.5%),胆囊 肝楔形切除 区域淋巴结清扫术7例(占33.3%)。未切除率57.2%,胆肠内引流术7例(占33.3%),仅作剖腹性探查5例(占23.8%)Ⅰ期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100%,Ⅱ期70%,Ⅲ期为35%,Ⅳ期生存1-1.5年。结论:注意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正确选用B超、CT检查是早期诊断胆囊癌的主要手段,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病理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囊癌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经验,探讨其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男13例,女22例。B型超声与CT的确诊率分别为69.2%、71.6%。早期(Ⅰ、Ⅱ期)胆囊癌1 a存活率为91%,中晚期(Ⅲ-Ⅴ期)1 a存活率为33.1%。结论:B型超声与CT仍是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重要手段。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手术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行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囊癌的符合率分别为69.3%、72.5%;行剖腹探查及取活检术24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7例,4例行胆道内支架植入内引流术。病理学检查示腺癌39例。随访41例,1年内死亡22例,2年内死亡12例,3年内死亡6例,1例存活5年以上。结论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手术对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990~2005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8例,就其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痛及腹块。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16例,平均病程19.6个月,恶性肿瘤病程多在1年以内,良性肿瘤病程多在1年以上。术前确诊率为78%,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81.3%,90.9%。结论:本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早期诊断困难,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胆囊癌伴胆囊结石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25例均行B超检查,其中15例行增强CT检查,1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包括扩大根治2例),5例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行经皮肝胆道内外引流术,术后存活>1~2 a 15例,>2~3 a 8例,>3 a 2例;早期诊断率60%(15/25).结论:胆囊癌伴胆囊结石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对诊断胆囊癌非常重要,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我院1987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60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40~75岁,平均63.5岁,50岁以上5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58例,黄疸25例,右上腹包块12例,腹水10例,发热8例。合并胆囊结石50例,其中胆囊结石病史超过5年16例。B超检查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24例,胆囊单发息肉直径1~1cm4例。行CT检查20例,诊断正确18例。本组60例中有2例因全身情况差或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治疗,其余5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症手术…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X线、B超及CT在原发性甲状穷腺机能亢进症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力进症的X线、B超及CT检查资料。结果:X线检查15例均有明显的骨质改变;颈部B超检查5例中4例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颈部CT扫描3例,结果均与手术病理相符。结论;X线检查是本病影像诊断的基本方法.B超及CT具有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术前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娟 《临床医学》2010,30(10):63-64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1996年至2007年收治的31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体会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率67.7%,手术切除率低(15/28),胆囊癌早期(Ⅰ、Ⅱ期)经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如B型超声、CT等检查诊断率极低,仅为11.1%~31.8%,早期病例多为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内镜超声(EUS)可提高早期胆囊癌的检出率。胆囊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除早期病例外生存期多不超过1.5年,5年生存率低于4%。结论原发性胆囊癌主要检查手段为B型超声及CT,EUS早期诊断价值较高。作为临床医生,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和警惕性,加强对胆囊癌高危人群的监测,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尽早使用以手术根治性切除术为主,联合放化疗等方法的综合治疗手段,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胆囊癌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诊断。方法 对 2 7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7例中男 10例 ,女 17例 ,男女之比为 1∶1.7,5 0岁以上 2 0例 (74 .1% ) ,合并胆囊结石 17例 (6 3.0 % ) ,有胆囊息肉病史 8例 (2 9.6 % )。术前B超、CT和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70 .4 % (19/ 2 7)、81.8% (9/11)和 10 0 % (4 / 4 )。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好发于 5 0岁以上女性 ,发病与胆囊结石、炎症、息肉有关。B超、CT、MRI是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健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8):823-82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胆囊癌46例。结果: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有轻度胆瘘2例,余均顺利出院。随访28例,Ⅰ期5例存活至今;Ⅱ期16例中10例存活,5例发生远处转移;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Ⅲ期6例中2例至今存活,4例死亡;Ⅳ期1例已死亡。结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B超、CT及M R I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手术和病理确诊的60例胆囊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生存状况。结果:B超和CT等影像诊断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普及,有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但目前临床上仍以中晚期胆囊癌占绝大多数。结论:胆囊癌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切除可获得较高生存率。对局部进展的中晚期患者,积极进行扩大根治术(包括HPD)有望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胆囊癌的CT与B超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比较CT、B超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CT、B超影像和临床资料,就其CT和B超的影像表现、强化方式、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有无转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胆囊癌中CT诊断胆囊癌31例(占74%),B超26例(占62%)。结论CT对胆囊癌的诊断优于B超,并可对肿瘤对周围结构侵犯评估及病变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超声因无损伤、可反复、不同体位的检查等优点可作为胆囊病变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收治的186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中,早期胆囊癌15例,仅占8.1%。术前B超、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9.2%、71.3%。153例行手术治疗,122例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79.7%,其中根治切除率52,9%。根治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2%、59.87%、31.93%,姑息手术组为8.3%、0%、0%,根治组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姑息手术组。结论早期发现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对晚期胆囊癌应行积极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胆囊癌B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经B超检查并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误诊原因,其中假阳性25例,假阴性5例。误诊原因有:(1),充满型胆囊结石因弧形光带伴宽声影,掩盖了肿瘤声像不能显示;(2)只满足于发现胆囊结石,对伴有胆囊癌未引起重视,又缺乏多体位、多切面扫查,造成误诊;(3)胆囊不显像,无法判明胆囊的情况造成误诊;(4)将胆囊腔内蛔虫残体的声像误诊为胆囊癌;(5)因胆囊炎症致囊壁增厚且凸凹不平误诊为厚壁型胆囊癌;(6)胆囊腔内除见两块结石强光团外,还可见2.8×1.9cm较强光团但不伴声影,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癌,手术证实不伴声影的较强光团系胆囊结石外周包裹了结缔组织所致;(7)B超与CT均诊断为胆囊癌伴胆囊周围癌浸润,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胆固醇肉芽肿,胆囊壁由于炎症致使增厚并与周围肝组织粘连。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囊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常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 ,由此延误诊断而贻误手术根治。本文收集本院1 997~ 2 0 0 0年收治胆囊癌 2 3例 ,在术前均未作出明确诊断。本文就其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1 8例 ,男∶女为 1∶ 3.6 ,年龄 34~ 80岁 ,平均 6 4 .4岁。 1 7例术前 B超检查提示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5例病史有 5a以上。 6例因出现腹痛、发热、黄疸 ,作急诊手术。术中发现胆囊癌合并结石者 1 8例占 78.2 %。 2 3例均在术中证实 ,均经病理诊断为腺癌。2 讨论2 .1 胆囊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仅仅依靠临床…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淋巴瘤(PS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7例PSL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PSL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术前7例均行CT检查,CT检出肿瘤5例;CT表现:平扫时为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增强扫描病变稍强化,而周围脾实质强化显著。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结果为PSL,术后1年生存率为85.7%。结论PS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诊断率低,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SL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并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囊癌误诊1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误诊原因及治疗经验,Nevin分期与预后关系。方法:对118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原因是缺乏早期临床表现,与结石共存,常侵袭邻近器官;CT、MRI等影像检查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预后主要取决于Nevin分期。结论:对高度怀疑胆囊癌患者要进行行相应检查,一旦确诊为胆囊癌,其治疗应按Nevin分期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