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州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在泸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选取20名已经脱失和30名依从性较好的服药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归纳总结服药人员脱失和保持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泸州市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服药人员脱失的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其次是失去经济来源、违法犯罪被抓和偷吸毒品。保持的主要原因是源于良好的药物疗效、家人关爱和较好的社会支持,门诊医生的关爱引导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结论美沙酮良好的药物疗效、家人关爱、社会关心与支持等,是海洛因成瘾者能够保持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重要因素。把MMT门诊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有机结合,以降低脱失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西2009~2011年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脱失的原因,为提高服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统一设计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服药者脱失情况调查表》,采取电话询问、家庭随访等方式对374名脱失人员或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脱失原因主要为:原因不明118人(31.6%),违法犯罪101人(27.0%),死亡/疾病/怀孕58人(15.5%),强戒或劳教37人(9.9%)。结论原因不明、违法犯罪、死亡/疾病/怀孕、强戒或劳教是MMT脱失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对门诊服药人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脱失率,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哈密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08年1~6月期间入组的门诊264名病人根据观察时间结束的治疗情况分为已退出治疗的脱失组(病例组)和仍在服药的维持治疗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依赖及治疗剂量、治疗时间等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男性、维吾尔族、无业、文化程度低、吸毒时间短、偷吸等是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治疗中患者脱失的原因客观存在,但采用相应对策可以降低脱失率,提高维持治疗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首批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例的治疗脱失情况,探讨影响本地病例治疗脱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从荔湾等三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维持及脱失治疗病例中,招募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共230例,脱失组116例,对照组11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影响治疗脱失的相关因素。结果美沙酮剂量低于60mL、吸毒年限、每天吸毒量、治疗期间出现恶心或呕吐、未享受治疗奖励政策及因治疗与工作/生活冲突而中断治疗,是影响病例治疗脱失的主要原因。结论应针对吸毒年限较长、吸毒量较少的病例,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服务,同时加大减免治疗费用等奖励政策的覆盖面,合理调整治疗服务时间,增强治疗服务的便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陇川县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动态队列研究设计,将陇川县2005-2011年期间所有入组接受MMT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累计脱失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脱失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971名研究对象在接受MMT后第1、3、6、12个月时的累积脱失率分别为13.0%、25.0%、35.0%和43.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已婚有配偶者、首次入组者、末次服药剂量高者、尿检阳性者脱失风险较低,而在流动点接受治疗者脱失风险高于在固定门诊接受治疗者。结论陇川县MMT治疗脱失率较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MMT工作,特别是流动点治疗工作,维持足够的治疗剂量,以减少脱失。  相似文献   

6.
选择海口市皮肤性病防治所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101例,根据其在维持治疗门诊中服药时间的长短分为Ⅰ组(服药时间不足3个月)和Ⅱ组(服药时间超过6个月).分析影响MMT保持情况的因素.结果 101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持治疗的时间为105 d,有57例退出治疗.服用首剂美沙酮后90 d 和180 d内的维持率分别为81.97%和62.65%.在两组比较分析中,职业、稳定剂量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认为海口市社区MMT保持率较低,应积极探讨影响治疗的危险因素,并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MMT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东省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脱失情况,探讨影响患者治疗脱失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城市治疗点和3个农村地区治疗点,利用国家统一的美沙酮维持治疗信息收集系统所收集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数据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尿检、治疗及随访情况等,采用Lo-gistic模型对21个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脱失的因素。结果共有2 728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病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2 448人,女性280人,2 728名患者维持治疗时间中位数为12.52个月(25%、75%位数分别为3.88、25.10月),累计脱失率为77.7%。经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脱失率的因素包括:女性(OR=0.66)、有各种生活来源(OR=0.34~0.71)、尿吗啡检测阴性(OR=0.52)、没有被抓捕过(OR=0.49)、无脱失史(OR=0.36)等变量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率的保护因素;而初中以下(OR=2.64)、高中或中专(OR=2.29)、认为治疗费用偏高(OR=4.09)、与家人关系较差(OR=1.68)、每天治疗剂量较低(少于30mg OR=1.61;31~50mg OR=1.34)、对治疗不满意(OR=1.71)、参加治疗时间较短(少于1年OR=1.96;1-2年OR=1.72)等变量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危险因素(均P<0.01或P<0.05)。结论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率较高,为了提高病人的维持率,减少脱失应该改进门诊服务质量和治疗水平,应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和对病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综合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2008年MMT的病人802人,2009年经过综合干预的病人806人。运用SAS 8.2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后,2009年与2008年MMT的病人比较,服药剂量维持大于或等于60mg/d的比例,由49.0%增高至54.7%,治疗维持率由54.5%增高至61.2%,偷吸率由34.8%降低至23.6%,偷吸≥10次的比例由44.4%降低至29.5%,社区其他人对病人治疗持支持态度的比例由66.3%增加至72.7%。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开展,能减少脱失和提高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拓展服药点的运转情况。方法对调查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拓展服药点正在服药的在治病人、40名家属、20名门诊医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40名在治病人平均年龄36.7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多为首次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平均为18.3个月。从居住地到达拓展服药点的距离和费用可以接受,拓展服药点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服务,便于家属和工作人员了解在治病人的情况。门诊医生主动将服药者的家庭纳入了门诊的干预活动之中。在治病人家属认为拓展服药点的开诊为病人提供了更多方便。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拓展服药点在交通不方便地区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在治病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服药人员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的保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日均HIV阳性服药人员不少于10人的MMT门诊56个,基线调查6个月后,采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队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2 529人,随访6个月后保持率为74.4%(1 881/2 529);脱失率25.6%(648/2 529)。脱失的原因包括强制戒毒(26.4%)、疾病/怀孕(12.0%)、死亡(10.4%)和主动退出(10.4%)等。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采取干预措施、地区、年龄大于40岁、参加抗病毒治疗(ART)、基线调查前6个月未退出治疗、基线3次尿检全部阴性、平均剂量高、参加MMT时间长等,和较高的保持率相关(P〈0.05)。结论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队列保持率,门诊工作中应积极推动HIV阳性服药人员参加抗病毒治疗,逐步提高美沙酮剂量,对40岁以下、参加MMT时间短、曾退出治疗和尿检阳性者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在应用D4T+3TC+NVP抗病毒治疗方案后,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的影响,为在美沙酮门诊开展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及美沙酮剂量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对观察组、对照组1、3、6个月服用美沙酮剂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13例服用D4T+3TC+NVP抗病毒治疗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对照组18例未行抗病毒治疗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6个月后美沙酮维持治疗量平均增加40.78mg.194T+3TC+NVP抗病毒治疗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49.92,P<0.01).结论 在美沙酮门诊就治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开展抗病毒治疗,要及时考虑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方案和及时调整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服药人员海洛因偷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云南省德宏州5个县(市)的5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MMT)和1 7个拓展服药点中,462名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进行10个月的随访调查,分析MMT门诊和拓展服药点服药人员的基本人口学信息、治疗前吸毒行为、生活质量、尿吗啡检测结果;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对影响新入组研究对象尿吗啡检测结果阳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62例研究对象中,223例来自拓展服药点,239例来自MMT门诊;男性451例(97.6%),中位平均年龄为(37.8±9.1)岁,汉族占40.7%(188例)。拓展服药点研究对象随治疗时间延长,尿吗啡阳性率下降(χ^2=43.352,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拓展服药点的、治疗前1个月有注射吸毒行为的、治疗后自我感觉与家人的关系差的研究对象,其尿吗啡检测阳性的风险,分别高于MMT门诊者、无注射吸毒行为者、自我感觉与家人的关系一般者。结论拓展服药点服药人员随访期间尿吗啡阳性率随服药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但拓展服药点的研究对象尿吗啡检测阳性的风险高于MMT门诊,应加强家庭和社区的监督与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脱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维持治疗保持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武汉市6家门诊的556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4.0对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违法犯罪、社会家庭功能以及门诊治疗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6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脱失率为62.4%;脱失者中无业占52.4%,高中以下占71.8%,个人月收入≥1 000元占73.5%;78.4%的脱失者有吸毒相关传染性疾病;91.3%的脱失者与家人关系一般/较差,51.9%的脱失者与非吸毒朋友没有交往;脱失者中日均服药剂量 60 mL占73.2%,在民营门诊治疗占70.3%,维持治疗时间 5年占94.5%。经单因素χ~2分析,上述变量对是否脱失有显著性影响(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业、高中以下、个人月收入≥1 000元、有吸毒相关传染性疾病、吸食≥2种毒品、维持治疗时间 5年是其危险因素,公立门诊治疗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率较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重点关注维持治疗中的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干预活动,对提高服药人员治疗依从性和恢复其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在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中、英文发表的中国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干预研究文献,共筛选出16篇。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分析干预活动对减少脱失、减少偷吸毒品等的影响。结果脱失率、尿检阳性率和就业率三个指标纳入分析的分别有1 996人、775人和880人,其中干预组依次分别为1 038人、409人和419人,对照组依次分别为958人、366人和471人。干预组服药人员的脱失率和尿检阳性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8%(95%CI:0.14~0.21,P<0.001)和27%(95%CI:0.17~0.37,P<0.001),而就业率升高26%(95%CI:0.14~0.38,P<0.001)。结论在MMT门诊内开展健康教育等干预活动,对提高服药人员的依从性及恢复其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吸毒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的维持和偷吸情况,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9~10月,在昌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选取96名,参加维持治疗的吸毒者进行有关偷吸,维持状况的调查,统计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服药1~2个月,偷吸率达100%,治疗半年以上的偷吸率81%,其原因是戒断症状引起对毒品的心理依赖以及对美沙酮疗效的怀疑,51%的治疗者能坚持1年以上坚持服用美沙酮,主要是自身想戒掉毒瘾,也为了家庭、社会。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普遍存在偷吸现象,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保持率和减少偷吸现象,应加强尿检,同时并加强心理干预和政策的宣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国首批8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的五年治疗情况,以及保持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 ,对2004-2009年间符合条件的病人开展为期5年的随访,采用乘积极限法计算不同随访时间的治疗保持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治疗时间的人口学特征、治疗剂量、吸毒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结果共有1057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参加了为期5年的随访,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40人(79.5%),无业或待业821人(77.7%)。病人开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32.3±5.5)岁,吸毒时间为(8.0±3.5)年,采用注射吸毒方式827人(78.2%)。病人5年的中位治疗时间为45.7个月,治疗1年、2年、3年、4年及5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3.1%、62.0%、56.4%、48.9%及36.4%。低、中、高三个维持治疗剂量组5年中位治疗保持率,分别为36.6%、47.4%和54.3%(χ2=9.67,P=0.008)。不同门诊间5年治疗保持率中位数差别很大,最高的门诊为60.2%,最低的门诊仅为12.9%(χ2=79.2,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高治疗剂量能减少病人治疗期间的脱失风险(HR=0.832,P=0.002),治疗前注射吸毒(HR=1.42,P〈0.0001)和共用注射器(HR=1.23,P=0.009)会增加脱失的风险。结论我国首批8个MMT门诊维持治疗病人,5年治疗保持率高于其他国家,但不同门诊间、不同剂量组间差异较大。高治疗剂量(〉60mg/d)能降低病人退出治疗的风险;但治疗前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行为会增加病人退出治疗的风险。应针对有既往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的病人开展重点干预及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全国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工作进展,为推进MMT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下载2004-2021年MMT相关数据,对各项工作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21年,MMT门诊数量持续增长,从8家增加至801家,覆盖省份数从5个增加至30个,在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2012年在治人数到达峰值(20.8万)后呈逐年下降。2015-2021年,在治人员的HIV、HCV、梅毒检测率始终维持在80%~90%,在2020年三项检测率均有下降。2006-2021年,MMT门诊在治人员HIV阳转比例从0.95%下降至0.07%。2008-2014年,MMT门诊在治人员日均服药剂量从52 mg上升至61 mg,此后随之开始下降。2008-2021年,MMT门诊在治人员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从27.2%下降至9.6%。结论 社区MMT有效控制了艾滋病在治疗人群中的流行,目前存在在治人数持续下降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新形势下应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全国MMT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降低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的效果。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下载德宏州数据,获得美沙酮服药人员动态队列HIV新发感染发病密度,与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动态队列进行比较,评价美沙酮维持治疗预防HIV新发感染的效果。结果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入组1 050人,观察1 517.66人年,共发现14例HIV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为0.92/100人年,入组初期发病密度较高;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队列入组708人,观察1 037.61人年,共发现47例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4.53/100人年,随访过程中发病密度均较高。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HIV新发感染的危险是德宏州吸毒人群队列的0.20倍(95%CI:0.11~0.36)。单纯口吸或烫吸、单纯注射或注射与其他方式混用的吸毒者中,美沙酮服药人员发生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分别是德宏州吸毒人群的0.07倍和0.21倍。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吸毒人群的HIV新发感染。  相似文献   

19.
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海洛因成隐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时间的因素,为预防脱失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受治者进行基线调查,后对其随访12个月,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经Cox回归分析,影响保持时间的治疗前因素有:年龄(RR=1.003,P=0.012)、民族(RR=2.747,P=0.000)、既往参加戒毒治疗次数(RR=1.079,P=0.004)、偷吸或多药物滥用(RR=1.055,P=0.014)、周围朋友吸毒(RR=1.075,P=0.002)、每日美沙酮平均剂量(RR=4.811,P=0.000)。结论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因素都会影响受治者在治疗中的保持时间,其中以民族、年龄、美沙酮剂量、多药物滥用对保持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今后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延长治疗保持时间,降低脱失率,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综合强化干预措施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病人美沙酮服用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MMT门诊60个,分层配对后,以门诊为单位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在干预组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常规防治工作。采用混合效应模型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综合强化干预对提高美沙酮服用剂量的效果。结果共入组6 631人,干预组3 797人,对照组2 834人。干预组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从(64.1±35.4)mg/d提高到(68.9±38.2)mg/d,对照组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从(61.4±33.6)mg/d提高到(63.3±34.1)mg/d,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等因素后,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69,P<0.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提高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8%和53.5%(χ2=34.78,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综合强化干预是提高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有意义的影响因素(OR=1.236,95%CI:1.119~1.364)。结论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提高美沙酮服用剂量有一定效果,但是提高幅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