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溶酶体抑制剂对小鼠行为学及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小鼠右侧中脑黑质(SN)区,立体定向微量注入溶酶体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小鼠旋转行为改变以及行为学变化;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结果 阿朴吗啡未能诱导出小鼠旋转行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组为10~15圈.多巴胺损害程度与溶酶体的剂量相关.磷酸氯喹25 μmol/L时多巴胺神经元几乎没有损害作用;50 μmol/L时局部区域多巴胺神经元有轻微损害;100 μmol/L时损害明显;200 μmol/L时黑质区注射局部神经元损害最严重,黑质注射区未见有神经元存在.1~4周呈现出较为明显逐渐恢复的特点.结论 溶酶体功能抑制与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相关,不同剂量溶酶体抑制剂在不同时间对多巴胺神经功能的损害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lactacystin组,二种制剂分别单侧立体定向注射于中脑前脑束(Middle forebrain bundle);12周龄时灌注取脑分离纹状体,采用HPLC法测多巴胺、5-HT及代谢产物,取中脑观察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包涵体样物质形成情况.结果:Lactacystin组同侧黑质区多巴胺细胞数减少51%,并可见泛素染色阳性的类包涵体样物质形成,同侧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浓度分别减少52%、46%和51%,而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无改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可引起选择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并可能导致细胞内异常蛋白质聚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0.5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45只,用6-OHDA毁损右侧黑质致密部(SNc)与中脑腹侧背盖(VTA)制备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用阿扑吗啡(APO)腹腔注射筛选,将成功的20只帕金森病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组给予rTMS治疗,频率为0.5Hz,刺激强度为阈上30%,连续20个刺激,每天1次,连续刺激2周。对照组予以假刺激。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1天、14天、28天分别测定APO诱导的大鼠旋转圈数、启动潜伏期的变化。结果(1)大鼠旋转圈数(r/min):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第14天为(9.7±3.0vs14.6±2.6)、28天为(9.2±2.7vs14.2±2.6),治疗组旋转圈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第14天、28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启动潜伏期(s):治疗组与对照组rTMS治疗结束后第1天(25±9vs39±16)、第14天(18±7vs42±16)、第28天(17±7vs42±16)比较,治疗组启动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Hz、阈上30%刺激强度的rTMS可改善PD大鼠的行为学异常。  相似文献   

4.
汪纯  马石楠  杨棋  王洋  戢翰升 《重庆医学》2011,40(29):2949-2951,3017
目的探讨用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单针道双靶点方法在大鼠黑质致密部注射乳胞素,观察大鼠行为变化、黑质细胞形态及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结果 注射乳胞素1周后,大鼠出现活动迟缓、震颤、少动、头向健侧倾斜、竖毛等行为改变,阿扑吗啡诱导后出现向左旋转;给药后4周,每组大鼠运动活跃性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病理学检查发现进针部位均有小胶质细胞增生、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肿胀或萎缩;8μg组变化较明显,部分黑质细胞内出现嗜伊红包涵体;2、4、8μg组的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注射剂量的提高TH免疫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结论 采用单针道双靶点注射Lactacystin能成功建立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均符合PD要求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和氧化损伤的作用,并探讨氧化损伤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学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学发育和分布特征。方法行大鼠出生前后不同时期的脑黑质区段连续冠状石蜡切片,以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DA能神经元,焦油紫染色确定黑质区域,进行光镜观察以及细胞形态学指标的测量。结果胚胎(embryonicclay,E)第13天龄(E13)时,开始于中脑腹侧出现TH阳性(TH^ )细胞。至E16时,中脑腹侧这些细胞的数量和密度达到最大值,此后又逐渐下降,且于出生后早期这些TH^ 细胞的减少最为显著。至生后第14天龄(P14)时,中脑腹侧黑质区域TH^ 细胞的分布和密度不再明显改变,与成年期状态接近。胚胎期,TH^ 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随着胚胎发育,其突起逐渐伸长,分支也逐渐增多。出生后,TH^ 细胞逐渐表现为成熟神经元的形态特征。结论大鼠脑黑质DA能神经元的发育发生在个体出生前后,呈现先大量形成后又逐渐减少的过程,与此同时,其形态趋向成熟。至P14时,DA能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发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膝三针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软骨形态学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28只雄性SPF级SD大鼠(3~4周龄,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各8只,针刺组、西药组各6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建立KOA大鼠模型。造模5周后,针刺组取左膝关节膝三针进行针刺治疗,1次/d,连续5 d休息2 d,治疗3周。西药组在患膝外搽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X线片、Lequesne MG评分、Mankin’s评分、软骨和HE染色后软骨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膝关节面间隙狭窄、关节面磨损及骨赘生成明显,关节软骨表层缺损明显,细胞数量减少,分布紊乱,Lequesne MG、Mankin’s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治疗后Lequesne MG、Mankin’s评分降低(P<0.05),软骨表面微糙有光泽,细胞数量增多排列分明有序;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治疗后Lequesne MG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膝三针能改善KOA大鼠软骨形态学与行为学指标,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noggin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及其对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治疗组。采用脑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内注射6-OHDA构建帕金森病(PD)模型,模型治疗组纹状体内注射noggin,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7d于行为检测完毕后行尼氏染色、TH、TUNEL与GFAP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3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计量分析,电镜下观察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治疗组大鼠的旋转次数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TH阳性神经元较模型组增多,凋亡神经元显著减少(P<0.05),GFAP阳性神经元较模型组减少,胞浆内GFAP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亦明显降低(P<0.05);TH、TUNEL与GFAP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黑质致密部;电镜下对照组黑质神经元结构清晰,胞核形态规则,核膜光滑、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浆电子密度中等,细胞器丰富;模型组黑质神经元胞核皱缩,核膜凸凹不整、异染色质减少,胞浆内大量线粒体嵴断裂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模型治疗组黑质神经元细胞核形态规则,部分线粒体肿胀,细胞器丰富。结论  noggin可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能力、使凋亡神经元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减少,这些变化可能与noggin能促进黑质内部分神经元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Pilocarpine,PCPN)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行为学表现与脑颞叶海马结构的组织学变化。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33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3只,腹腔内注射1ml生理盐水;实验Ⅰ组15只,腹腔内注射350mg/kgPCPN,观察2h;实验Ⅱ组15只,腹腔内注射380mg/kgPCPN,观察15d。光镜下观察海马齿状回和CA3区神经细胞变化。结果:(1)行为学癫痫发作行为表现遵循Racine标准Ⅰ~Ⅴ级循序渐进过程,实验Ⅰ组诱发成功率为57.1%,实验Ⅱ组诱发成功率为92.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发作诱导期时间随给药剂量不同而明显不同,实验Ⅰ组明显长于实验Ⅱ组(P<0.05)。(2)组织学变化:两实验组海马齿状回和CA3区以细胞坏死、水肿为主,未见胶质细胞增生。与正常对照组、实验Ⅱ组相比,实验Ⅰ组海马齿状回、CA3区的颗粒层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实验Ⅱ组坏死区周围可见胶质细胞增生。结论:PCPN能诱导大鼠癫痫,脑颞叶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程度随癫痫持续时间长短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鱼藤酮皮下注射对大鼠行为学及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探讨鱼藤酮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适宜造模条件.方法 Lewis大鼠分别给予鱼藤酮不同剂量(1.0、1.5和2.0 mg/kg/d)皮下注射共28 d.应用旷场实验和斜板实验分别测定大鼠的运动功能和协调性,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存活率随鱼藤酮注射剂量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鱼藤酮2.0 mg/kg组大鼠体重最先明显降低,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各模型组大鼠均出现显著的体重降低.旷场实验结果显示,各剂量鱼藤酮组大鼠跨格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明显下降.斜板实验结果显示,鱼藤酮1.5 mg/kg组大鼠在斜板的停留角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小.鱼藤酮1.5 mg/kg组大鼠脑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鱼藤酮1.5 mg/kg皮下注射28 d,大鼠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脑内多巴胺含量减少,而死亡率相对较低,因此是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1.
MPTP诱导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滢  陈晓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1,35(2):105-108,F002
目的 探讨 1-甲基 - 4苯基 - 1,2 ,3,6 -四氢吡啶 (MPTP)的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C5 7BL小鼠腹腔注射 MPTP,总量为 15 0 mg/kg,取中脑黑质 Nissl染色 ,TH免疫组织化学 ,TUNEL法和电镜观察黑质致密带的神经元改变。 结果  MPTP处理后 ,黑质致密带的存活神经元和 TH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 (P<0 .0 1) ,TUNEL结果表明黑质神经元出现明显的 DNA断裂的特征性凋亡改变 (P<0 .0 1) ,黑质致密带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出现早期凋亡改变。 结论  C5 7BL小鼠腹腔注射 MPTP,可诱导黑质神经元凋亡 ,细胞凋亡是 MPTP的毒性作用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进化程度较高的灵长类动物猕猴作为实验材料,在光镜下观察黑质的GABA能神经元。在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数量多,以多角形和梭形为主,致密部的GABA能神经元较网状部略稀少,胞体形态以多角形、圆形和梭形为主;在下丘平面还可见到许多GABA样阳性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13.
JNK通路可能介导MPTP诱导的黑质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激活的c-jun NH2-terminal kinase(JNK)细胞凋亡通路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应用生化技术检测黑质区域谷胱甘肽(GSH)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尼氏体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损害情况,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和活化型Caspase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同时采用蛋白兔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JNK及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PTP诱导的PD小鼠黑质区域GSH浓度明显降低,SOD活力明显升高,黑质致密带尼氏体阳性神经元和TH阳性神经元显著脱失,磷酸化JNK及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同时活化型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增多,黑质神经元TUNEL染色的阳性率增高。结论 MPTP可诱导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机制与增强氧化应激并激活JNK细胞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造成的蛋白酶功能损伤的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黑质区胶质细胞的病理特点.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Lactacystin组、生理盐水组及正常对照组.使用立体定向注射方法向黑质区注射Lactacystin制作PD大鼠单侧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植物凝集素(BSI-B4)免疫阳性细胞并对其进行细胞计数及灰度分析,对黑质区的多巴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病变侧黑质区TH阳性细胞较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P〈0.05),胞浆染色浅.GFAP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灰度值较正常组及生理盐水组降低(P〈0.05).BSI-B4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阳性细胞均数较正常组和生理盐水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灰度值较正常组及生理盐水组低(P〈0.05).结论:泛素蛋白酶抑制剂lactacystin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并可导致黑质区小胶质细胞增生活化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室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长时程毒性作用,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抽签法将大鼠随机分为LPS实验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NS)对照组,经大鼠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LPS20μL(1.25g/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0μL。给药后2周、4周、12周、24周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化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immunoassay system,ELISA)检测黑质纹状体系统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①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在LPS给药后期减少,24周时LPS实验组大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为NS对照组的75.4%(P<0.01);②BDN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PS实验组大鼠4周时黑质部位BDNF阳性细胞的表达较NS对照组高,而到12周和24周时其表达比NS对照组明显下降。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S实验组大鼠4周时黑质纹状体内BDNF表达是NS对照组的186.3%(P<0.01),而12周和24周时分别是NS对照组的42.3%(P<0.01)和61.0%(P<0.05)。结论脑室内注射LPS可导致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这一病变过程呈慢性迟发性。该模型大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变性丢失前即出现黑质纹状体系统BDNF表达减少,提示BDNF表达减少可能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Parkinson’sdisease (PD)isaneurodegenerativedisordercharacterizedbytheprogressivedegenerationofdopaminergicneuronsinthesubstantianigra (SN )andthepresenceofLewybodyinclusionsinresidualneurons.Thusfar,themosteffectivetreatmentforPDremainstheadministrationo…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线刀损毁内侧前脑束建立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可伸缩线刀切断大鼠内侧前脑束建立单侧损伤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皮下注射阿朴吗啡后测试大鼠的旋转行为;取中脑黑质切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计数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得到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结果 模型组大鼠损伤侧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下降,而由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明显增加.结论 线刀损毁术后4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由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和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黑质神经元的缺失形式。方法 将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于右侧内侧前脑柬(MFB)制备P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并运用特殊染色,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黑质内多巴胺(DA)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成功复制出符合临床特点的PD大鼠模型,且旋转行为与黑质区神经元数目呈反变关系。损伤侧黑质DA神经元存在着细胞凋亡。以术后两周最明显。结论 6-OHDA诱导的PD大鼠SNc中存在以凋亡为主的死亡方式。细胞凋亡在PD发病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在种系进化上与人类很接近的猕猴为实验动物,分为青年组和老龄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黑质TH、GABA神经元与老化相关的变化。结果表明老龄组黑质致密部和网状部神经元的TH免疫反应性明显降低,老龄组GABA神经元数量和免疫反应性均明显低于青年组。提示中枢神经老化可能与黑质TH含量和GABA神经元数目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