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性,54岁。住院号144734。无明显诱因刺激性干咳,伴胸闷不适20天。以“左下肺炎”于1984年11月13日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  相似文献   

2.
病例 男 ,19岁 ,不规则发热伴间断性鼻出血 6月住院。体检 :体温 38.5℃ ,脉搏 10 0次 /min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3/ 7kPa ,消瘦 ,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皮肤粘膜无黄染 ,心肺末见异常 ,右上腹膨隆 ,轻压痛 ,肝肋下4cm ,脾肋下 6cm ,肾区无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 :白细胞 3.8×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70 ,淋巴细胞 0 .2 0 ,红细胞 2 .33× 10 12 /L ,血红蛋白 6 6g/L。腹部B超提示 :肝脾肿大。骨髓穿刺髓片查到组织英膜脑浆菌。经氟康唑治疗 6 0d ,血红蛋白升至 10 .5g/L ,复查腹部B超肝脾正常 ,治愈出院。随访 1年 …  相似文献   

3.
例1女,8岁。发现颈部及双腋下多个小结节2个月余,曾在外院以“淋巴结结核”予以治疗,未见好转。近半个月来出现畏寒、发热、轻咳、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就诊。体检:双侧颈部、乳突区及腋下均可扪及多个淋巴结,大小不等,部分融合成3.0 cm×4.0 cm大小,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有压痛。肝肋下6 cm,剑突下8 cm,边缘锐利,轻触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WBC 10.1×109/L,RBC3.25×1012/L,HGB 90 g/L,PLT 655×109/L。骨髓细胞学检测: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统0.63,红细胞系统0.145,淋巴细胞0.18,浆细胞比值偏高。痰及淋巴结组织分枝…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43岁。4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疼痛、异物阻塞感、声音嘶哑,咳嗽,咳白黏痰,痰中带血丝,伴畏寒、发热。症状持续存在并进行性加重。1个月来出现进行性进食困难,近l周仅能进少量流质。排黄色水样便,3~10次/d,体重下降25 kg。无恶心、呕吐、腹痛等。在当地医院“抗  相似文献   

5.
病例资料 患者,男,48岁,云南祥云县人,从事建筑业。因发热20余天,上腹胀痛一周于1996年1月15日入院。20d前同家人外出旅游,在途中不明原因发热,体温多在午后突然上升到38.5~39℃,持续约10余小时至翌日凌晨降至正常,伴汗出、微冷、全身不适、无寒颤。近一周右上腹部胀痛,可触及一包  相似文献   

6.
肺组织胞浆菌病一例殷其潭,金延芳,刘福全肺组织胞浆菌病国内甚少报道。我院发现1例。图1胸片见两肺野中外带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较均匀,边缘模糊,并可见两肺散在结节状影,结节直径大小约0.3~3.0km左右,密度较均匀,边缘清楚,结节分布不均,右肺以中...  相似文献   

7.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非条件性真菌传染病,目前已知该病遍及全球,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我国自1955年首例报道以来有零星病例报道,现将我院确诊的5例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30岁-54岁。病程5d-5个月。均为1998年-2002年本院呼吸科、消化科、血液内科就诊病人。主要症状和体征:发热5例,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37岁,已婚,农民。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伴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无畏寒、发热。无气促、乏力,曾在衡阳、广州等地医院多次就诊,经CT检查及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淋巴瘤”。因经济原因,未接受正规治疗。在家间断自服中草药(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时好时坏。近1个月来,患者感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活动后气促。口腔疼痛。在当地医院予以抗感染、止痛、补液(具体药物不详)等处理,未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9.
严重累及回肠结肠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50岁,退休教师。因腹泻消瘦5月,发热1月入院。患者自2005年2月因胆囊结石在我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食用脂肪高的食物即腹泻,(2~3次/d)。2005年5月初起,腹泻明显加重,腹隐痛、稀便(5~8次/d),无脓血黏液。5月中旬在外院诊治,血常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在  相似文献   

10.
病例女,49岁,2006年2月因发现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阑尾切除术后出现腹泻大量稀水样便,迅速消瘦,2个月体重下降5kg。按“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无好转,继续腹泻、消瘦。体温38~39℃,应用抗生素无效。复查结肠镜检示“全结肠溃疡”,B超、腹部CT发现“双侧颈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伴腹水”,怀疑“淋巴瘤”。  相似文献   

1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0岁。左下肢骨折 ,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2 4h后出现昏迷并逐渐加重 ,体温 3 8.4℃ ,双侧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肌张力高 ,双侧巴氏征阳性。影像检查 :CT检查无异常。 2d后MRI见双侧大脑半卵圆中心、双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区、丘脑、豆状核及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19岁 ,维吾尔族 ,头痛 1周收入院。CT平扫检查 :脑实质内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 ,CT值 10HU ,部分灶周可见水肿及环状囊壁 ,最大者 3 .8cm× 3 .8cm (图 1)。CT诊断多发性脑包虫病。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脑多发性棘球蚴。讨论 :脑包虫囊肿少见 ,仅占全身各部包虫的 1.5 9%。脑包虫囊肿一般为单发 ,多发性脑包虫很少见[1] 。本病的术前定性诊断十分重要 ,如术前未考虑到本病 ,术中试探性穿刺 ,则有可能导致囊液外漏和头节扩散 ,造成过敏性反应或复发等危险。本病CT表现为张力很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性病变 ,囊肿越大 ,张力越高 ,囊肿边…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65岁,"干燥综合征25年,双下肢乏力5月,无法自解小便1月".2009-06初,患者午睡后自觉突发右下肢活动不能,无知觉,并稍有口齿含糊,立即就诊.体检发现有面瘫,后经MRA诊断为脑血管炎,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具体不详),次日右下肢乏力症状改善,出现左下肢乏力,较右侧轻,可独立行走,病情稳定后长期服用强的松,甲氨蝶呤,氯喹治疗.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在胎儿时期由母体感染病毒后而获得的疾病 ,CT表现报道较少见。现将CT拟诊并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 1例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5岁。因智力低下 ,反复抽搐入院。入院检查 :面部四肢发育正常 ,走路不稳 ,精神及反应差。CT表现 :于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内、右侧基底节区、小脑蚓部见多数钙化点 ,侧脑室体部旁及室管膜下钙化小结节呈线条状排列。侧脑室、第三脑室均显扩大 ,侧裂池增宽。双侧额叶及右枕叶脑白质密度减低。左侧顶枕叶局限性脑沟加深 ,伸入脑白质内。CT诊断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并脑发育不良 ,建议…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5 8岁,因突发性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8h、发作性右侧肢体抽搐伴意识丧失4h入院。查体:嗜睡,双瞳等大,光反应灵敏,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肌力Ⅳ级,病理征阳性。头颅CT平扫示(图1) :左颞顶叶脑内囊性占位病变,约4.8cm×5 .9cm×6.0cm大小。囊内密度均匀,CT值8.3HU ,囊壁薄,未见壁结节。前后壁各有一呈条状、树枝状影伸入囊内。左侧脑室轻度受压,中线稍右移。病灶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征。增强扫描示(图2 ) :囊内低密度影及囊壁无强化。诊断:左颞顶叶囊性变脑胶质瘤。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左颞顶叶皮层下,包膜较完整,囊腔内壁光滑,血供不丰…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8岁.因头痛伴呕吐1月余就诊.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4岁,汉族,从小一直有家畜的接触史,8岁、14岁2次在当地医院行肝包虫摘除手术(病情不详).2006-08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住院期间出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性,59岁。头晕、恶心、呕吐半月,于1993-07-28来诊。查体:左小脑共济失调。CT扫描:小脑蚓部见一2.8cm×2.8cm×3.0cm高密度强化肿块,分叶状,边界清楚,病灶左侧脑质轻度水肿,四脑室受压前移;诊断为小脑胶质瘤。手术:左小脑扁桃体明显粗大,并向枕大孔延伸,触之较硬,纵...  相似文献   

19.
肺肉瘤罕见,我院遇到1例,经手术证实,报道如下。女,43岁,因刺激性干咳、胸痛1周入院。查体:T36.5℃,Bp130mmHg/90mmHg(1mmHg=0.133kPa);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下胸第8肋以下压痛,叩诊呈浊音,右下肺呼吸音低。胸部X线平片:右肺下叶可见1个大小约8.0cm×8.0cm的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尚清晰。X线诊断:右肺下叶占位,多考虑为周围型肺癌。胸部CT强化扫描:右肺下叶可见1个大小约8.0cm×8.0cm×6.5cm的类圆形影,不均匀增强,CT值19~75HU,边界清晰(图1A,B)。CT诊断:右肺下叶肿瘤,考虑为周围型肺癌。头颅CT强化扫描未见异常(图2)。手术及病理所…  相似文献   

20.
患儿 男 ,10岁。头痛 1年余 ,有时呕吐。体检 :双眼不能上视 ,心肺听诊正常 ,四肢肌力正常。CT检查 :平扫见第三脑室、松果体区有一个短葫芦形肿块 ,大小约为 4.0cm× 5 .5cm× 5 .8cm ,边界清楚 ,呈多种密度改变。肿块前部呈多环形 ,从外向内分别示水样密度环、软组织密度环及极低密度影 (脂肪 ) ,其中可见一米粒大小的钙化灶 ,环内可见高于脑脊液密度但低于脑组织密度的圆形影 ;其后部为脑脊液密度的囊袋状影 ,与前部环状影之间尚可见一线状稍高密度影及条状极低密度影 (图 1)。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MRI示肿块前部多环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